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 176 章(2 / 2)

加入書籤

薛膺又放出來幾張照片,將上麵的內容讀了出來,然後說道:「這是薛紹死裡逃生之後,開平女皇奉命回京,薛紹隻能隱姓埋名,托庇在當時還是閩王的琉球王勢力之下。這些信上,從一開始的暗示,到後來幾乎就是明示了,他在攛掇開平女皇奪權!可以說,開平女皇的野心,一部分是因為自己本身,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自己的丈夫!所以,之前你們看過的電視劇上,將薛紹講成一個純粹的癡情男主,那是不對的,在經歷過那次變故之後,他和開平女皇都逐漸變成了典型的政治生物,這就為他們後來的決裂留下了伏筆!」

「兩人決裂之後,開平女皇就將曾經的這些書信全部送去了薛家,我們如今才能見到,要不然,這麼私密的信件,之後肯定是要跟女皇一起埋入地下的!」薛膺感嘆了一聲,然後又說道,「至於兩人的決裂,薛紹另有新歡最多隻是一個導火索,關鍵還是因為薛紹想要奪權!就像是則天女皇當年在做皇後的時候就開始想發設發爭權奪利一樣,薛紹也不甘心隻做一個皇夫,畢竟,他兒女登基,對他也沒什麼好處,甚至隻會更加約束他的權力,尤其,那個時候,幾個皇子公主也與薛紹離心,因此,他自然生出了其他想法!」

「這裡麵其實還有其他人的手筆!」薛膺笑眯眯地說道,「那就是後來的新楚國國主李暄,他不知道出於什麼緣故,摻和到了大唐的事情裡頭,還給薛紹提供了不少的支持,這也導致李暄與自己的長姐李明珠一度鬧得很僵!不過,這對姐弟原本就因為年齡相差比較大,關係其實也一般。何況,後來薛紹還失敗了,開平女皇也管不到新楚國頭上,所以這事不了了之,但是,薛紹離開皇宮被幽禁一生,他曾經試圖聯係過李暄,但是顯然,最後他失敗了!」

「我們曾經跟新楚國那邊聯係過,想要知道為什麼李暄那時候會插手其中,畢竟,新楚國當時建立也沒有多久,他當時應該分身乏術才對,可惜的是,新楚國那邊也沒有相應的史料記載,隻是說了這事,不過,也有人猜測,這與李暄的戰略有關。李暄當時選擇立國的地方是天竺,那裡與大唐接壤,他想要打通與大唐的通道,卻在當時的藏王李賢那裡碰了壁,李賢與開平女皇為同母兄妹,關係一直不錯,若是大唐內部生亂,那麼,李賢得不到中原的支持,自然不得不對李暄退讓。」薛膺打開了一張當時的地圖,侃侃而談,「當然,這隻是我的猜測,大家不要當真便是。不過,自李暄之後,大唐皇室跟琉球的關係也日漸疏遠,雖說琉球那時候還正常朝貢,但是也僅僅就是禮貌性的往來,這也給了那些權貴可趁之機!」

「從高宗開始,到兩位女皇當政期間,世家貴族的勢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壓乃至清洗,尤其是幾次成功不成功的政變,大量的世家貴族卷入其中,這也讓寒門地主迅速崛起。歷朝歷代都逃不掉這個魔咒,打倒了舊有的既得利益者之後,新生的利益階層也希望自己的利益能夠長存下去!因此,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新興的寒門地主階層意圖壟斷海外的利益,所以,他們促使了琉球與中原的進一步分裂。」

說到這裡,薛膺忍不住搖了搖頭,他很快又將t切換到了之前的頁麵,然後說道:「話扯遠了,我們繼續說開平女皇。比起則天女皇一輩子的轟轟烈烈,開平女皇的執政生涯似乎一直都很平淡,沒什麼內患,也沒什麼外敵!這也讓人想到了她作為公主時候的封號——太平。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史書上對於許多事情都語焉不詳,實際上,開平年間,因為當年則天女皇的許多舉措,開平女皇接手的雖說不至於是個爛攤子,卻也多有隱患。開平女皇執政期間,大唐的經濟實力達到了頂峰,政治經濟都非常繁榮,許多人都歸結於人心思定,開平女皇撿了個便宜,不管誰當皇帝都一樣,事實上並非如此!」

