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論墨家十大核心(2 / 2)

加入書籤

在靈焚去世後,墨楚能成為第十代巨子,可不是憑借自己是墨翟後裔這層祖蔭關係才當上巨子。

本身他不但深諳墨家的思想教條,聰明的腦袋,也使他在格物方麵有所造詣。

聽了嬴長生這段話,再見過匠園的工業水平之後,墨楚覺得隻要嬴長生能花點時間去指導工匠,這區區風車,完全不用墨家,他也能造出來。

「殿下為何不提墨家主張,而是僅提墨家格物?」

嬴長生聞言表麵坦然一笑,心卻說道:就算是愣頭青,古人也不好糊弄啊!

「孤直言相告,墨家主張,不宜當下治世。」

張蒼和利蒼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擔憂。

楊碩向嬴長生使個眼色,好像好勸諫太子殿下,你先用學宮的誘惑答應下來,把墨家的人拐過來再說,別管他什麼主張不主張。

墨楚臉色有些不悅,向嬴長生拱手說道:「那在下倒想聽聽殿下高見?」

嬴長生接下來妙語連珠、侃侃而談:

「兼愛,人必盡德,行必具之,不應以教義製之。」

「非攻,亦非不攻,倘若天下大難,梟雄無德,為天下之大義,義者不得不攻。」

「尚賢,從五皮換得百裡奚、昭襄重用範雎、再到始皇拜上蔡布衣李斯為相,軍功爵不問用賢,我大秦從始至終必遵之。」

「尚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為君者亦是常人,時而善,時而惡。此惟良願,不可幻也。」

「節用,亂世物匱乏,盛世糧擠倉。勞誠者苦即為更適,豈可令其縮食節用?」

「節葬,王侯士人厚葬,勛名之榮也。民之薄葬,即其位與位而定也。豈可一律相並論?」

「非樂,不以禮樂為墮。夫樂者,人之備誌也。禮樂者,威儀又宜有禮。」

「天誌,若君者無德,無須天罰,天下臣民先勝其君,夏桀非其然乎?」

「明鬼,信則有,不信則無。孤既信人之死,則精魂猶有存,故創此紙芻,以敬逝者。」

「非命,墨之見,上不利於天,中不利於鬼,下不利於人。然,孤亦有異見。」

嬴長生說到「非命」這一條,就不再提出不同意見,而是在這裡賣了個關子。

原來因被嬴長生駁斥主張而生氣的墨楚,此時他忍不住問道:「殿下有何異見?」

對於「非命」這個問題確實很令人頭疼。

大秦統一天下之後,為了證明秦統治的合法性,把原來的和氏璧雕刻成傳國玉璽之後,還刻了「受命於天,既壽永倡」。

意思就是我大秦順受天命,統治了天下,應該使黎民長壽,國運永久昌盛。

然而,墨家卻認為強調「命」的危害性很大。

他們認為君王過分對臣子下命令,是自己為了偷懶的體現。

認為卿大夫對下屬下命令,必然懶於斷案和治理政事,卿大夫必然懶於治理官府,最後導致農夫懶於耕種,婦人懶於紡紗織布,其結果必然是天下大亂,造成社會生產力匱乏。

墨家還提出「命者,暴王所作」,「此皆疑眾遲樸」的觀點,認為「命」是由暴君製造出來欺騙民眾的。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大家三觀不合最後必然是分道揚鑣。

嬴長生今天要是不把這個問題跟墨家搞清楚,今後也別想把墨家收於麾下。

沉吟了許久,嬴長生準備跟墨楚講個遠古的故事。

「閣下以為,權命源何而來?」

墨楚聽後,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男人被搶?我搖身變成廠長兒媳婦 霧城尋馬記 末世:開局被反差感絕美少女逆推 戰鬥吧!流浪熊貓 莫名其妙成了宗門首徒 大千:諸聖角逐 佛與神 天源掌控者 靈韻大陸 巨靈村的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