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寇凖罷相(2 / 2)

加入書籤

將相兼榮誰敢比。彩鳳徊翔,重浴荀池水。位極人臣功濟世,芬芳天下歌桃李。

富貴近半個世紀的寇凖,在詩中,把自己誇成天上的神仙,可謂天上獨一份,人間無二人。我這位將相天才,你們誰敢跟我比?作為宰相,我又是門生眾多,桃李滿天下,嗨!我就是這麼牛掰格拉斯!

寇凖這位愛諞能的鑽天能豆,以功業大,豪侈冠一時,傲嬌得不行不行。

史載,「準性剛自任」,一根筋。又敢說話,「立朝侃侃,直道靡顧」。喜歡與人爭論,眼裡容不得沙子。

宋朝經過太祖、太宗兩代帝王的精心打造,重文抑武之風已根深蒂固。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自古文人相輕,這些酸棗子聚在一起,免不了「各以所長,相輕所短。」人性的六大弱點貪婪、自私、虛榮、偏執、猜疑、嫉妒,在大宋朝堂被釋放得淋漓盡致。

如此一個既聰明又剛硬,還愛耍個臭脾氣的寇老西,必定會讓一些大臣心中極為不爽。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為人不低調,禍從天上掉。

◆寇王之爭

澶淵之盟之後,真宗讓天雄軍鈐轄孫全照知軍府事,把那位鼓動他遷都金陵的參知政事王欽若,調回京城。

「帝以欽若守籓有勞,特寵異之。」晉升官階,又賜襲衣、錦帶、鞍馬。

卻說另外一位股肱之臣、國之棟梁,在澶州力抗遼軍的三軍統帥,大宋朝的國舅爺,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繼隆。隨真宗從澶州返京後,加開府儀同三司,增加食邑一千戶。

世事無常。就在這舉國歡慶勝利的時刻,誰會料到,景德二年(1005)二月初五,這位澶淵之戰的大功臣,竟在一夕之間突發疾病,匆匆離世,享年五十六歲。

李繼隆出於貴胄,為人謙謹好學,擅長騎射,勇冠三軍,且智謀過人。南征百戰數十載,為大宋立下了赫赫戰功,人稱「大宋戰神」。

真宗宣布輟朝五日,親自前往李繼隆家中痛哭吊祭,身穿喪服發哀。追贈中書令,諡號「忠武」。

後來,李繼隆與李沆、王旦得以配享宋真宗廟庭。配享的理由是:「舊勛之門,克嗣前烈。沈毅有勇,個儻好謀。從幸澶淵,實總兵要,奮威卻敵,厥功茂焉。」

宋理宗圖畫功臣神像於昭勛閣,李繼隆理所當然成為這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一代名將,就此告別江湖,身後劃過一道亮麗的彩虹,永久輝映在歷史的長空。

王欽若回到朝堂,沒高興幾天,就開始犯難了。他知道寇凖討厭自己,也知道給這麼強橫的領導當下手,肯定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說不定被抓住小辮子,再被貶出京城。

退一步海闊天空,思來想去,王欽若決定以退為進,伺機翻身。於是主動向皇帝請辭,自己做不了這個參知政事:「皇上,你還是給我個翰林學士乾乾吧,寇凖這主兒,我伺候不了。」

王欽若這人油嘴滑舌,漂亮話能說一籮筐,深討真宗歡心。為了安慰他,真宗特意為其設置了「資政殿學士」一職。

史載:「景德二年,王欽若***政,真宗特置資政殿學士以寵之,在翰林學士下。」

王欽若,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餘)人。

他的父親王仲華,陪著祖父王鬱在鄂州作官,逢長江水暴漲,全家遷往湖北黃鶴樓。漢陽人望見黃鶴樓上好像有光彩,當晚,王欽若出生。王欽若早年喪父,祖父王鬱非常疼愛他。

宋太宗征伐太原時,王欽若才十八歲,作《平晉賦論》進獻到太宗的行營。

王鬱任濠州判官,死於任上。將死之時,王鬱對家人道:「我做官超過五十年,慎於用刑,使很多人能活命,以後必定有大興我家的人,大概會出在我的孫兒身上吧!」

宋太宗淳化年間,王欽若被選拔為進士甲科,任亳州防禦推官。後改任太常丞、判三司理欠憑由司。不久宋真宗趙恆繼位。

王欽若體形矮小,也喜歡乾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當時毋賓古任度支判官,度支使,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和支調。毋賓古在工作中發現了賦稅的弊病,與同僚談論道:「天下百姓因逃亡拖欠賦稅,自五代至今,執法官不停地催繳、責罰,百姓已是精疲力竭,早就不能承受了,我將啟奏皇上,免除這筆賦稅。」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毋賓古的話正好被理欠憑由司王欽若聽到,他命相關人員一晚校理出數目,次日一早就以自己的名義上奏給真宗。

