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1 / 2)

加入書籤

晴空萬裡,萬裡無雲,水波盪漾,柳葉青青。跑完步吃完早餐後,嘉瑩她們就開始了早讀。

課間時間一到,教室裡響起了雲雀般嘰嘰喳喳的聲音。

淩薇對嘉瑩說:「淩晨三點多,我從睡夢中被驚雷聲給吵醒了,而且耳邊到處都是「呼呼」的風聲,好似要將宿舍裡所有的東西都給卷走。門也「嘎吱嘎吱」的響著,我起身將門上的鎖鎖好,才又回到了溫暖的被窩。」

薑雨霖靠近了我們說道:「我還知道一個消息,在電閃雷鳴傾盆大雨之際,有一個人去收外麵曬的被子,竟被建築物品給活生生的砸死了。幸好,夜裡我沒有晾被子。」

肖德說:「有些人的窗戶上的玻璃都被刮碎了,晶瑩剔透的玻璃在這十幾分鍾的催殘下碎成了渣子。」

沈耀說:「這算什麼,我們學校圖書館的牌匾都被雷劈了。今天還在維修當中了,你們看。」

眾人順著沈耀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了有一群人正在維修牌匾。

鈴聲響起,柳老師走進了教室。她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春秋左傳-桓公十年》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典故。」

柳老師這一講兩節課的時間就快要過去了,在還有十分鍾的時候她對本課進行了總結。

本課中「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中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即一個普通人本身並沒有罪過,但因為擁有了某種寶貴的東西,而招來了罪責。

首先,「匹夫無罪」表達了一個基本的觀點:普通百姓本身通常沒有犯罪的意圖或行為。他們過著平凡的生活,遵循著社會的規範和法律。他們沒有主動去傷害他人或違反法律,他們隻是普通的個體,沒有惡意或罪過。

然而,「懷璧其罪」則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這裡的「璧」可以指代各種有價值的東西,它可能是財富、才能、權力、美貌或者知識等等。當一個人擁有了這些寶貴的東西時,就可能引發他人的嫉妒、貪婪和覬覦。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人性中的嫉妒和貪婪。當他人看到別人擁有自已渴望的東西時,心中往往會產生不滿和嫉妒之情。這種嫉妒可能驅使他們試圖剝奪別人的財富或地位,以滿足自已的欲望。

另一個原因是社會競爭的壓力。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擁有寶貴的資源往往意味著更大的優勢和成功的機會。其他人可能會感到威脅,認為擁有這些資源的人會對自已的地位和利益構成挑戰,從而產生敵對的情緒。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現象在歷史和現實中屢見不鮮。比如,一個擁有巨額財富的人可能會成為犯罪的目標,遭受綁架、搶劫或詐騙;一個具有卓越才能的人可能會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排擠,無法充分發揮自已的潛力;一個擁有權力的人可能會麵臨各種政治陰謀和勾心鬥角。

這種現象不僅對個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也對社會產生了負麵的影響。它破壞了公平競爭的環境,導致社會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削弱了社會的凝聚力和穩定性。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現象呢?

首先,個人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明白自已擁有的財富或才能可能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嫉妒,要保持警惕並采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其次,要學會低調和謙遜。要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過分炫耀自已的財富或才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和嫉妒。

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非常重要。與他人建立互信和合作的關係,可以減少他人的敵意和競爭。

最後,社會也應該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加強法律和製度的建設,保障每個人的合法權益,遏製嫉妒和貪婪的滋生。

總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句古老的格言提醒我們,財富和才能本身並不是罪過,但它們可能會引來他人的嫉妒和覬覦。我們應該深刻理解這一現象的本質,努力保護自已的權益,同時也為營造一個公平、和諧的社會環境做出自已的貢獻。

這節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值日生在打鈴的那一刻喊著:「起立,敬禮,老師再見。」

接下來還是那些課,不同的是每天都在學習著新的知識點。

下午的課一上完,大家都非常激動著收拾著自已的書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萬般救贖皆是你 初始的白鴿 梁永貞的路漫漫 拂曉微露 迷霧中的答案 載春愁 拯救悲情霸總小可憐 給魔法世界帶來一點武者震撼 穿成小福寶,人稱坑哥小能手 死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