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師(1 / 2)

加入書籤

一段托妻獻子,愣是在封箱的舞台上,演出了小劇場的效果。

對於舞台下的觀眾來說,他們能夠感覺到的,就是歡樂兩個字。

郭老師的相聲音頻和視頻,早已經傳遍了網絡。他現在表現的很多段子,對觀眾來說也是耳熟能詳。

熟悉到什麼程度?

熟悉的夜夜陪她們睡眠,熟悉到郭老師上一句剛出口,下一句他們就能夠給說出來。

熟悉到這個程度,實際節目是很難演下去的。

畢竟人家觀眾特意跑來聽相聲,不就是為了聽個包袱嗎?你講的東西人家都會,甚至還能背。

那還花錢聽你乾什麼?

但是在這一刻,觀眾們的精神被調到了一個極為放鬆的境地,哪怕是相似的包袱,他們依舊在哈哈笑著。

哪怕這些包袱,他們都已經聽過了,他們也依然覺得非常有意思。

偶爾出現一兩個新包袱,或者郭老師跟於老師互懟幾句。

他們更是樂得前仰後合。

郭老師曾經有一句話,說得十分經典。觀眾一開始聽相聲的時候,自然是為了聽包袱,可等聽到一定程度以後。

他們就絕對不是為了隻聽幾個包袱,才花錢買票聽相聲。

他們真正想要聽的,是相聲那個味兒。

他們真正想要看的,是小劇場裡的那種感覺。

這話一般的觀眾當然很難理解,就連很多相聲演員,都是嗤之以鼻的。

他們認為,肯定是郭老師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後,黔驢技窮了。

他腦子不如以前,想不出來那麼多的新段子,所以才會這麼說。

但是真正在德雲社工作,真正在郭桃兒身邊成長起來的這些人。

或者一些真正得到了傳承的相聲藝人。

他們對這番話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番話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金科玉律。

這才是真正的相聲。

相聲傳承了100多年,語言中能夠構成包袱的那些笑料,早已經被前輩扌莫索的差不多了。

不敢說百分之百,起碼也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所有的笑話,都能從傳統的相聲節目中,找到出處。

所以對於常聽相聲的觀眾來說,他們早就已經聽不到新鮮包袱了。

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就是一個事實而已。

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還要看相聲演出?

他們真正想要看的,其實就是這種相聲味。

後台。

演員們一個個都圍在側幕條的位置上,掀開簾子的一角,眼巴巴的看著舞台上的郭桃兒演出。

觀眾可能感覺不出來,但是對於他們這些專業演員來說,郭桃兒的表演,就太讓人驚艷了。

如果相聲表演有所謂的教課書存在,那眼前的郭桃兒,毫無疑問就是真正的教科書。

隻不過為了顧及商演,顧及現場有人在錄像。

所以很多包袱都被改了,以至於節目的效果,稍微受了一點影響。

但整體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兒的相聲。

除了郭桃兒的表演以外,那些能夠上電視廣播的,所謂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們表演的相聲,隻是一種符合時代產物的相聲特有分支。

當然那個也是很重要的。

剛建國的時候,以及文化革命那會兒,包括二十多年前。

很多傳統的相聲段子,是根本沒有辦法在電視和廣播上演出的。

國家根本不允許。

在這種情況下,以侯大師為首的一批相聲藝人,不得不對他們的藝術進行改編。

如果不改編的話,那麼這一行當初就完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首穿東京復仇者之開局暴打清將 我橫推了詭異世界 退休藏經閣:被聖女偷聽心聲 鬥羅之靈寶鬥羅 魔杖先生不可以 人在仙俠:鑒定熱門生物 超凡世界的資本惡魔 詭異模擬器 校花的僚機竟是我自己 開局簽到,皇帝要炸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