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鑄幣(1 / 2)

加入書籤

萬歷時張居正「一條鞭法」改革,將所征賦稅全部換算成銀子征收,大明朝正式確立了銀本位的貨幣製度。

但是銅錢依然有其無法取代的作用。民間的小額交易還是要靠銅錢進行,隻有在大額交易中才使用白銀。百姓出門買個菜總不能用貴重的銀子付款,必須要用價值低的多的銅錢。

這就好似後世百元大鈔和一元兩元紙幣之間的區別。

同時,新皇帝登基鑄造帶有自已年號的銅錢,更是彰顯正統性的體現。這是個政治問題,怪不得郭允厚不敢輕忽對待。

「孫元化要從戶部支取多少銅料。」

「回陛下。據孫元化講,其所鑄火炮每門需用銅650斤,要鑄造100門,共需支取6萬5千斤銅。」

「倘若全數支給他,戶部還剩多少?」

「還剩約4萬斤。」

「這四萬斤銅,能鑄多少錢幣?」

「這要看陛下是想鑄好錢,還是鑄劣錢了!」郭允厚有些尷尬的說道。

「嗯?怎麼還分好錢劣錢?這是何意?」郭可陽疑惑道。

於是郭允厚便向皇帝解惑明朝混亂的錢幣製度。

明代中後期,形成了以白銀為主,銅錢為輔的貨幣流通製度。由於一方麵缺銅,另一方麵白銀大量流入,民間甚至出現了銅貴銀賤的現象。當然這個貴賤是相對過去而言。

因為缺銅,官方鑄造銅錢的次數和數量,較宋代大為減少。於是民間大量產生了私鑄銅錢的現象。私鑄銅錢在流通底層泛濫,但是所鑄造的錢幣大多粗劣。

以品質較好的萬歷小平錢為例,含銅量在七成,重一錢一分。最好的嘉靖小平錢含銅量在九成,重一錢二分。

民間所鑄私錢大多隻含銅五六成,差的甚至連含銅二分的都有,其餘部分都用鉛鐵等物摻雜。而且私錢的重量也比官錢輕很多。劣錢甚至隻有五六分重。

朝廷雖然屢加禁止私鑄,但是奈何官方鑄錢少,明代人口及商品經濟又較前代大發展,民間有流通需求,因此屢禁不止。

天啟元年設立了戶部寶泉局,從此由戶部主管鑄錢,改變了以前由工部主持鑄錢的局麵。所鑄錢幣主要用於軍需,全國形成了兩京及四川三個造幣中心。

但天啟三年,魏忠賢專權亂政,濫鑄情況大量出現,因此所鑄的天啟錢版本極多,差異大。錢背文大量的出現記地、記局、記重等形式。所以明朝錢幣製式的復雜和混亂時期是從天啟年間開始的。這裡麵魏忠賢一黨做出了不少「貢獻」。

天啟時為了彌補財政的虧空,采用增加鑄錢量來解決。在這種情況下,鑄造了大量劣幣,好賺取利潤。大量的輕劣錢摻入官錢充數,與明朝前期製錢力求精整美觀的傳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天啟通寶」初鑄為小平錢,一枚錢幣重原定為一錢三分,一千錢重八斤八兩。但後來由於官鑄過於濫惡,一枚錢幣僅重七分,千錢僅重四斤八兩,含銅量不足三成。

因為含銅量少,分量又輕,天啟時所鑄造的劣錢,有些甚至能落地摔成數瓣。

因此郭允厚問皇帝「想鑄好錢,還是劣錢」,意思是倘若鑄造劣錢的話,能省不少銅,可以鑄造出更多的錢。

「鑄幣乃是朝廷信用的體現,自然要鑄造好錢。便以萬歷小平錢為例鑄造『神武通寶』。」郭可陽拍板道。

「隻是朝廷缺銅,郭先生可有何良策?」

「陛下臣聽說雲南銅礦眾多且易開采,民間多有盜采者,陛下何不令雲南地方廣開銅礦,如此則朝廷鑄錢之銅也會逐漸充裕。」郭允厚斟酌著回奏道。

「雲南一年產銅大概多少?」皇帝問道。

「朝廷礦課為三十抽二,雲南全省每年銅課700兩計,則需生產銅35萬斤。」

「雲南偌大一個省,又盛產銅礦,每年才700兩礦稅,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如此征稅,我大明財政怎能不枯竭。」郭可陽憤恨道。

「與其這樣,不如朕直接自已掏錢開礦好了。收那幾個破礦稅,下麵的士紳還叫苦連天,每想到此處,朕真想踢爛他們的狗臉!!」郭可陽越說越氣,忍不住罵了起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噬天神帝 幻世危局 絕代雙驕2077 【咒術回戰】夏了,夏了 白領穿成二皇子的開掛人生 重生後,開局離婚白富美 封神人間 拒絕校園暴力 神誘 掌心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