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回(1 / 2)

加入書籤

山裡的日子談不上清貧,吃喝穿皆不愁;更談不上枯燥,小孩兒整日裡舞文弄武,精益求精。

那日子,過得飛快。

眨眼間,薑氏的堂家侄女薑菱玉來京,住在東郊一處記在她兄弟名下的皇家別院。她年齡雖小,作為晚輩的禮數還是蠻周全的,親臨侯府探望姑母姑父。

定遠侯接見了她,並告知薑氏缺席的原因。

薑菱玉得知姑母薑氏去丹台山陪郡主小表妹,意欲前往,被皇家派來的教習女官曉以利害,製止了。

事關皇族的氣運,薑菱玉不敢不聽,隻好把從東郡老家帶來的禮物交予侯府,由姑父派人送去丹台山給姑母和郡主小表妹。

給薑氏的禮物是一盒盒東郡特有的點心,有來自外邦的參茸和上等皮毛。東州學宮有來自九州各地的學子,有部分學子用各自的特色食材或皮毛作束脩。

經過北月六郎的描述,薑氏的族人略略得知安平小郡主的身高體形,特意讓幾位手工好的長輩趕製了幾件鬥篷和氅衣贈予她。

有一件鶴氅極短,恰好過肩,用鳥類翎羽製的小披肩。

元昭見了蠻喜歡的,尤其是,這些鬥篷和氅衣是按不同的年齡段縫製。據玳瑁等人觀察,即便她如男兒一般高大,其中也有幾件適合穿的,完全不浪費。

「那幾件本就是她及笄的禮物,好生收起來,別和日常衣物弄混了。」薑氏吩咐玳瑁她們。

「外祖家送禮的習慣好生怪異。」元昭不解,「為何不等我及笄的時候送?是怕我等不到嗎?」

此言一出,引來眾婢女的譴責目光。

這話太嚇人了有木有,小主子總是直言不諱,雖說侯爺與夫人早已習慣,旁人聽了仍是心驚膽顫。

「世事難料,有些話隻管埋肚子裡去,莫要胡說。」薑氏嗔她一眼,道,「走,陪阿娘吃些點心。」

自父母去世,她已經多年未回過東郡,也未與家中、族中的兄弟姊妹聯係。

「為何不聯係?」元昭聽罷母親的感慨,更加不懂,「我沒見過外翁,也沒去過外祖家。阿娘,您不想家嗎?」

「不想,自打你外翁外婆去世,那兒就不是我的家了。」瞅見女兒的眼裡盛滿同情,薑氏好笑道,「阿娘並非與外祖家有嫌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在東郡,薑氏一族的親情淡薄得令人發指,幾乎無人不知。

無論男兒女兒,一旦遠離家鄉,在異地自立門戶,便從此與本家再無深厚的親情可言。親情是無法割舍的,維持表麵的儀交即可,比如年節送些禮啥的。

比如薑氏,以前父母在時,北蒼也在時,兩家還是有走動的。正好北月彥最喜雲遊,每次出門皆要她隨行,且每次出行總要回一趟東郡。

後來,父親因急病去世;北蒼亡時,母親憂心成疾,也去了。

從此,薑氏與族人再無聯係。

看似淡薄,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薑姓的本宗。自己在外惹的禍福自己擔,無需惠及族人,更不要連累族人,這是薑姓兒女的共識。

本宗安好,能讓身在異鄉的兒女們保留最後一絲尊嚴。

薑氏便是很好的例子,有東郡的薑族人在,即便朝代更替,新朝也未曾辱及身為安平王妃的薑氏。

讓薑菱玉帶來族人的饋贈,在外人眼裡,是讓她對堂侄女多加照拂的意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靠病嬌帝少成錦鯉 帶著火影闖鬥破 撿寶聖手 大秦直播間,開局讓祖龍答題 二嫁權臣 溫柔臣服 別裝乖 他有溫柔眉眼 帝少總裁是爹地 詭秘山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