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章 你快看看吧(1 / 2)

加入書籤

「怎麼回事,你和郝甜鬧矛盾了?」崔敏紅有些意外,卻覺得倒也正常:「談戀愛的時候鬧點別扭沒什麼大不了,夏路你放主動些,好言好語去哄哄郝甜就行了。」

夏路平靜的說:「不用哄了,分手了。」

「分手了?前幾天你倆還好好的,怎麼忽然就分了?」崔敏紅顯的驚訝。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但同時也為你打開了一扇窗。感情這種事情,隨緣吧。」夏路寵辱不驚的說到。

「哦?」崔敏紅陷入沉思,隨即恍然大悟:「你有新女友了?」

「暫時沒有,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老媽,你別操心了,我挺好。」

夏路來到自己的臥室,在電腦上寫論文。

寫論文這種操作對夏路來說很熟悉了,他作為第一作者寫過一篇RL論文。

用了一周時間,夏路寫完了他的《冰雹猜想的證明》,然後翻譯為英文,保存為df格式。

接下來就是選擇數學期刊進行投稿。

冰雹猜想是個數論問題,投去純粹的數論期刊貌似是最佳選擇。

但夏路發現數論期刊的IF值太低了,數論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期刊IF值也才11,還要收取昂貴的版麵費。

於是夏路將目光鎖定在數學四大期刊上。

據統計,中國學者近20年在數學四大期刊上一共發表了98篇文章(含合作署名)。

其中《數學年刊》22篇,《數學學報》5篇,《美國數學會雜誌》22篇,《數學進展》49篇。

行業內普遍認為普林斯頓大學主辦的《數學年刊》是逼格最高的數學期刊,在這份期刊上發表文章十分困難。近20年來,中國數學工作者每年平均發表一篇《數學年刊》的文章。

從數據上分析,中國學者似乎極難在瑞典皇家科學院主辦的《數學學報》上發表文章,比《數學年刊》更難。這二十年來,中國學者一共隻發表了五篇《數學學報》文章。

相對來說,德國人主辦的《數學進展》接納中國學者的文章最多,達49篇,也就是每年平均25篇。

中國那麼多數學工作者,每年寫那麼多數學論文,在最容易過審的《數學進展》上的年平均發表量也才25篇。

可見在四大數學期刊的任何一家上發表文章,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夏路的最終選擇是《數學進展》,他將自己的論文上傳到《數學進展》的投稿係統,附上電子郵箱。這次的通信作者、第一作者隻有一個人,就是夏路。

過了不久,夏路登陸《數學進展》的投稿係統,看到他的《冰雹猜想的證明》的狀態是Under-Review,表示他的稿件已被期刊收到,正在處理中。

與此同時,夏路的郵箱裡多了封新郵件,發件人是《數學進展》編輯部,附件是文稿版權授權書。

一篇論文就是一個知識產權,產權擁有者是作者。

根據行業規定,作者給期刊投稿時,須轉讓論文的文稿版權,文稿版權是這篇論文的知識產權的一部分。

轉讓文稿版權是常規操作,夏路按照模板填寫完畢《數學進展》文稿版權授權書,然後上傳投稿係統,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了。

《數學進展》是季刊,一年出版四期,每期刊登10篇左右的文章。

這家期刊的同行評審環節的平均周期在3個月以上。涉及到十分重要的猜想證明,評審周期會更長,半年、一年甚至更久。

投完稿之後,夏路開始過他的暑假。

這個暑假對他來說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冰雹猜想,二是遊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飛人來了 光明行者 天偃之歌 民國之國術宗師 神級診療係統 重生之潮汕巨亨 渡血刃 自律的我簡直無敵了 打造超玄幻 孤島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