真宗大吃一驚:「先帝難道不知道這事嗎?」

王欽若眼珠一轉,詭辯道:「先帝當然知道這些,他這是有意留給陛下處理,以收攬民心。」

新皇即位總是要給天下子民賞賜點東西,以示皇恩浩盪。此時,真宗正愁拿不出像樣的東西來普天同慶。王欽若上奏的這件事,正好替真宗解圍,救急。

真宗大喜,當即下詔:蠲免百姓所欠一千多萬擔賦稅,並釋放囚犯三千餘人。

王欽若獻策有功,擢升為翰林學士。通過搶毋賓古之功,王欽若一舉跨入朝廷核心機構。不久又調任西川安撫使。

明明可以靠才華取勝,王欽若偏要「投機」取巧。他挖空心思揣摩上意,討皇上開心,很快就成為真宗的寵臣。

鹹平四年(1001),王欽若被授給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因郊祀之恩,又兼任給事中。從中進士,到成為副宰相,這廝隻用了九年。

投機取巧,見風使舵,善耍權術,王欽若這種蠅營狗苟之事嗨了去了。

每次上朝,王欽若懷中都藏有數道奏折,然後根據皇上的意思,見機行事,掏出相應的折子,以博取皇上的歡心。他肚子裡的這個小九九,如何逃得了寇凖的法眼。

一次,寇凖實在看不過去了,當著皇上的麵,指著王欽若的鼻子道:「我說王大人,你就不要藏著掖著了,何不把你懷中的奏折悉數拿出來,讓皇上禦覽!」

去年,蕭太後率領二十萬大軍,打到黃河邊,朝野皆驚。王欽若不想著如何抵抗,反而鼓動真宗遷都金陵。寇凖得知後,恨不得把王欽若這廝給剁了。

前線吃緊,真宗讓文武百官推選鎮守大名府的官員,寇凖本來就看不慣王欽若這幅鬼頭蛤蟆眼的樣子,這回終於讓他逮著機會了。

寇大人毫不客氣,立即向真宗舉薦王欽若。大名府的安危,牽涉到國家的生死存亡,這麼重要的事情,朝廷不派個副宰相前去,也確實說不過去。王欽若身為參知政事,官職分量大小正合適,真宗當場拍板,

就這麼定了。

這裡,寇凖難免有借契丹之手,替自己除掉這位鬼頭鬼腦的下屬之嫌。

這一輪交鋒,王欽若完敗!但這隻是寇王交鋒的開始。從此,王欽若對這個寇老西是恨之入骨。

這小子也算是有福之人,在大將孫全照一應將領的拚死力戰下,大名府僥幸得保不失。王欽若不但沒死,還立了大功。

真宗很高興,遼軍剛一撤兵,他就急著把王欽若調回京師。滿打滿算,王欽若待在大名府的時間沒超過三個月。

王欽若知道自己鬥不過寇凖,主動請求降級,辭去副宰相不乾了。真宗給他安排了一個資政殿學士。

寇凖也不客氣,有意將資政殿學士職務的等級定在翰林學士下麵,也就是說,王欽若的級別還不如一個新科狀元。這讓王欽若感到了莫大的屈辱,寇王之間的矛盾再次升級。

做了資政殿學士,真宗派王欽若與楊億等人主修《冊府元龜》一書。

在修纂《冊府元龜》過程中,每修輯一部分,都要向皇上匯報,請皇上禦批。如果得到真宗的褒獎稱贊,王欽若就把自己的名字列在首位,向皇帝謝恩。如果出了紕漏,要被譴問,王欽若就私底下賄賂書吏,讓他說是楊億等人乾的,與王欽若無關,以此推卸責任。

毋賓古、楊億這些人,都是風骨錚錚之君子。不屑與王欽若這類女乾邪小人,爭個是非曲直,更不會向皇上揭露王欽若如此為人不齒的行徑。

修纂《冊府元龜》,要經常向皇上做匯報,王欽若就借著真宗高興的時候,向皇上訴苦,說自己職低位卑,擔不起這麼重要的編纂工程。

真宗一聽就知道咋回事了,孩子鬧了要哄,大臣有情緒也要時常給個蜜棗,這就是當皇帝的樂趣。當即傳令,給王欽若的職位前加個「大」字,為資政殿大學士,等級在翰林學士之上。

