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鹹陽(2 / 2)

加入書籤

這名親兵因受過李令月大恩,看待李令月時自帶一層濾鏡。

在她心中,大唐絕大多數貴胄子弟都配不上自家主將。

而秦王無論從出身容貌而言,還是從才乾氣度而言,都是大唐那些小郎君們拍馬不及的。

可惜了,秦王終究不可能跟著他們回大唐。

否則,這名親兵是真的看好他做自家主將的皇夫。

李令月道:「還不快將人請進來!」

以往,嬴政也不是沒派人往她這裡送過東西,但正兒八經派身邊近侍跑一趟的情況,並不多見,因此,李令月心中也不免生出幾分好奇來。

如今,秦王身邊頂替了趙高的內侍,名喚程武,是一名看起來老實敦厚的人,與目光活絡的趙高極為不同。

這程武瞧著寬和而木訥,卻頗有幾分內秀。

「太女,這是王上特意派人去楚國取來的寶珠——隨侯珠。王上說,也唯有此珠,堪與太女相配。」

李令月打開匣子,但見一枚表麵微帶熒光的珠子呈現於眼前,她好奇地伸出手,碰了一下那枚珠子:「這便是隨侯珠?」

這顆珠子碩大圓潤,又如此美麗,難怪能被奉為楚國至寶。

隻是,嬴政怎的突然想著將隨侯珠給她了?

李令月將那枚隨侯珠放在手掌心中把玩了好一陣,才命身邊之人將隨侯珠好生存放在她的書房內。

即便於她觀賞,又可在夜間將這隨侯珠拿來照明,也算是沒有白白浪費它的功效。

曾有人猜測,隨侯珠是珍珠,也有人說,隨侯珠是料珠或金剛石。不過在李令月看來,這隨侯珠更類似於螢石。

螢石為發光礦物,本身帶有一定的輻射,這珠子平日裡用來觀賞或是作照明之用還可,時時帶在身邊就大可不必了。

程武見李令月對隨侯珠頗為喜歡,心中亦十分高興:「王上為了替您準備這件禮物,足足花了一個多月的功夫呢。」

李令月想起她之前與嬴政的對話,問道:「這便是他準備給孤的『驚喜』?」

「王上的心思,小人不好猜測。不過,小人從未見王上對哪名女子這般用心。」

「他的心意,孤收到了,孤十分歡喜。你替孤帶句話,就說過幾日,孤便去鹹陽宮找他。」

……

「她果真說,她幾日後要來鹹陽宮?」

秦王的神色看起來與方才處理公務之時沒有任何不同。

隻是,作為近身侍奉秦王之人,程武仍然能從秦王微微上揚的尾音中,看出秦王心情很是不錯。

「是,太女說,她也有『驚喜』要贈予王上。況且,她對鹹陽宮十分好奇,若王上能陪她逛一逛鹹陽宮,就再好不過了。」

「不過是逛逛鹹陽宮罷了,也值當特意拿出來鄭重其事地說嗎?」

嬴政表示,這根本就不是個事兒。

不過,為表對李令月的看重,他還是命鹹陽宮中的宮人提前籌備了起來。

與李令月有關的事,對於秦國來說從來都不是什麼小事。

很快,秦國的大臣們也知道李令月應嬴政之邀,即將來鹹陽宮一事了。

這位大唐太女自入秦以來,行事一直十分低調,但她所做的每件事,都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大秦。對於李令月,秦國大臣們的感觀十分復雜。

一方麵,他們心知,她定然能為秦國帶來不少機遇,但另一方麵,他們又為李令月會給秦王帶來多大的影響,會將大秦導向何方而憂慮。

這種焦慮,來源於信息的不對等。

他們對後世大唐知之甚少,大唐之人卻通過史料掌握了他們的絕大部分信息。

秦王先是任用李斯變法,而後又命王綰興建造紙廠,意圖讓紙張盡快在秦國境內蔓延開來。

這兩件事,雖說是秦王的手筆,一些機靈的大臣們卻能看出,其背後有著這位大唐太女的身影。

也不知,這位大唐太女這次來鹹陽,究竟意欲何為。

這時,有人靈機一動,開口道:「王上才將隨侯珠送了出去,大唐太女就要來鹹陽宮……莫非,他送禮的對象,就是這位大唐太女?」

之前曾專程為此事出去打探過的幾位大臣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這……似乎並非不可能啊……」

「你們算算,自打王上將長安給了大唐太女,他都往長安跑了多少回了……」

「聽說王上專程給了大唐太女一條與他聯絡的途徑,二人幾乎每日都要傳信……」

因先前華陽太後將侄孫女宣入宮中,還特意召秦王去說了一會子話,大臣們甚至還猜到了那兩名楚女身上。

可那兩名楚女自打那日之後,便再也沒有入過鹹陽宮,秦王反倒鄭重其事地通知他們太女將至。看來,他們的猜測,出現了億點點小小的偏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知往不知來的新書 弟弟別太野 懷難梔 大明國師是個花和尚 皆為回憶 熾愛一生 秦校尉,你打臉了嗎 鬥龍戰士之光輝閃耀 穿越成黑影,開局三個係統融合 攪動風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