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丈母娘的考核(二)(1 / 2)

加入書籤

楊淑妃這麼句問話一出,汝南公主當即便緊張地坐直起了身子,沒旁的,飽讀詩書的汝南公主很清楚五經裡就屬《禮記》最為博雜,也最缺乏連貫性,尋常人要想背熟《禮記》可不是件容易之事,沒個幾年苦功,壓根兒就別想辦到,她本人倒是熟稔得很,問題是此時此刻,她卻是不能幫著陳子明作答,甚至連暗示一番都不成,若不然,怕是少不得要挨楊淑妃的狠批,一旦弄巧成拙的話,反倒不美,故而,汝南公主也就隻能是空著急罷了。

「孔子曰:大宰大宗從大祝而

告於禰。三月,乃名於禰,以名遍告及社稷宗廟山川。又曰:諸侯適天子,必告於祖,奠於禰。冕而出視朝,命祝史告於社稷

宗廟山川。乃命國家五官而後行,道而出。告者五日而遍,過是非禮也。凡告用

牲幣,反亦如之。諸侯相見,必告於禰,朝服而出視朝,命祝史告於五廟,所過

山川;亦命國家五官,道而出。反必親告於祖禰,乃命祝史告至於前所告者,而後聽朝而入。」

陳子明眼神好得多,盡管隻是用眼角的餘光在觀察,可卻是一眼便看到了汝南公主的緊張,不過麼,陳子明卻是絲毫不以為意,此無他,若是考別的,陳子明或許會為難,可要考記憶力麼,陳子明卻是絲毫無懼,概因其這一年來,不管是習武的間隙還是作戰時的空暇,總是書不離手,早將五經背得個滾瓜爛熟了的,這一聽楊淑妃搬出了《曾子七問》中的第二問來當考題,緊繃著的心弦當即便鬆了大半,隨口便將問題的答案款款背了出來。

「嗯,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何解?」

這一聽陳子明如此流暢地背出了答案,還竟然一字不差,楊淑妃的眼神當即便是一亮,不過麼,卻並未出言點評,僅僅隻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又接著發問了一句道。

「回娘娘的話,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隻一聽,陳子明立馬便明了此問還是出自《禮記》,壓根兒就不曾有半點的遲疑,幾乎在楊淑妃的話音剛落了當口,陳子明便已接口給出了解釋,用的也是《禮記》中之所言。

「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出自何典?」

一見陳子明反應如此之快,楊淑妃雖還是不曾出言點評,可卻是嘉許地點了點頭,隻不過並未就此打住,而是緊接著又提了個問題。

「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於鳴條之野,作《湯誓》。」

楊淑妃這麼個問題可不是那麼好答的,縱使朝廷明經考試也不過就是這麼個難度而已,無他,此句出自鴻篇大著《尚書》中《湯誓》篇的一語,還是隻有半截子話,若不能對《尚書》熟稔已極的話,根本不可能想起此言在哪一篇中所載,當然了,難度隻是對旁人而言的,以陳子明那等變態的記憶力而論,這道題可謂是簡單至極,隨口便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嗯,看向閣外,即景賦詩一首。」

眼瞅著陳子明如此從容之氣度,楊淑妃的臉上終於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顯見對陳子明的才學已是相當之認可了的,但卻並未就此結束考核,而是伸出如蔥根般的玉手,向閣外一指,再次給出了道試題。

「諾。」

要說古詩詞,陳子明可是記憶了無數,然則要找到首與眼前之景致相對應的,雖不甚難,可也須得好生斟酌上一番,故而,陳子明雖是應了諾,卻並未即刻賦詩,眼睛掃視著閣外景致的同時,腦筋卻是高速運轉了起來。

有了!

略一沉吟之後,陳子明已然找到了首與眼前景致極其口勿合的名詩,也就沒再遲疑,眉頭微微一揚,不緊不慢地吟道:「畢竟曲池七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畢竟曲池七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好,好一首七絕,卿家果然大才,好!」

楊淑妃顯然是個識貨之人,這不,陳子明這才剛一吟完,她便已是一迭聲地喝彩了起來。

「淑妃娘娘謬獎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他與反派相愛相殺 笑看諸天 科技園凶殺案 快穿之大佬對我一見鍾情 苟混末世 果然會相遇 是宿命也是必然 重生之前任纏上我 爆改天命係統,你還讓我當反派? 異世重生之鳳舞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