第十二章 吃席(1 / 2)

加入書籤

馬景澄不愛喝茶,以前喝過自己奶奶炒的茶,太苦。

在花鎮,抽煙喝茶是很多老人的愛好,煙可能抽不起,可茶卻必不可少,每家每戶都有茶林,能夠自給自足。

但好茶隻有鎮上有工作的人或者有錢的人家才能吃得起。

這三級茉莉烘青恐怕也不是花鎮的人能吃得起的,它唯一的作用就是送人情。

馬景澄將茶葉拿走之後直接交給了齊靈,讓她放起來。

不是馬景澄小氣,實在是,這玩意兒隻有這麼一點,要用在正途上。

忙活了一天,這時候已經到了吃飯的點。

在小鎮,很多事往往是特事特辦,隨機應變。

一般人家,辦白事兒,有個兩三百人就很了不起了。

而劉東家,光眼前就不止兩三百人。

大多數人都知道,劉東家是不種地的,所以他家沒有苞穀飯,最差就是標二米,何況今天,總管還叫人拉來了幾包大米。

麵粉、粉條、豬肉、雞肉……很多都是有人這輩子還沒吃過的東西。

看著馬車拉來無數的『奢侈品』,男女老少都不禁圍上去,感嘆這劉東家不愧是小鎮最有錢的人。

自然,一人隨禮,全家吃席。

在花鎮,隨禮看個人情況。

一般來說,你家辦事兒時別人來多少,輪到別人辦事兒,你去多少就可以了。

可以多,但一般不會比人家來時隨的禮少。

別人到你家隨禮五元,輪到別人家時,你隻去一元,也不是不可以,但容易落人話柄。

如果你實在不要臉,那也沒有辦法。

若是真的沒有錢,窮得揭不開鍋,那也可以理解。

除了錢財,隨禮還可以用物件,一隻雞、一隻鴨、一匹布、一個盆、一把麵、一籃子水果…都可以。

而此刻,總管的聲音響了起來:「男女老少,老人和乾活的,準備入席了!」

人群開始攢動。

一個接著一個來到屋簷下記賬的地方:

「媽,我們隨禮多少錢?」

「一塊!」

「可是劉東來我們家是五塊……」

「人都死了,哪個還曉得,你小聲點,你怎麼跟豬一樣,蠢…」

……

類似的話,馬景澄聽了不下十次。

有的人不是拿不出錢,而是貪圖便宜。

劉東若是活著,他們肯定會拿出至少是劉東去隨禮時的金額,可劉東死了,劉家後繼無人,以後再辦事兒時,不可能有來往,能省一點是一點。

其實,一塊錢也是大錢了。

平常大家都是幾分幾毛的出入。

馬景澄在記賬的那裡看了一會兒,禮金達到十塊的基本沒有,有的人家並不差,可隨的禮金還比那些揭不開鍋的還少。

這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讓馬景澄有了感悟。

大家喜歡用寬泛來定義個體,用個體來定義寬泛。

這算是他最直接的感受了。

比如眼前的這件事,在大多數人眼裡,鎮上富有的人一定送得比窮人多,其實不然。

小鎮所謂的富人往往更加的狡猾,不然同等資源配置條件下,比他勤勞能乾的人多了去了,哪能輪到他。

大家似乎都明白這個心知肚明的道理,可一旦將這個道理轉移到另一件事上,總是反應不過來。

其次,在小鎮的人眼裡,當他們看到劉老爺子家那花枝招展的孫女兒時,就認定了攀州城的豪華。

就會用他們有限的信息和視野斷定,攀州城裡都是富人。

城裡人也是一樣的,普遍認為農村都是窮人。

逐層金字塔原理很少有人能夠認識到。

即使在馬景澄所在的那個年代,即使很多人是本科甚至研究生畢業,他們都認識不到這樣一個逐層金字塔結構原理。

所以往往就會聽到這樣的事情,某個農村來的孩子考上了頂級名校的研究生,實在太了不起了。

大家覺得了不起主要是有『農村』兩個字,這兩個字從來都與教育資源掛鈎,農村來的教育資源一定匱乏。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根據逐層金字塔原理。

從一級城市到最小的村鎮,存在這樣一個結構:有頭有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祁逢 你可以給我個保護你的機會嗎? 重返1990,從倒賣國庫券開始 下山後,我無敵了 艾瑟拉世界之生命之泉 少年蔡安 重生霸總文,帶好大兒勇闖娛樂圈 豪賺50億:重生後我追夫成功了 嬌嬌老婆一回眸,病嬌婁爺淪陷了 閃婚財閥:江總出價一千億要寵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