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殘骸(1 / 2)

加入書籤

被a文明綁走的異能者,當然不可能有什麼好下場。

研究用的小白鼠,能有什麼下場?

……額,也不一定,說不定更慘。

談到這裡的時候,艾子檀忍不住又翻了翻《常見的滅世要素》,因為她發現聯網後,很多詞條和案例都多了備注和外鏈,可以進行擴展閱讀。

網絡真能擴展眼界,艾子檀很快發現,之前的仿生學假說,其實還有進階版本——稀有的仿生學樣本,就隻拿來做科學研究?也太小看廣大無下限會員的想象力了。

或者說,隻是拿來做科學研究的,都能算是單純了。

什麼真實版大逃殺、代打戰爭、黑市拍賣、活體藏品……僅僅是粗略掃了一眼,就讓艾子檀心裡頭發毛。

趕緊把注意力集中到當下。

她猶豫了一下,問到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關於銀團子,你們是否明白,對於你們而言,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技術?」

雨石椽並未有所隱瞞:「知道,但我們別無選擇。」

醫療艙內還在傳出氣泡沸騰的聲音,從神識掃描的情況來看,羅霄胄的再生已經接近尾聲,雨神醫時刻監控再生進程,但又不想讓談話的氣氛變得尷尬,於是努力感慨了幾句:「在當時,像是弓氏集團這樣,有能力保護好每一個公民,能維持大型設備進行資源開采和生產作業,能實現載具的更新換代,還能保留基本科研能力的,終歸是少數。」

「大多數組織或人,別說生產力了,連溫飽都無法保證,光是趕路就已經拚盡全力,物資隻能從碧海時代留下的廢舊都市中找,每年的迅行期……都有很多老弱病殘和弱勢群體,下車觀光。」

……與某些窮苦村落裡頭,老人會主動離開村子,去山裡頭等死是一個意思吧。

艾子檀:「……具體的人數是?」

「據地標會不完全統計,每隔三年的迅行期結束,大多數勢力都會因此折損大約一成的人口,而那些零星的小團體如何,完全無法統計。」

小久:原來迅行期不是每年都有啊。

艾子檀:當然不可能每年都有,每年都有的話,現有的結構怎麼可能撐得住。

小久:唉,不說這個了,這一成的人口……按照這個提速點的人口,還有外邊浮動平台的數量來算,大概……150萬人左右?嘶,這也太恐怖了吧?

艾子檀:那異能者是不是也變多了?

小久:……恐怕並沒有變多。

艾子檀:?

小久:下車等死的都是老弱病殘,他們身體虛弱,談何撐過造化之氣的折騰?

艾子檀:你說得對。

總之,根據雨石椽後續努力維持氣氛的解釋,在20年前,七成以上載具都已經瀕臨報廢的邊緣,而大多數勢力和組織,別說保持科研研究,實現科技進步了,根本就沒有生產出足量載具來更新換代的能力。

單是基礎礦物的獲取,就是個可怕的難題——礦場畢竟不會長腳,想要采礦,就隻能趁著生存線與礦場重合的時候作業,可單次作業時間不可超過兩個小時,否則就有被沙暴吞噬的風險。

算上後續趕路的開銷,開采效率低就算了,算上趕路時多消耗的燃油和設備損耗,大體是不劃算的。

是以,自從廢棄都市和舊時代倉庫中的資源逐漸被拾荒人收刮完畢後,濱海星人就逐漸陷入了無材料可用的惡性循環——多次重復利用的材料,雜質的成分都可以鋪滿小半個周期表了,提純成本及其高昂,還不如搶時間去挖礦。

比材料匱乏更要命的是能源——支撐追逐生存線基本需求,石油、煤炭等基礎燃料,在持續三十年的瘋狂消耗下,正逐步走向枯竭。

……額,這不大準確,單論儲量,數字還是很好看的,但可開采的部分,在逐漸枯竭。

而濱海星人的人口在不斷恢復(迅行期掛的多是老弱病殘),一些日用剛需品也在廢棄都市裡頭斷了來源,隻能依賴工廠補給,換言之就是,對燃料的需求不減反增。

別看弓氏提速點的能源很富餘,早就已經不依賴銀團子供能,用上了柳家研究出的新型核能,供能無憂,就好像外邊也差不多似的。

這隻是少見的個例,在銀團子技術橫空出世前,很多勢力和組織,那可都是過著緊巴巴的日子,所有的燃料都要省下來給車子用,車內空調是一種奢侈,太陽能板收集到的寶貴電量,直接接給汽車電瓶,甚至連車燈都魔改成可以隻亮一邊……

一切的一切,都隻是為了節省一點點寶貴的燃油。

這種情況,在現成的油井因缺乏維護而逐漸癱瘓後愈演愈烈,為了一瓶汽油反目成仇劇目時常上演。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即便是明知銀團子這一技術有問題,地標會也隻有將其推廣這一條路。

得先活下來,保證文明續存所需的基本人口,再談其它。

……什麼,你問柳姐前邊的發言,為啥對此隻字不提?

哦,很簡單,柳姐這輩子都沒下過幾回地麵,而能住進提速點的趕路人,自然不是最底層的痛苦人民,是以,對於外邊的情況她懂個鬼啊。

不清楚,當然就不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最佳贅婿 重生之仙帝歸來 獸世種田:絕色獸夫狂寵妻 王者遊戲 原來也是妖 同性婚姻合法後就分 農女王妃有點甜 農家悍婦 隱龍神醫 漢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