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嬴政十裡相迎(1 / 2)

加入書籤

呂不韋有些扌莫不準熊啟的意思。

之前的成蟜之亂,雖然事情很大,但在秦國之內並沒有掀起什麼風浪,就是因為清除韓係,是呂不韋和熊啟默契聯手做的。

此刻又冒出一個第三者陸言,你熊啟這麼積極做什麼?

有大夫站出來質問:「昌平君何出此言?陸言雖然名聲頗大,但也隻有蒙學之文傳世,未見治國經典。雖然在百家間有陸子尊稱,但不過是江湖人的自誇,年紀又輕,如何當得起我王之師,更不用說秦王禦駕十裡相迎。

王上,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熊啟知道對方是呂不韋的人,反駁道:「荀夫子之才,天下盡知,儒家荀派在齊楚兩國多有人才。陸言學自荀夫子,豈能隻會蒙學而不會治國?

王上韓國之行,拜其為老師。之後過武遂,太乙山揚名,今日此舉隻會表示我王慧眼識人、求賢若渴,十裡相迎,正合適。」

你個沒眼力見的,是在說王上沒眼睛看人嗎?還是看不見陸言在武遂跟王上的患難之情、救命之恩?此時跳出來說話,以後王上清算,呂不韋也救不了你。

就在熊啟腹誹這個大夫悲劇下場的時候,邊上又有一人說話。

「昌平君此言有理,老臣也覺得,十裡相迎正合適。」

熊啟詫異。

百官有些站不住,交頭接耳。

呂不韋見到這人說話,老眉成川。

綱成君蔡澤,秦昭王時當過相國,經孝文王、莊襄王,如今的嬴政,這已經是第四任秦王了,一直身居要職。

蔡澤剛出使完燕國回來,燕王已經對秦國示好,讓太子丹入秦為質子,兩國修好以防備趙國。可以說,蔡澤這是剛剛立下大功一件。

此刻他站出來說道:「道家人宗非比一般江湖門派,申不害、文子,慎到、田駢,宋鈃、尹文等俊才都曾學自道家人宗,陸言能被窮薪子大師稱為陸子,其道列入傳承,非同一般。其在儒家內部又影響甚深,王上此舉乃是收天下人心。老臣以為不僅要迎,更要隆重相迎。」

道家人宗的思想,在天下的影響力很大,蔡澤,也是其中的一員。

呂不韋那部門客集作《呂氏春秋》,說是雜家,其實主要也是道家人宗思想和儒家思想。

恰好,陸言的身份,死死堵住了他的嘴。

昌平君、綱成君先後表態,呂不韋的沉默沒有持續很久,也站出來附議。

「王上,老臣也贊同綱成君所說。陸子既為王上之師,便是我大秦之師。今日的迎接儀式老臣會親自操辦,以彰我秦國之禮。」

嬴政站起,雙手拂袖,「好,有仲父操持,當不負先生之名。」

他剛剛把百官的反應看得很清楚,如果不是綱成君蔡澤站出來說話,這嘴炮恐怕還有得打。不由地,對蔡澤又多了些好感。

蔡澤把燕丹帶到秦國,是嬴政很滿意的一件事。

因為在六歲到九歲期間,嬴政曾跟燕丹兩人在邯鄲同病相憐,結下了純粹的友誼。十多年後再見,他自然是很高興的。

燕丹雖然境遇慘淡,但也不會當著嬴政麵表現,所以兩人再見相處得還不錯。

早朝很快結束,原本心情不錯的呂不韋感覺有點糟心。他吩咐下邊忙碌起來,準備轟轟烈烈地迎接陸言。

……

午時,秦王嬴政率百官出城,鐵騎開路,儀仗跟從,號角漫野,旌旗蔽日。

鹹陽震動。

山東六國的駐秦探子不解其意,又不敢貿然跟蹤,各個翹首以望。

不知道是哪裡來的消息,說秦王欲以國師之禮,率百官出鹹陽十裡以迎接陸言,瞬間傳遍街頭巷尾。

身在燕國驛館的燕丹,看著浩浩盪盪的儀仗,咽下的秦酒無比苦澀,「嬴政,如今你雖然還未掌權,卻已經有陸言這樣的人才來投。燕國,唉~」

「秦國六世都沒有庸主,想不到嬴政居然是個昏君。此時自家內部不安分,還以國師之禮去迎接一個十七歲的孺子,當真可笑!太子殿下,你說是不是?」

說話這人,是燕丹的護衛,名見宋意,喝得有些青筋凸起,口齒仍然清晰。

燕丹看了宋意一眼,並不想說話。

來秦的第一天他就見過嬴政了,那人已經不是那個邯鄲棄子,而是一頭即將出籠的雄獅。

而自己跟十幾年前一樣,不過換了個地方當質子,這才是真的可笑。

燕丹的目光飄向了城外,那個在韓國跟自己有一麵之緣的陸言,陸子,即將要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農門悍女總裁一起來種田 至尊仙工 與獸共戰 我扮演的大佬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逆命風水師 快穿之將炮灰進行到底 凶案偵查手記 枕上香(火葬場) 暴君佛係養兒 都市童話之棄婦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