◆從天堂滑落凡塵

忠臣和女乾臣最大的區別就是對待皇帝的方式。

朝堂之上,忠臣一般都是忠言逆耳,維護和伸張正義,經常會得罪皇帝。女乾臣都是圓滑世故,口蜜腹劍,淨會撿一些甜言蜜語說出來,把皇上哄得團團轉,讓皇上開心。

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皇帝也是人,概莫例外。

從歷史上看,忠臣是永遠鬥不過女乾臣的。為保家衛國,忠臣良將經常被女乾臣陷害,小則罷官,大到被千刀萬剮的都有。比如明朝鐵血將軍、抗清英雄、兵部尚書袁崇煥,被判淩遲,整整剮了三千五百四十三刀。

史載,當袁崇煥的肉被割下來,觀看的百姓爭相購買,老百姓把買回來的肉就著燒酒吃到肚子裡,邊吃還邊罵:「大漢女乾!賣國賊!活該千刀萬剮!」

看到百姓們對女乾臣的痛恨之情,袁崇煥覺得大明還有救,他毫無怨言。將死之時,依然心係遼東,那裡有他一生未盡的事業。行刑前,他留下遺言: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忠臣都是被女乾臣成就的。

澶淵結盟之後,宋遼兩國盡釋前嫌,友好共處。北方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沒有戰事的日子,真宗感到無比的輕鬆。對大功臣寇凖,真宗自然會高看一眼。每次下朝,真宗都是目送寇凖走出殿外。

真宗對寇凖的厚愛,自然會激起王欽若的羨慕嫉妒恨。

一次,王欽若陪真宗下棋。王欽若借題發揮,說起寇凖:「陛下敬重寇準,是因為他有社稷功勞嗎?」

真宗點頭道:「對啊,寇凖對社稷有大功,大事小情,有宰相在,朕輕鬆了不少。」

王欽若哼了一聲,道:「澶淵之役,陛下不以為恥,而認為寇凖有社稷之功,何也?」

帝愕然,道:「什麼情況?」

王欽若道:「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以

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其何恥如之!」

城下之盟,《春秋》認為這是恥辱。澶淵的舉動,也是城下的盟約。有幾萬輛戰車的大國去換取城下之盟,還有什麼比它更讓人覺得羞恥的!

真宗聽後臉色大變,甚為不悅。史載,「帝愀然為之不悅。」

王欽若接著又道:「陛下聽說過賭博嗎?賭博的人輸錢快要完了,就會將所有的賭本都押上,傾其所有賭最後一把,叫作孤注一擲。澶淵之戰,陛下就是寇凖孤注一擲的賭物。他把皇上您作為賭本押上了,這也是把大宋所有的「本錢」都押上了,絲毫不顧及皇上的安危!」

真宗聽完王欽若的一番話,心中十分氣憤,覺得自己被寇凖利用了。下棋的心情一下子全沒了,揮袖回宮。王欽若起身施禮,恭送真宗離開,心裡麵卻早已樂開了花。

王欽若巧舌如簧,一席話說惱了趙官家。打這之後,真宗開始冷落寇凖。不久(景德三年二月)便撤了寇凖的宰相之職,降為刑部尚書、陝州(今河南三門峽)知州。任用左承、參知政事王旦為相,翰林學士趙安仁為參知政事。

王欽若的一句話就把宰相寇凖從天堂打落凡間,踢出京城。自己搖身一變,卻成了知樞密院事。這一輪寇王之爭,寇凖完敗!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王欽若這廝,因其「女乾邪險偽」,被《宋史》定性為女乾臣,榮登「宋朝五鬼」之首。

侵階草色連朝雨,滿地梨花昨夜風。早春的風,還帶著絲絲涼意。一駕馬車,兩名隨從,穿過開封城歡笑的人群,穿過巍峨雄壯的西城門,踏上了山一程水一程、風一程雨一程的關西大道。有詩為證:

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澶淵功勛客,獨將衰鬢守函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福慧雙修之修行與美人 莫測!命中注定就是你 圍城外 紀元教主 高冷王妃隻想搞事業 屠神魔君 穿越後我用美食征服後宮 拐個神女做娘子二 往生樓 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