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五章 招攬?(1 / 2)

加入書籤

從這個角度來說,以發生學的角度來論述,「動機」其實是「找自己所缺少」的。

甚至可以表述為「找和自己不同」的東西。

隻可惜,這個形成的認知結構,並不是完全「架空」。

「不同」用「不完全一致」來描述或許會更合適。

一聽到「不同」,很多人往往會下意識地翻出一個簡單的模板。

根據自己能夠找到的標簽作為參照,按照自己對「不同」的認識, 找到另一個對應的標簽。

「好」和「壞」不同,「男」和「女」不同。

人類的記憶結構和機製更具體的細節如何,堯言不清楚,但是,根據他記憶中關於記憶機理的研究,這些被存放的「記憶」之間,往往是足夠清晰和明確的。

什麼最明確, 什麼最清晰?

二元式的「顛倒」和「逆反」。

是和非,黑和白。

隻可惜,這個因為相對省力而形成的記憶機製,導致了人們判斷上經常極端化、二元化、「簡單」化。

因為人的記憶功能就是這麼決定的。

人在想到一個事物時,記憶方麵是先將最核心的幾個要素提取出來,然後再提取其他「次要」的信息。

逐漸組合出一個「清晰」的輪廓形象。

而這一過程,又是受到各種意識結構,什麼邏輯思維、什麼「自我」之類的結構乾涉的。

螺旋式、或者說滾雪球。

根據一個人的認知傾向,記憶的要素哪個被判斷為「核心」也會受到影響。

價值觀上的不同,影響到的地方,是方方麵麵的。

不過,「還好」,因為提取要素和自我認知的模糊性,具體哪個「最重要」,人們的自我體會很模糊。

「相關」和「因果」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往往是混糅在一起的。

隻能通過邏輯意識進行「復查」、「復篩」、「修正」。

這個過程中,人們才逐漸明確了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

形成了一張比較模糊的重要次序表格。

在不去觀察的時候,不去思考具體哪些重要不重要的時候,它們也是不明確的。

而根據不同時間, 還有考慮到的因素是否相同, 一個人可以形成各種各樣不同的重要性列表。

其他因素多得很,最容易讓人們理解的,大概就是「有些影響因素想不想得起來」了。

關於「不同」,也是遵循這樣的機製。

需求從內而外,判斷則是「理性」從外填入。

是否足夠契合,「量」是否足夠大。

重重影響之下,人們有了模糊的「對錯」感知。

「對錯」這個詞或許會有歧義,「是否」或許比較好一些。

要說明的話

堯言生前那個時代,有一個流傳很廣的理論,叫「恐怖穀」。

娃娃、玩偶、機器人、影視遊戲cg形象。

隨著和人類的相似度變化,人們對該事物的感覺會先升後降然後再升,中間跌落的位置,甚至會產生強烈的反感。

對於恐怖穀形成的原因和影響因素,有人從進化心理學方麵論述,討論是否是因為病變個體、畸形個體、死亡個體的形象趨近。

有人認為這是個難以控製足夠變量,而且因為人的個體感官區別模糊,難以形成足夠準確結論的模糊的科學討論。

有人完全反對,認為是偽科學。

但無論如何,有一點可以確定——

根據填入的特征細節不同,判斷感官也會隨之變化。

如果不隻是在外觀這個角度呢。

有人結合有接近嬰兒比例的外觀會得到人類喜愛的「超常刺激」的生物研究。

比如貓狗之類的。

穀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道易天下 全職法師之唯我獨法 西遊之開局簽到十萬年 我女友是氪星人 我,三足金烏,成了女帝伴生靈獸 噩夢APP[無限] 混在紅樓 都市之我的絕色老婆 壹眼誤終生 七個偽學渣全都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