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盛宴之前(求收藏!!)(1 / 2)

加入書籤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千百年來,人類如星星之火,在廣袤的大地上休生繁育,或低微,或隆重,或貧賤、或豪華,無論貧窮富貴,風花雪月,離不開一場刻骨銘心的表白,離不開一場轟轟烈烈的儀式。

熱鬧的五四青年節集體婚禮,可以說是泰寧縣最隆重的婚慶活動,而另一場家族盛宴,在宋大新的主持下,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宋家在泰寧縣稱得上名門旺族,從宋大新爺爺那一輩算起,老太爺生下四子三女。

老太爺讀過幾年私塾,四個兒子取飛黃騰達為名,三女的名字來自《詩經》,分別叫宋思媚、宋思遠、宋思齊。思媚選自「思媚周薑,京室之婦。」;思遠選自「視爾不藏,我思不遠。」思齊選自「思齊大任,文王之母。」三個女兒都是自小受父親熏陶,聰穎過人,在泰寧縣也是成功人士。

大兒子宋飛,任泰寧縣縣醫院院長,膝下無兒,生下三個女兒,是著名的外科「一把刀」;二兒子宋黃,是公安局副局長,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三兒子宋騰,是教育局局長,生育兩兒一女;四兒子宋達,是最優秀的一個,官至人大主任,宋達生育三女一男,四個孩子分別是計生委主任、二輕局主任、糧食局副主任、工商所副所長。宋大新的父親宋騰,與四弟的關係最好,平時走動的也最多,這次主持叔叔的小女兒宋琳琳的婚禮重任,自然落在他的肩上,宋達鄭重交代宋大新兩句話:一句是把事情辦好,一句是不能過度浪費。

婚禮定於五月十八日,為了完成這個艱巨任務,宋大新提前十天,組成一個籌備組,都是文化口兒的人才,分別是圖書館長張麗華、主任嚴菁菁、評劇團副團長張梅、文化局培訓部陸偉民。籌備組是專門負責寫婚禮的整體方案。嚴菁菁是端木小惠走後,被張麗華提拔到圖書館的,張麗華知道宋大新的特殊愛好,在一次特殊的場合,張麗華把已為人婦的嚴菁菁介紹給宋大新。個子高挑,身材標致的嚴菁菁,比端木小惠和張梅能喝會說,第一天認識宋局長,就靠自己的海量征服了心照不宣的宋大新。張麗華找來閨蜜是為了她的館長能當得長久一些,隨著年齡增長,她發現宋大新對她的興趣越來越小。陸偉民是張梅叫來的,她知道陸偉民是單位的筆杆子,宋大新叫她寫方案,她靈機一動提名陸偉民,宋大新叫張梅過來時把陸偉民一起帶過來。

一番客套話後,宋大新給四個人介紹表妹宋琳琳的婚禮,叔叔已經五十九歲,離退休也就一步之遙,所以這次小女兒的婚禮算是宋家的一件大事,雖然是女孩兒出嫁,也要辦得隆重,不能失了麵子,因為男方的父母是銀行的領導,雙方的家庭也算是門當戶對。

婚禮講究熱鬧,自然離不開當天的婚慶車,張麗華的丈夫是交通局的副局長,所以她首先拍月匈脯,保證當天送親的車輛都是不低於北京212吉普,她馬上給丈夫打電話,訂下二十輛吉普車,泰寧縣的車如果不夠,可以從臨縣找幾台車,至於本縣富豪馬福的乳黃色伏爾加轎車,可以作為新人的頭車。

解決了車的問題,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吃的問題,宋家是大戶人家,參加婚禮的人肯定要多,嚴菁菁提出一個方案:在婚禮的那一周,從周一開始,每天安排中午、晚上,每次二十桌酒席,參加婚禮的人必須按照通知的日子來,不然會出現人多沒位置或人少坐不滿的現象,陸偉民舉手表示贊成,同時補充說,安排參加婚禮的時間表他可以起草,總協調可以讓宋局長擔任,比如按照本縣的係統,統一分配參加婚禮時間,公檢法、教育衛生、工業商業、鄉鎮、工商稅務個體戶,這樣就不會亂,家裡的親屬,奔誰來的報上人數,需要多少桌提前留出來。

主要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基本問題,張梅當過領導,細致分析是強項,她站起來說,你們說的是能看得到的,我講講小的細節,比如,搭建帳篷的問題,每次二十桌的酒席,加上幾個灶台,一是需要地方,二是需要人力,三是需要會乾活的人,像搭帳篷的人、砌灶台的人、打雜的人、炒菜的廚師、另外這麼多桌椅、餐具,一般人家根本沒有,需要提前到位,不然後麵的工作沒法開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苟道諸天萬界 重生後我成了他的白月光 這位道友請留步 洪荒:吾蚊道人,拒絕當大魔頭 我的男友總在變[抽卡] 女總裁的最強狂兵 鄰居[快穿] 第一寵婚四少寵妻無下限 我靠種田稱霸星際 贈爾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