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章 是你眼力差(1 / 2)

加入書籤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點頭,其中不乏濫竽充數之輩,這些人倒不是看不出來這幅畫的玄機,而是他們不確定巨然的這幅《千峰丘壑圖》另一半到底是不是董源代筆的。

甚至有人才看到第二個境界,什麼是第二個境界?

對這幅畫的鑒賞如果分為四個境界,那麼第一個境界, 就是看出來這是巨然的作品,這幅畫沒有落款和作者,隻有題字和收藏者印章,想要看出來這是居然作品,是需要一些字畫方麵功底的。

第二個境界,就是看出來這幅畫巨然隻畫了一半,另外一半由他人代筆,至於是何人代筆, 他們也看不出什麼眉目。

第三個境界, 就是猜測代筆之人是董源,但隻是猜測,由於經驗和眼力限製,找到的證據不夠多,所以不敢確定。

最高的境界,就是找到了足夠多的證據,確信這就是董源和巨然合力完成的一幅畫。

在場這麼多的老專家,也不知道有幾個人能達到第四個境界,裴緲猜想,周慶元估計是看到第四個境界了,畢竟他撿漏了這幅畫。

接下來,就輪到周慶元分享自己的撿漏經歷了,說完撿漏經歷,他還得對這幅畫做一個深層次的講解,甚至於觸類旁通,一些經驗和技術,可以推廣應用到其他畫作的鑒定上。

潘金婷和其他旁聽的向導們全都掏出筆和小本本, 奮筆疾書, 記錄下周慶元分享的知識點和經驗,雖然他們脖子上都掛著運動相機,一直在錄像,但記筆記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習慣。

裴緲也聽得很認真,雖然他自傲,但他不狂妄,他知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他也知道,自己隻不過是個掛壁,如果不開掛,自己的鑒寶水平肯定是比不上在座的這些老專家的,他們分享的經驗和知識點,有很多是自己已經知道的,也有一些是自己不知道的。

比如周慶元就說到了一點,巨然的畫風承襲了董源,那為什麼董源在這幅畫裡,林麓間隻零星幾顆卵石, 筆墨秀潤之中有感覺用墨略為厚重呢,按道理講,巨然的風格就是受董源影響,董源本人怎麼會反而不像自己的風格了呢。

周慶元提出了問題,接下來又自己剖析和解答了這個問題,其實他的解答,也不算是解答,隻是提出一些假設和猜想,有一種猜想,就是董源刻意為之,為的就是不讓別人看出來不是自己的風格。

人總是在做自己熟練事情的時候,形成肌肉記憶,很多老煙民,左手夾著一根煙,又習慣性地點起了一根煙,因為他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正在抽煙。

董源也是擔心自己在模仿巨然的時候,把自己的風格帶進去。

巨然雖然是承襲董源的風格,但並不是復刻,風格相同,但總歸因人而異,個人都附帶個人的特點,不然的話,難道巨然和董源的畫都不署名,這些老專家就分辨不出來是誰畫的嗎?

這隻是他的第一個猜想,第二個猜想,就是董源的畫風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改變,畫風大致方向不變,但一些細節之處,會有變化,而且這個變化,有的時候和心境有關,為了證實這個觀點,他還列舉了其他的一些董源的畫作,以此來佐證。

聽他說完,眾人紛紛鼓掌,特別是那些比較年輕的向導,他們在古玩方麵的學識和經驗都比較淺,能聽到這些高級專家分享寶貴經驗的機會十分難得,這三年一次的交流會,以競技的方式吸引來全國各地的古玩高手,讓這些高手免費輪流給博物院的這幫年輕識淺的人講課,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裴緲也覺得周慶元說得非常好,不愧是榮寶齋的頂級鑒定師,也不愧是京都代表,仔細想想,如果想在金陵找一個能比得上這周慶元的人,估計隻有黃老了。

如此一對比,立刻就能顯現出金陵古玩界和京都古玩界的差距了,這差距不是一點點啊。

光是周慶元一個人,就用掉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按照這個速度,這撿漏比賽要進行好幾天,然後才是賽前撿漏的環節。

不過,賽前撿漏這個環節應該比較快,畢竟賽前三天能在京都撿到漏的人可不多,按照以往的經驗,應該是三到五個,不過這一次可能要多一點,因為裴緲一個人就在賽前三天撿了四個漏(鰲拜的書案不算)。

接下來,登記名冊上的第二個人出場,依舊是京都的代表,這個京都的代表是天寶閣老板,黃汝南,今年六十歲。

黃汝南可不隻是天寶閣老板這麼簡單,他還是兩個電視鑒寶節目的特邀鑒寶專家,京都古玩管理局特邀鑒寶專家,出版過五本瓷器鑒寶類的書籍,在京都古玩界,名氣很大。

黃汝南最擅長的就是瓷器古玩鑒定,而他這次放在桌上展示的撿漏作品,也是一件瓷器,一口大畫缸,看到這口畫缸的時候,裴緲愣了愣,有點眼熟啊,怎麼跟自己曾經撿漏過的一口萬歷畫缸看起來一模一樣呢?

接下來,就是大家輪流組團上前品鑒了。

裴緲都不需要上前,坐在凳子上展開全神領域,就查看到了這口畫缸的全部細節,還別說,這口畫缸的撿漏點和自己那個畫缸的撿漏點一樣,都是窯變產品,釉色過於鮮亮,並且沒有款印,隻不過……他這口畫缸是贗品。

製造贗品的人,出發點似乎就是想讓撿漏的人踩坑,更深層的一點,就是試水,沒錯,這口畫缸,出自「博古軒」。

博古軒雖然已經被清剿,不過還是有一百多件試水產品流入了古玩市場,故宮博物院針對這一百多件試水產品,已經展開了徹底清查活動,至今已經查出了50多件博古軒的贗品瓷器,但還是有幾十件沒有找到,不用想也知道,這幾十件贗品,應該早已經被人買回去收藏了。

按理說,黃汝南作為京都知名專家,應該積極響應故宮博物院號召,並且配合工作,把自己近期內得到的瓷器藏品拿出來一一做碳十四鑒定,可是他沒有,為什麼,因為他自信啊。

他太自信了,他覺得自己是國內最頂尖的瓷器鑒定大師,他沒見識過朱仿的可怕,也沒見識過博古軒那些以假亂真的瓷器,他覺得自己的眼睛就是這世上最好的尺子,儀器可能會出錯,但自己的眼睛絕不會出錯,因為他從來沒有在瓷器上打過眼。

所以他在接到故宮博物院的通知後,完全沒有當一回事。

輪到裴緲上前品鑒了,裴緲繞著這畫缸轉了一圈,露出微訝之色,這個畫缸上博古軒的暗款,居然做了加密處理,用尋常的方法居然看不到釉下暗款。

其實也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就是巧妙地運用了釉麵反光來保護下方的暗款,這就有點像人在岸邊看水裡的魚一樣,如果水麵反光很嚴重,就算水質清澈,也看不到水裡的魚。

裴緲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太陽眼鏡戴上,再去看這個暗款,這樣果然過濾掉了部分反光,仔細查看之下還是能看到藏在梅紋裡的暗款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大秦直播間,開局讓祖龍答題 二嫁權臣 溫柔臣服 別裝乖 他有溫柔眉眼 帝少總裁是爹地 詭秘山海世界 諸天入侵之我有神級公司 無雙召喚之諸天神魔 柯南之沉睡的小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