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近衛師(二)(1 / 2)

加入書籤

史料記載,毛文龍領東江鎮時,「每年津運十萬,所至止滿六七萬,餘俱報以『漂沒』」。

默認的漂沒額度是三成。就是送十隻到六七。由此可見當時文官的貪婪。

按照最好的情況算,糧餉從兵部發出,到了將領手裡還剩七成。將領們再貪汙兩成,還剩五成。

那麼隻剩下官方規定的一半的糧餉,還如何能使士兵安心訓練服役,並保持軍隊戰鬥力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明朝中後期的將領們,創造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家丁製」,這一畸形的軍事怪胎。

所謂家丁,就是將領自家的奴仆私兵。這些人沒有兵籍,不屬於朝廷,隻屬於將領私人所有。將領如果調動,這些家丁也都跟著將領走。

家丁的待遇遠高於普通士兵。通常是家丁拿全餉,普通士兵隻能拿半餉,甚至是三成餉。普通士兵往往連飯都吃不飽。

明代軍隊往往是所謂的十日一操練,主要原因便是軍隊待遇太差了。普通士兵飯都吃不飽,還操練個甚!

即便如此,一支軍隊也無法達到朝廷規定的兵額。因為養兵的錢根本不夠。

譬如一名遊擊將軍,名下領有一支編製為三千人的營伍。實際情況可能是,營中隻有兩百名家丁,一千二百名普通士兵,其他的便沒有了。

但是在出征或者發餉時,朝廷通常會派人點驗兵額。

於是在這些時候,將領們都會拉一些地痞流氓或者流民乞丐,給些小錢,令其穿上士兵的衣服,用來站隊充數。

這樣的軍隊哪裡還會有什麼戰鬥力!

於是在點驗完兵額,發完開拔費後,在出征的路上,普通士兵便會大量逃亡。毫不誇張地講,很多將領為防止自家士兵逃跑所用的心思,要遠遠多於花在敵人身上的心思。

將領極為看重家丁,給了其好的待遇,也會嚴格進行訓練,並配上全軍最好的裝備。因此將領的家丁,是明朝中後期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一批人。

為了培養其忠心,有的將領還會和家丁同食同住,並為其安排婚姻。家丁也往往會改從將領的姓氏,雙方就像一家人一樣。

打仗時,家丁成為了軍隊戰鬥力的核心,扈從在將領周圍,鐵心跟隨將領沖鋒陷陣。當然,逃跑時也是一樣,會拚死保衛將領逃生。

於是一個將領所擁有家丁數目的多少,便成為了衡量這支軍隊戰鬥力和將領實力的最重要依據。

實力弱的遊擊、參將之類可能隻有幾十、數百家丁。實力強的總兵一類,則可能有上千家丁。

當然將領也想多養家丁擴充實力,但是因為糧餉經過層層克扣,用來養兵時已經所剩無幾了,所以一個將領能養數千家丁便是極限。

明朝擁有家丁數目最多者,是萬歷時期的遼東名將李成梁。據說此人在最鼎盛時,擁有多達八千家丁。因此李成梁才能在數十年間打的蒙古、女真對其聞風喪膽。

李成梁鎮守遼東三十年,率領遼東鐵騎先後向朝廷報大捷十次,號稱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所未有。就連皇帝都對其實力有所忌憚。

家丁製除了侵蝕損壞一支正常軍隊的戰鬥力外,另一巨大惡果,便是導致明末實力強的將領軍閥化日益嚴重。因為這些家丁都是將領的私產,他們隻聽將領的,對於朝廷和皇帝的忠心實在是談不上。

郭可陽之所以決心要自已練一支新軍。就是因為其對明朝官軍的腐朽有著清醒而深刻的認識。想改造他們比新建一支軍隊難的太多了,還是另起爐灶的好。

盧象升聽到皇帝問起軍餉的「漂沒」之事,做為大明科班出身的官員,他怎麼會不知道。

便回答道:「臣自然知道,此積弊的確是我大明官場的一大惡習,隻是由來已久,恐怕一時難以杜絕。」說完,盧象升自已也感到一陣沮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噬天神帝 幻世危局 絕代雙驕2077 【咒術回戰】夏了,夏了 白領穿成二皇子的開掛人生 重生後,開局離婚白富美 封神人間 拒絕校園暴力 神誘 掌心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