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人民就是江山(1 / 2)

加入書籤

殺人立威、整治隊伍紀律落下帷幕。

劉毅接下來做的則是論功行賞。

占領郡守府讓眾人有了短暫安身之地,再不似無根浮萍到處流竄。

原先帶有反賊色彩的一些軍製軍職,需要做些修改。

張角三兄弟的天公、地公、人公將軍稱謂就不說了。

在三人之下的三十六渠帥、首領等等稱謂一聽就不太正統。

張曼成主動從渠帥位上退下,好歹還有一個神上將軍稱號。

他呢?

除了主公、除了大師兄、除了帥還剩什麼?

雖然渠帥聽起來還不錯,畢竟像他這麼帥的人,稱謂帶個帥字一點也不過分。

可這不符合他心中的設想。

要走洗白路線,軍製就應順應東漢軍製。

不能按黃巾軍製,也不用另辟蹊徑采用現代軍製。

東漢基層軍製大致是部,曲,屯,隊,什,伍六級。

職位從低到高大致為:

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

再往上就是各種帶「將軍」字眼的職務。

他所占領的郡守府,最高長官為太守(郡守)。

手下有郡丞(邊郡為長史),功曹、主簿、督郵、掾、史等等。

劉毅選擇沿用東漢相應官職及其軍製。

雖然不被外界所承認,但有助於他鍛煉自己的領導力,方也便手下更好的各司其職。

劉毅論功行賞。

分別授予有功之士相應職位。

正式任命張曼成為神上將軍;白起為義勇校尉;趙弘、韓忠、孫夏等原黃巾頭目均改任相應校尉,賞賜金銀珠寶等若乾。

李大貴殺敵有功升任都尉,其餘將士按照軍功大小,各有封賞自是不提。

由於完成支線任務獲得糧草十萬石,中等戰馬五百匹,鐵刀三千把。

劉毅便把本次士卒們繳獲的戰利品,留下必要物資當庫存,其餘悉數賞賜與他們。

這對他來說,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武器盔甲賞賜給士卒,他們戰鬥力變強也等同自己實力加強。

錢財給他們改善身體素質,日後也可以更好的投入訓練。

這波不虧。

他好我也好。

男兒誌在天下何必計較眼前小利?

他如此安慰自己。

不曾想如此闊氣大方、毫無私心的舉動,一舉俘獲全體將士的心。

眾將士全發自內心的擁戴他、叨念著他的好。

全軍上下受到封賞,喜悅的氣氛充斥整個校場……

劉毅沒有被一場勝利沖昏頭腦。

他很清楚這場聲勢浩大的起義,初期靠氣勢高漲一路高歌猛進,本質上還是銀樣蠟槍頭。

十幾年秘密準備,起義僅歷經九個月,主力就被鎮壓消亡。

起義失敗的原因很多。

如叛徒出賣、敵人太強、不懂得靈活運用戰術陣法、不夠團結、指揮不力等等。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因素劉毅無法改變。

他能夠做的就是腳踏實地,不斷的強化和提升士卒的整體素質。

至於未來能夠達到何種地步,他也無法預料。

眼下隻能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紀律、訓練、飲食等方麵抓起。

其中又以狠抓紀律為主。

不過劉毅很清楚,凡事要有一個度,物極必反。

重刑效果立竿見影卻隻是讓他們被動屈從,要想贏得軍心就得紅棗加大棒,恩威並施。

賞罰分明,軍心方穩。

表彰結束。

劉毅並沒有疏散眾人,他還有幾件重要的事要做。

其一讓人將被斬首士卒名字登記造冊。

「這些人犯了不可饒恕的過錯,但攻占宛城功勞不可抹殺,我們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鬥羅大陸之七殺殿 萬界:從問答開始 我真的好怕啊 海賊:艾斯隻想苟起來 神啟時代:開局龍族血脈 炮灰不當墊腳石 努力的全新人生 網王之傳奇締造者 作為神降臨 惡魔之王:開局係統被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