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我不知道,所以需要前往(1 / 2)

加入書籤

這是一片整體為漆黑,有少數整體色調灰白的粒子構成道路、建築、樓梯的……極為抽象的世界。

它比起三維世界,更像是一個高維空間。

汽車從進入的一瞬間就汽化成了灰燼。唯獨易晚,安然無恙。他走在這片抽象的世界裡,隻有腳踩下時才能看見粒子們組成的樓梯,接著他一路向上。

遠處的粒子們組成的景象……是一片鄉村。

這裡是屬於單個「創作者」的意識海嗎。易晚想,我們的世界,就是從這裡麵脫胎的嗎。

不。有個聲音像是讀取了他的意識,回復他,使你們的世界能夠脫胎的,已經不是一個單獨的意識,而是許多想要創作的「意識」,「市場」「資本」「審美」「人與人之間醜惡的感情」與各種種種混雜而成的意識集合體……這裡出現的,隻是「我們」捏出的,能隨機作為平均畫像般的形象出現的,其中一個意識體。

「祂」可以是「她」,也可以是其他的「她」。你可以把「她」當做「祂」,和「祂」對話。

村莊,留守,不被期待的,小小的人影……「祂」抱著膝蓋,坐在地上,沒有人期待「祂」的開口。那是渴望被聽到聲音的、需要被陪伴的、所有會讓人產生幻想的孤獨的最初。

靈感總是誕生在痛苦孤獨與不滿足之間。對於所有的意識都一樣。那個聲音又說。

與之對應的是開回村莊的車輛。同樣是孩子,卻因為上了中學,可以和父母一起住在城裡的另一個孩子,隻有暑假回來……「祂」多麼羨慕他,有多麼痛恨他。

哥哥。

易晚在腦海裡閃過這個詞。

他做了什麼嗎。他對聲音說。

不,他沒做什麼。甚至可以說,他確實成績很好,又對人很好,尤其是對「祂」……你知道麼,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大多數時候,「哥哥」總會比「妹妹」更受優待。如果那哥哥恰好沒什麼錯處,就更會讓人發狂。

但那是那些人的錯。易晚說。

但「祂」會覺得,那是「祂」的錯。沒辦法光明正大地說遭受不公,還會覺得自己相當卑劣。

……

易晚繼續往上走。白色的粒子像是海濤一般在湧動,然後匯成了山洪……泥石流……小小的身影上山去找另一個小小的身影,被泥石流淹沒其中。

另一個小小的身影其實沒有上山。那是一個惡作劇。「祂」呆呆地立在那裡。

天空中開始飄浮粒子,很多,像是燒飛的紙錢的碎片。易晚說:祂在想什麼?

聲音說:「祂」曾經想過,要是哥哥死了就好了。可他居然真的死了,就像是「祂」的詛咒一樣。

強烈的恐懼與負疚感,會讓人睡不好覺,會讓人發瘋……堅強的人,會偏執地想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想要變得更強,來證明自己沒有錯……又或者,改過自新。

痛苦和孤獨,都會誕生幻想。

然後就是平均值一般的人生……如願以償的背井離鄉,大城市,挑戰,雞娃,沒有高考移民的能力,父母的失望,壓力……

你不如你的哥哥那樣優秀。

又或者。

『在你之前我們流了一個孩子,如果是他/她,會比你成績更好,更優秀吧。』

又或者。

『因為你,我們沒要弟弟或者妹妹……你就是這樣回報我們的付出的?』

每個人都聽說過這些話吧?

連恨都欲振無力……因為不知道去恨誰,因為自己的「道德瑕疵」,讓恨不理所當然。「祂」的存在讓自己的「哥哥」錯過了怎樣的人生呢?

嫉妒、逃避、愧疚。

易晚忽然明白了。

之前那段村莊裡的「哥哥」的死,其實是一種比喻象征。「他」可以不是哥哥,不是這樣的事件……它可以是不小心弄丟了奶奶的藥,不小心害死了家裡的雞,不小心偷了小賣部的東西,偷了家裡的錢,不小心「生而為人」,生而為人,不那麼優秀,不那麼美貌,不是男人,沒有超能力,有胎記,不聰明,不能恰好地出生在母親的非事業上升期……等等,讓人感覺自己出生就帶來原罪的東西。

就是如此。有遺憾,有痛苦,有讓自己心虛也不那麼光明的過去,才會有幻想。

「祂」開始幻想,在自己產生失誤時幻想有個虛擬的形象存在。他會是「哥哥」,讓「祂」不用承擔那麼多壓力,一個完美的人,一個父母期待的模樣,一個祂願望的混雜體,處處矛盾,體製內,性格溫和,是父母的需求,明星愛豆,是「祂」的需求,生活裡很會照顧人……隻有這點,來自真實的「哥哥」。「他」是個「哥哥」,也因一個原因,「祂」希望「他」來自一個更有利的性別身份,打破很多事,照顧其他人,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把自己的那些不快樂隔離開……不像「祂」自己,已經不堪重負。

這是因為……「祂」沒有那麼相信她自己。

這隻是大多數的畫像。聲音說,很多時候,我們下意識地渴望外界有人來拯救我們。而且大多數的故事童話裡,都告訴我們,那個人是王子。

其實非常不對。

除此之外,祂還加了一點私心,這個人光明,善良,能夠拯救世界,關懷所有人。他釋放愛,釋放親情,為別人釋放名利與認可。他能做到的事裡加了「祂」所有的、對世界的遺憾。讓遺憾成為完滿,很多時候都是創作開始的理由。所以,他熱愛奉獻,熱愛犧牲……他是「祂」創作的初心和靈感。還有各種閃光的點點滴滴。

其實第一個故事的誕生,往往源於多年在生活縫隙中不斷閃現的執念和意難平。早在它們出現在紙麵上之前,它們就已經和創作者相會了。

可滿心幻想的狀態是否又等於滿心逃避?應當成為社會需要的「優等生」,卻想寫小說,是不是一種浪費?

「所以喻容時就是這樣在世界裡出現的。不合時宜,過時的好人,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原稿的最初……就像被潛意識創造出來的一樣,還是會想,他在這個世界裡會怎麼做?但已經不想去見他了。因為他沒什麼用。因為思考他的人物動機,也太困難了。」

「而且味道更重的菜餚,確實很好吃。」

易晚走到了台階的最後。

台階最後的粒子畫麵是大學、畢業、工作和茫茫人海……幻想中的英雄因現實生活的磋磨而褪色,甚至成為「黑歷史」——因為他不符合市場需求。還有漸漸變化的初心……越來越波濤洶湧的粒子流,越來越多的聲音在粒子流裡咆哮。

想要被人看見。

需要生活。

……別人會怎樣看待我寫下這些?

走最安全的路。

熱度,熱度,熱度,噱頭,噱頭,噱頭,套路!

這也是我們喜歡的!

粗糙的東西要打磨很累,為什麼不走捷徑?經過驗證的,才是被大眾喜歡的好東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成為仙尊後,她又穿回來了 白衣為甲 我以劍道證超凡 重生之傳奇人生 從體育老師開始的人生贏家 天道榜:苟成劍神的我被曝光了 帝肆寵(臣妻) 隨緣禮物 係統:開局醜廢賣假藥 全能女神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