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陸言填坑(1 / 2)

加入書籤

夜雖深,但離天明尚早。

他們兩個大男人自然不會一直躺在屋頂上數星星、看月亮。

陸言已經回到自己房間,在自己身上攤開長長的卷軸,在上麵畫上了鹹陽、雍城、蘄年宮三處。

雍城,對秦國意義非凡,歷代有十九任秦國國君以它為都城。秦徳公遷都雍城,「後世子孫飲馬於河」,見證了秦國從一個西方邊陲小國,崛起為大爭之世的主角。

後來秦獻公遷都櫟陽,秦孝公遷都鹹陽,雍城作為宗廟所在,重大禮儀活動都在雍城舉行,祭祀列祖列宗。

目前是太後趙姬所在,一應事務都是嫪毐把持。甚至,秦王印璽和太後印璽,雖然是在趙姬手中,但很難說是不是已經被嫪毐得到。

蘄年宮,是一座城堡型宮殿,與雍城相策應,距離並不算太遠。也是後來,嬴政去雍城行加冠大典之前居住的地方。

嫪毐之亂,這是一個歷史謎團。

嫪毐要殺誰?

要殺嬴政?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傳說嫪毐跟趙姬生下兩個兒子,還說出了:將來秦王去世,我們的孩子繼承王位。

醒醒,嫪毐跟趙姬生的孩子有個錘子的繼承權?這種話私下裡說說,活躍一下房事的氣氛還行,真敢拿到明麵上,死都不知道怎麼死!

要殺嬴政,悄咪咪地暗殺或許可以,公然造反絕對是死路一條。殺了秦王,然後呢?大秦立國數百年,發生這種事,秦國所有勢力聯手,上下一心,撕碎你。然後他們再商量重新立秦王。

嫪毐跟趙姬再怎麼蠢,也不會乾這種事。

所以他要殺的,隻能是政敵——呂不韋或者熊啟。

這牽扯到陸言心中一直的疑問:在韓國時,要殺嬴政的羅網,很詭異。好像根本不賣力氣似的,最後居然是白亦非堵在了新鄭城門外,還被天澤給擋住了。

是不是嬴政敢孤身入韓國的底氣就來自這裡:他知道,羅網不會殺他。

而後來的武遂王齮,卻出乎了他的意料。從知道武遂邊關有王齮鎮守之後,嬴政的憤怒就抑製不住。這一點,跟他的心月匈城府,不太口勿合。

最後王齮也證明了這一點:老子要給武安君報仇,跟什麼政治,沒有關係。

所以呂不韋跟嫪毐分掌羅網,韓國暗殺嬴政一事另有隱情。

關於武遂的一切,也已經被人刻意地抹去。是誰有權利,把王齮從太原「刷」地調至武遂,促成了他的復仇?

陸言把秦國的時間線往後推,嬴政13歲繼位,當時自己正在魏國。

秦國朝堂三係並立,華陽太後、夏太後、趙姬,輔政大臣有呂不韋、熊啟、王齮、蒙驁等。

王齮和蒙驁都是三朝老將,想讓他們領軍出征,要有朝堂決策,名義上獲得秦王同意,還要征求本人同意,絕不可能這麼毫無聲息。

之後夏太後死,引發成蟜之亂。在秦法中,有一項:告奸者與緝拿者同功。成蟜叛亂,主要人員成蟜和樊於期都逃出秦國,嫪毐這個告奸者功勛最大,又有趙姬支持,獲封長信侯,有太原封地,如日中天。成蟜雖然在趙國被殺死,但那是後來羅網暗殺,已經上不得台麵。

到這裡,嫪毐封太原,王齮鎮太原,他們兩人自然而然容易被聯想到一起。當時陸言就是這麼想當然的。

也隻有這麼解釋,王齮才能無聲無息地出現在武遂。因為秦王印璽在趙姬那兒,能做到這一點隻有嫪毐。

武遂一案,簡直是明擺著告訴秦國朝堂上的聰明人,我嫪毐準備造反了。他這麼有底氣,肯定不是來自那兩個沒有繼承權的兒子,應該還有雍城的宗親支持,不然殺了嬴政你扶持誰上位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農門悍女總裁一起來種田 至尊仙工 與獸共戰 我扮演的大佬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逆命風水師 快穿之將炮灰進行到底 凶案偵查手記 枕上香(火葬場) 暴君佛係養兒 都市童話之棄婦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