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賭命小子(1 / 2)

加入書籤

泰嶽不僅是五嶽之首、佛道聖地,更有君王禪山一說。

《史記·封禪書》,《論衡》和《韓詩外傳》等典籍均記載了自炎帝以來七十二王泰山封禪的典故。若尋根溯源,甚至可追溯到遠古周邊部落、因自然崇拜就已在此開始了原始的祭天儀式。

秦皇統一六國建立大秦帝國泰嶽封禪後,歷來帝君多有效仿,皆親臨泰山封禪,以彰顯功德無量,祈求國泰民安,猶見泰嶽之重。

一指低頭紅日,哈吹俯首雲煙。

玉帝或曾尋寶座,遺落人間已岱山,巋巍王者壇。

星耀寸石磊落,月輝滴水纏綿。

萬丈摩崖文史韻,佛道驚奇事物鮮,獨尊天下觀。

(破陣子)

此山雄渾巍峨,可謂吞吐雲海,蘊藏星河。匯聚人文精氣,變幻風雨雷電,傲立於天地之間。

……

馬蹄聲驟,八人八馬奔至山下。

刀俠趙一塵、俠醫常無恙和殺手營的小魔女崔瑛、地獄五虒同道而行,若在從前是絕不可能的,但世事變幻,蒼海或成桑田,何況人乎?

今至泰嶽腳下,一塵卻不免躊躇,若大的山嶽,隻不知玉雪和劍派的人現在何處?記得當初所約之地乃是泰山之巔,又叫各門派勿要張揚,暗自潛行。看來還需先找到丘道長才是。

眼前一條崎嶇山道蜿蜒而上,行至石橋岔口處,有曲徑清溪,鳥鳴魚躍。

嬉戲,嬉戲,枝頭雀鳴得意。

小徑彎彎曲曲,鬧溪穿橋跳魚。

魚跳,魚跳,擺尾搖頭醉了。

(調笑令)

如此怡然悅目的美景,卻無法消減一塵等人心中的焦急。

立於橋上,卻見淺溪中有一少年。他卷了褲管,摟了袖子。手舞一雙黑鐵西瓜錘,不停敲打著溪中礫石。

這是在專心捉魚麼?

看似,卻也不似。

「餵!小子。這道兒往哪去?」

天生一張死人臉的白虒指著岔道口向他問路。這人習慣了粗聲粗氣,從不知禮為何物。

大概從前被問的人見到那幅凶神惡煞模樣,迫於淫威不敢不睬。但今天這個身形敦實、虎頭虎腦的小子,卻如同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般,絲毫也不露怯。

見來人生得凶狠醜陋也就罷了,還不知禮數,少年隻是瞥了一眼,然後就似耳背一般仍自顧錘他的石頭。

這讓白虒一時懵住,心道這小子莫不是又聾又啞。便撿了塊石子在手中掂了掂,然後一甩手。

啪!

石子正中少年臀部,他不得不停了下來回頭怒目而視。

見自己這招湊效了,白虒大笑道:「你個傻小子,拿兩個大錘在那瞎搗鼓啥,見了爺爺這般模樣居然就沒被嚇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鐵路求生:我能無限解鎖 超神學院裡的奧特戰記 西遊:人在大唐,開局斬殺唐僧 乃木阪之論偶 海賊:緋緋神亞裡亞 西遊:讓子彈飛一會兒 從終末女武神開始當天帝 我怎麼就成財神爺了 木葉之冰封旋渦 從開封府磨刀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