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長史(2 / 2)

加入書籤

「眼下還不能告訴王爺,」顏元初笑,「哪裡都有一些,當年賀太後安排了後招,隻笑他們有眼無珠,都過去九年了,竟然一無所知。」

「為什麼不能說?」英王麵色不虞,有些不怎麼高興。都說好了奉他為主,現在又秘而不言,莫非,是想拿他當擋箭牌,替東海王翻身?

「王爺,」顏元初麵色十分嚴肅,「您若是知道那些人了,一個不小心,或許會露了行藏。宮裡人多眼雜,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輕易不會動用這些棋子。」

也是,賀太後都去世九年了,宮裡還留了她的勢力,這批人,自然十分謹慎,處處小心了。

而這些紮根後宮這麼多年的棋子,一旦派上用場,隻怕十分淩厲。這樣一想,英王倒是不催著顏元初交出這批人的名單了。

英王是去年秋天出宮開府,當時也配了些王府官員。隻是跟著同來的長史十分迂腐,英王閒散慣了,他卻處處唱反調,要求英王上進努力。

英王當時隻打算做個閒散王爺,一個閒散王爺要上進乾嘛,又不打算造反奪位的。所以,英王就不怎麼喜歡那個長史。

後來蔣宇成出現,英王就找了個機會,打發了那個囉囉嗦嗦多管閒事的長史。也不知道,那長史是誰派來的,這麼不識時務。

中間隔了快半年,宗人府才給英王府配了第二個長史,這無為而治的水平,也越發高明了。

隻是,這次來的是顏元初,英王倒是十分高興。畢竟,這也說明,東海王已經成了個空架子,賀家和賀家勢力看中的,是他這個賀家的外孫。

顏元初是琅琊顏氏出身,科舉也有功名,隻是仕途不力,一直在詹事府和長史司混日子。才學智謀都不突出,所以也沒吸引誰的注意力。

身上唯一讓人注意的,就是他的姓氏,琅琊顏氏。隻是,也僅此而已。

顏元初是太宗早年中的進士,之後一直庸庸碌碌。即使有人知道他是琅琊顏氏之後,和賀太後或許有些關係,過了這麼多年,也沒什麼人再記得這麼一個顏氏子弟了。更何況,顏元初對外,隻說自己是顏氏旁支,和賀太後的母親顏氏一係,已經離的很遠了。

賀太後的母親姓顏,而河間王和東海王的王妃,也有很多都出自琅琊顏氏。第二任的東海王賀緒,他的妻子就出自顏家。

隻是第三代東海王少年夭折,顏氏被迫過繼旁支子嗣,而今在東海王府做了個老太妃,從不出府。

英王開府之後,東海王府的勢力,漸漸朝他靠攏。經過這次濟南之行,英王算是徹底接納了賀家的隱藏勢力。

顏元初進府,明忠明誠也相繼而來,再加上蔣宇成在外訓練私兵,英王的基礎,這會兒才算正式打下來了。

賀家亡國丟了天下,自然不可能服氣。而今賀家有殘存的勢力,英王又是賀家的外孫,名正言順的太宗皇子。

兩邊一見麵,自然是一拍即合。隻是,顏元初想給英王謀個早些就藩的出路,卻不怎麼容易。

肅宗登基一年了,對太宗留下的皇子,並不怎麼放心。太宗有十三個皇子,除去肅宗和最小的英王,存活下來的,還有四人。

一個是賀皇貴妃所出的六皇子,經過奪嫡爭位,而今已經聾啞殘廢。肅宗派人送了六皇子去洛陽,改姓為賀,囚禁在洛陽王府,做了洛陽王。

剩下三人,年紀都比肅宗小上幾歲,卻也二十出頭了。隻是,肅宗卻遲遲不許他們就藩,隻留在京城,好吃好喝供應著。

英王比他們的年紀還要小個十歲,怎麼也越不過這些皇兄,提前就藩。(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洛晚陸寒川 從好聲音導師開局 盜墓直播:開局獲得麒麟血脈 開局相親:我竟然慫哭了相親對象 林正英的愛徒 征途:星光路 神祇時代:我有一個龍族編輯器 開局捏出王者小喬震驚世界 一簾風月九重天 我靠病嬌帝少成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