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自動手槍(1 / 2)

加入書籤

十車竹簡,其實真的算下來,連二十本書都沒有,大概八九十萬字。

而且,這裡麵有不少是名家後人給公孫龍子、惠子文章作的注解,字雖多,但價值大打折扣。

作為核心的《公孫龍子》根本沒有多少卷。

外麵清點搬運完畢。

陸言也把公孫一家送到府門口,「公孫家主,我這府裡現在空得很,典籍暫存完全沒有問題,書看完之後,我會托人送回去。」

公孫任撫須笑道:「人說寶劍贈英雄,這典籍也須配英才。老夫一家暫且住在趙國驛館,這典籍就先存在先生這裡吧。」

「公孫家主慢走。」

陸言看著這一家走遠搖了搖頭,「公孫家這幾個,確實心思不太單純。」

他看了天色,招呼眾人回去,「先進去,待會兒我還要去一趟將作府。」

具霜問道:「你怎麼就說人家心思不純了?」

「懂天下大勢的人都知道秦國獨強,眼下的秦國卻是最最詭異的時候,他一個趙國人全家跑到秦國來,就為了跟我換書?這我是不信的。」

梁乙走在陸言旁邊贊同,「大人說得沒錯,公孫家沽名攫利,尤其是公孫任,不是好相與的。不過他的兩個兒子倒還算不錯。」

陸言也想起來,「我正要問呢,名家如今情況到底怎麼回事,怎麼都沒個主事人了?」

梁乙給幾人解釋:「惠家自先祖惠子過世,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在魏國也不過是在朝堂上占一兩個高談闊論的虛職,名家學說早已是名存實亡。

而公孫家自公孫龍子顯赫,到底還算有餘蔭。公孫任這人智術不差,江湖、朝堂都有些聲名,勉強算是名家領頭人吧。」

名家的學說不為政治服務,而是一種哲學的思辨。辯的是「名」與「實」的關係,也就是概念和物質實在的關係。

上層人物對這種學說根本不感興趣,絕大多數人也根本無法理解。後來名家被掛上「詭辯」的牌子持續兩千年。

自家人研究不透,說了沒人懂,也沒人仔細聽。唉~

陸言也隻能感慨一聲,名家的沒落是此時現實的必然。即便再出一個龍子,也是無法挽救的。

公孫家這邊雖然得到了陸言《白馬論》《名實論》的筆記,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興奮。

公孫淵見氣氛不太對,試探地問:「父親,這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嗎,怎麼都悶悶不樂?」

公孫任問道:「老夫將一家遷到秦國來,你們可知為什麼?」

公孫潛答道:「秦國自商君變法以來,連克六國,不斷擴地。從長平一戰後,已經擁有了一統天下的本錢,父親是想提前依附到秦國。但眼下這個時機……」

「秦國的法製決定了,國君一旦成年就擁有無可比擬的政治優勢,連儒家都把陸言推給了秦王。所以,在這個局勢中,我看好秦王會勝出。但我公孫家總要做點什麼,也算是投奔秦國的投名狀。」

公孫佐看來是負責打理具體的事務,他把近日朝堂的消息說出,「之前趙國和燕國共同抗秦,現在蔡澤說燕王,有太子丹質秦,燕國應該是重新倒向秦國這邊。但秦國這裡,相燕的張唐動身遲遲,卻早有甘羅出使趙國,這裡麵肯定有問題。」

「過去這些年,呂不韋伐謀,姚賈破合縱,秦國將三晉打得不能自理,擴地無數。甘羅由呂不韋推薦出使趙國,顯然是要拿趙國與燕國的關係做文章。」

公孫任自然知道甘羅出使不懷好意,接著就對著幾人說:「去年呂相編著《呂氏春秋》還曾遣人訪我名家,我們來到秦國,自然也要去拜訪一下呂相。」

他又看了一眼拿著筆記的公孫淵,「拜訪時記得把陸言的筆記也帶上。」

……

陸言跑了一趟將作府,居然沒有遇上公輸仇,這老家夥跑去中尉署了。

中尉,主掌都城治安,下麵還有一堆屬官,其中就有掌軍器製造的武庫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農門悍女總裁一起來種田 至尊仙工 與獸共戰 我扮演的大佬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逆命風水師 快穿之將炮灰進行到底 凶案偵查手記 枕上香(火葬場) 暴君佛係養兒 都市童話之棄婦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