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隋唐雙方,緊急部署(1 / 2)

加入書籤

「玄齡言之有理,不過弘智的建議也非常好。我們就折中來辦。」楊侗笑著對陰弘智說道:「你們以後盡量勸說這些流民,鼓勵他們搬遷,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對不能騙他們,朕覺得可以從交通便利、教育條件成熟、文化和商業氛圍好入手,最後有多少人家走就是多少。」

「喏。」陰弘智拱手應命。

楊侗聽得大為心動,正要開口,卻聽到一旁的房玄齡說道:「陰侍郎的建議確實不錯,如果其他州不成問題,不過對於蜀中恐怕不行。」

「為何蜀中就不行?」楊侗問道。

房玄齡笑著補充道:「僚人向往漢家文化、向往農耕生活已久,我覺得他們剛準備從山裡出來,遠比蜀人容易說服,一旦到了文化濃重的中原,歸化速度會更快。」

楊侗在玄甲軍的護衛下來到難民營以西的一個山丘上觀看,他並沒有前去親切問候災民的意思。這裡有幾十萬人,裡麵難保沒有唐軍死士,要是給捅上一刀子,那就虧大了,就算沒被捅死,大軍清查之下會牽連到不計其數的無辜者。真要那樣,那所謂的親民之舉就不是愛民、而是擾民了,況且以他現在的地位和名望,也不需要用「親切問候」來增加政績,所以他隻是遠遠觀看,免得給軍隊、官員、百姓帶去困擾。

此時的難民營炊煙裊裊,陣陣飯香遙遙送來,隻有一隊隊士兵在營內來回巡邏,維護難民營內的秩序。

「這就是經濟戰、商業戰最為恐怖之處。軍事上的勝利,隻能摧毀敵國軍隊,但幾場大勝打擊不了敵國的民族的信心,而經濟戰和商業戰這無形的刀子,卻能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從根本開始腐爛。」楊侗說道:「所以朕才要開辦供銷社,把糧食、鹽、油的價格壓在百姓吃得起的範圍之內。隻要朝廷手中始終有低價糧、低價鹽、低價布出售,那些大商就沒辦法從這些生活必須品賺到暴利,隻好去經營與民生無關的奢侈品行業,這樣就霍亂不了天下了。要是奢侈品行業蓬勃發展、興旺發達,那就證明百姓已經滿足生活所需,開始有餘錢、閒錢來享受了。」

楊侗會的經濟、金融知識少得可憐,能說的也隻有這麼一點了,轉而問道:「流民的情緒如何?還對大隋避若蛇蠍嗎?」

陰弘智指著難民營對楊侗稟報道:「聖上,到昨天為止,我們一共收容二十六萬五千餘名百姓,基本上來自成都之外的蜀郡各縣,這些人多是因為糧價暴漲,買不起糧食、吃不起飯而淪為災民。」

說到這裡,陰弘智忍不住笑了起來,「其實吧,他們這兩年通過賣蜀錦、木材,都賺了不少錢,甚至比江南百姓還富有,但就是吃不起飯。」

清城縣北一望無際的曠野裡紮滿了密密麻麻的營帳,這裡是蜀中流民的避難之地,民部侍郎陰弘智從洛陽帶來的數百名青年官員正在大營中忙碌,他們有豐富的難民安置經驗,把整個難民營打理得井井有條,營中道路縱橫交錯,仿佛是一個巨大棋盤擺在青城山下。

「得到朝廷賑濟,又經過官員四處宣講,災民的情緒都很穩定。」陰弘智說道:「聖上,我看蜀中的人口比較多,若是一直運糧入蜀,會增加朝廷財政壓力,而中原、荊州一帶人煙稀少,要是把這些人遷去,既能讓他們就近買糧,減輕朝廷的賑災壓力,又能填充中原和江南人口,從長遠上說,還能避免蜀中人口過多,增加糧食方麵的壓力。」

「算是吧!」楊侗笑著把軍情遞給房玄齡,讓大家傳閱。

「還說李神挾持了李淵,然後由一個假李淵帶領三千元從禁衛攻打東宮。真李淵雖為李世民救了出來,隻是中毒已深,陷入重度昏迷,很難醒來了」房玄齡笑道:「假李淵帶元從禁軍攻打東宮?這鬼話誰信?虧他李世民想得出來。」

「不錯不錯,就這麼辦。」楊侗大點其頭,又說道:「說到人心,朕想多說幾句,當初天下大旱,百萬災民攜家帶口逃到北方,耗掉了我們大量糧食,當時也有很多官員認為得不償失,但我們最後雖然耗費了糧食,卻收獲到了人心。中原以前亂匪橫行、山賊肆虐,而現在家家戶戶安居樂業,之所以有這麼好、這麼快的效果,除了武部剿匪得力、官員治理得當之外,還有眾多回遷百姓幫朝廷說好話。這就是民心的力量,隻要百姓認可朝廷,就算有人想參與造反,也被他的家人勸阻,亂匪沒有生存和發展土壤,也使中原穩定了下來,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所以我們不要舍不得一時之利,投下的本錢越大,將來收獲也就越大。」

