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南來北往,皆為寒山(1 / 2)

加入書籤

西域,有一國,叫烏孫。

烏孫人赤發碧眼,膚色白皙,高大卻不粗獷。

烏孫人大多為古族突厥與月氏後裔,能征善戰,是不折不扣的馬上民族。

烏孫統治王族為靡氏,建都銀川,其王稱昆莫。

烏孫國運綿延至今,已逾三百多年。

烏孫地偏,與中原大地相隔,無官道,不曾瓜葛。

近些年,中原各國大辟商道,通往西域各國,以便民間通商之事。

烏孫也趁此良機,交好中原各國。

邊境通商聯姻,晝夜不閉城,絕無戰事。

馬上民族,即盛產良馬。

中原各國,包括大澶統稱此馬中之極品者為天馬。

中原豪紳,貴族都喜豢養此馬,以做驕傲,身份,談資。

不過,此馬從西域烏孫而來,頗費銀兩。

姑蘇顧家有一匹,不曾跨騎。

姑蘇城也就這一匹。

烏孫,有一穀,叫赤辰。

赤辰居住著一支烏孫民族,牛氏。其族傳波斯人後裔,幾百年前就已遷至此地。

牛氏,故姓牛,卻無名。

草原民族也隻有貴族可被昆莫賜名,以彰王恩。

牛氏一族,烏孫最能戰者。

牛氏馳騁草原多年,尤善騎射,不論老少,男女。

烏孫昆莫,得王族無上軍師渾合邪急疏,立行。

昆莫令牛氏挑選族中能通中原語言,且武藝精湛之青年。

去往中原,去往大澶國。

牛氏莫敢不從,一精壯青年遂被選中,赤發碧眼,混元如山。

家中,立感大幸,盛宴拜謝天神。

天神,天山之神,西域各族之唯一真神。

與佛能共存。

牛氏見烏孫王,昆莫。

昆莫賜其座下良駒天馬,流川。賜名品之刀,煞月。

最高的賞賜是,賜名。

牛氏青年從此有名了。

也許是刻不容緩,昆莫令其立馬上路。

且務必快而更快。

牛氏青年問昆莫此行任務。

昆莫說,去大澶寒山寺,求一槻樹寶弓。

青年再問期限。

昆莫說,無限。

若能速歸,更好。

得令,跨馬,啟程。

幾日。

黃沙漫漫,一人一馬一刀,蕭然肅穆。

立馬,休憩。

一炷香。

青年給流川餵食,自己也抿了一口烏孫 特製馬奶。

回望一眼稀疏草原,和天邊的夕陽,毫無愜意。

隻有篤定的眼神,必成的信念。

此行,麵對一大片未知。

其不孤,不怵。

休好。

策馬揚鞭,疾馳而去。

牛氏祖訓:應諾,必達。

西來東往。

大澶,在中原,並非一家獨大,各國林立。

北有燕國,南有蠻國,西有越國,東有蜀國。

大澶在地處四國中央,四麵楚歌。

雖百年無戰事,但五國皆狹虎狼之勢,一統之心。

五國國力均衡,一旦傾倒,烽火狼煙,血流成河。

大澶,近年,有一馬當先之勢。

相國寺,算定,戰事不遠。

西邊的越國,國力漸微,需求運。

越王,夏離,聽聞大澶寒山寺婆羅花開一事,大喜。

也是此時,越國大國師仲邕呈疏,君臣共心一意。

越王立令全國甄選能人,去大澶國寒山寺拜佛,以求國運逆轉。

終選。

一柔弱書生中選,秀氣美人,靈氣十足。

似是束月匈,不知男女。

見越王,越王疑。

通談,不疑。

為何?

書生先知,隻此行非隻拜佛,得求一真經。

越王夏離與國師仲邕皆驚,問先生為何已知曉。

書生說:「我不知,我師父卜而知,命我來見王。

師父還說,王盡可差遣我。」越王問書生師父何高人。

答曰:「範羽。」

範羽何人,範蠡後人。

越國,乃至中原第一智者。

不居廟堂,在野謀天下。

越王,欲禮遇書生。

書生辭,說師父範羽令其見王,得王令,立去寒山寺。

越王不推,應之。

國難其實已當頭,在王位者自知。

良馬輕車,書生上路,配有一笛,不曾吹。

書生親駕馬車,且看且行。

路上,田野縱橫,鳥語花香。

百姓,安居樂業,共享人倫。

師父範羽說,越國可亡,然越國百姓不可不幸。

這一人一車,皆負重任。

書生知曉。

此行,為黎民,為蒼生。

東來西往。

東來西往,一快一慢,皆為寒山。

兩青年相遇,就在姑蘇城。

姑蘇傾城客棧。

客棧生意興隆,客滿為患。

兩人前腳與後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噬血狂襲, 綜漫:從救我妻由乃開始 我想住在你的世界裡 開局覺醒奶媽,防禦直接拉滿! 晚夜玉衡 義章夜故事 反派:無敵當世,能奈我何? 全球都在獸化,我卻想著考公 代理書記 煙雨深深入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