「喏。」眾人紛紛點頭認同,現在有眾多效果顯著案例為證,大家自然也不反對。

「噠噠……」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驟然響起,楊侗迎聲看去,隻見楊沁芳帶著十幾名修羅衛由後方疾馳而來。

「李神通殺了李世民?」房玄齡問道。

「你哪次見到李神通贏了一次?」楊侗無語的搖了搖頭:「這家夥給李世民反殺了。」

房玄齡笑著說道:「這麼說來,李世民也是個內鬥內行的家夥。」

「他不在意這些了,能這麼說已經不錯啦。不出意外的話,被殺死在東宮的那個就是李淵,而中毒已深那個才是假的,說不定明天就傳出不治身亡的消息。」杜如晦說到這裡,對楊侗說道:「聖上,軍情上說宮廷兵變平定不久,狂風暴雨就驟然來襲,城內傳言四起,都說李世民失德,觸怒了天神,軍民生怕遭到天譴,紛紛逃出成都城,這對我軍而言,卻是一個天賜的機會,當早做部署才對。」

淩敬也說道:「今天本來是祭祀祖先的日子,然而偽唐卻發生了宮廷政變,接著就是風雨大作,而李世民給出的卻又是個破綻百出的解釋,而從百姓紛紛逃離這一現象來看,這些人都不信,都拋棄了十惡不赦的李世民。足以說明偽唐根基已毀,也是到結束戰爭的時候了。」

「不錯。」房玄齡接道:「成都守軍因為今天之事,軍心已亂,解決侯君集就是重中之重了。」

「拿地圖來。」

「喏。」兩名士兵上前,一人將支架紮穩,一人取下背後的竹筒,把地圖抽出,掛到了支架之上,隨著地圖緩緩向下打開,露出大幅益州地圖。

房玄齡上前介紹道:「資陽盤石有三條路北上蜀郡,最近的一條是沿著綿水北上,但是必經的資陽城已經被我軍兵不血刃的收復,城內是薛萬均將軍為首的第六軍,侯君集不會選這條路。第二條路是西進隆山始建縣,與翟長孫會師之後,一起北上蜀郡,這條路也是侯君集最有可能走的一條。第三條路就是沿著綿水北上,然後繞過資陽城,由隆山貴平縣進入蜀郡,這條路也很有可能,如果我們能堵住第二和第三條路必經之處,且李尚書和薛萬均將軍南北夾擊,那麼侯君集的軍隊就進不了蜀郡。」

楊侗的目光落在一個軍鎮之上,這座軍鎮名叫龍水屯,位於盤石西北、資陽西南,也是資陽郡和隆山郡交界,正好卡在第二條、第三條路之上。

「雖然侯君集已經被李尚書和薛將軍死死盯住,但他如果壯士斷腕的撤離,未必可以把他全殲在資陽郡,我們堵上一段時間。」楊侗沉吟一下,問道:「離龍水屯最近的軍隊在哪裡?」

淩敬想了一下,回答道:「我們在隆山郡始建縣有個千人衛,這是沈光大將軍布下的一支斥候騎兵營,他們現在距離龍水屯最近。」

「我們這邊可以直接聯係到這支軍隊嗎?」楊侗問道。

淩敬點了點頭:「那邊也設有一個鷹信收發點。」

楊侗看了一下天色,道:「立刻給他們發信過去,就說這是朕的命令,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奪取龍水屯,隻要他們守住一天時間,朕將重重有賞。」

「據微臣所知,這個龍水屯並非是什麼要塞,他們僅僅守住一天的話也沒有多少意義啊!」房玄齡有些擔憂的說道:「除非有強大的軍隊去支援。」

「這個朕知道!」楊侗對淩敬說道:「通知薛萬均,讓他率領兩萬大軍火速支援龍水屯,明天天黑之前必須趕到。接到信鷹之後,主力也立即南下,與李尚書一起殲滅侯君集。」

「喏。」淩敬答應一聲,又建議道:「聖上,微臣認為可以讓李尚書加強進攻,為這支斥候牽製侯君集的軍隊。」

楊侗點頭道:「一並辦理!」

「微臣先行告退。」淩敬行了一禮,匆匆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有一個天秀係統 勤勞致富小農民 我真是學神 前任無雙 醫武兵王 重生之魚神 最強中醫 九星聖主 我就是聖光 重生網遊之氣功大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