「開平年間,也算得上名臣輩出,其中頗有幾個被史書定性為奸佞的臣子,他們都被開平女皇重用,反倒是張說,張九齡,賀知章這些當時的名士,在開平年間混得並不得意!」薛膺說道,「開平女皇輕虛名而重實績,她的確看重才華,但是,當時才華過人的許多詩人也隻能在翰林院任職,也就是隻能作為禦用文人,而不會擔任什麼實職,這也讓當時許多詩人都有懷才不遇的感慨。當然,能夠混出頭的也還是有的。比如說詩仙李白,這位出頭的時候,開平女皇已經是晚年,她對李白極為恩遇,以至於有人覺得李白是開平女皇的入幕之賓。李白後來從軍出征,立下不少戰功,這才洗脫了靠著裙帶關係往上爬的名聲!可惜的是,這位不喜拘束,開平女皇過世之後,他一度遭遇打壓,乾脆掛印辭官,從此絕了仕途。另一個在開平年間大放光彩的卻是那位有名的女相上官婉兒!」

「如果說上官婉兒在則天女皇時期已經算得上是女中相國的話,那麼,到了開平女皇時期,她才真正走到了朝堂之上,而不是作為奉詔之類的職務打了個擦邊球。上官婉兒一度做到鸞台尚書之職,無論是才華還是智計都不輸男兒,薛紹之所以奪權逼宮失敗,也跟上官婉兒有關。當時野史記載,上官婉兒與開平女皇自幼就親密非常,疑似有磨鏡之好,之前拍攝過的一部《開平秘史》就引用了這個說法,而上官婉兒過世之後,開平女皇也是悲慟非常,以王公之禮下葬,並親自撰寫墓誌銘,許她陪葬懿陵。反倒是薛紹這個皇夫,最終葬入了薛家的祖墳,而沒有與開平女皇合葬,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懷疑上官婉兒與開平女皇有超出君臣感情的緣故!」

「上官婉兒的身世大家都知道,罪臣之後,其祖父是因為反對則天女皇被殺的,她幼年就被打入掖庭為宮奴,後來就被則天女皇看重,放在身邊侍奉,從此平步青雲。她在兩任女皇當政期間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對比一下我們可以發現,在則天女皇當政期間,她就是則天女皇的代言人和傳聲筒,一直到開平女皇登基之後,她才真正得以施展自身的才華,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上官婉兒願意一直效忠開平女皇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在開平女皇心中,上官婉兒也是她最信任的人,畢竟,她們二人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上官婉兒為了自己的抱負,一輩子不曾嫁人,這也是她能夠贏得開平女皇信任的基礎,畢竟,她一旦有了家室所累,難免要為夫家,為兒女著想,而她一生不婚不嗣,便是她得到信任的代價。」

「雖說從史料上,我們看不出太多的東西。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開平女皇去世之後,有史官在當時皇帝的默許下,抹除了相當一部分的歷史記載。但是,之前上官婉兒墓出土,其中一件陪葬品便是開平女皇為上官婉兒所修的文集,收集了上官婉兒的所有存世的詩詞文章,看這些,也能看出一些脈絡來!」薛膺直接播放了一組高清照片,又在旁邊將時間脈絡標注了出來。

「光是看文集中的序言和批注,就知道上官婉兒在開平年間的一係列事件裡頭多半扮演了比較重要的角色,而在史書上,這些多半被一帶而過,這也讓上官婉兒成了一個緋聞比正事還多的宰相,似乎她每天做的事情不是處理政務,而是周旋於各種男性之間。」說到這裡,薛膺露出了一個譏諷的神色,「由此可見,文人的節操也就是那回事,在他們不得不屈服與幾個女人的時候,也隻能用這種手段來獲得精神上的勝利了!」

下麵許多人都跟著笑了起來,這不是薛膺頭一次發表類似的言論,他算是個女性平權主義者,對於海唐的文化製度一向是崇尚的,好在兩國文化本來就是一脈相連,這倒也沒有被人扣上什麼崇洋媚外的帽子。

這也是如今許多精英分子的想法,如今的大夏,跟海唐這個兄弟相比,政治經濟文化雖說不至於全麵落後,但是也得正視差距,所以,向這個曾經的小弟,如今的兄弟學習也是必須的事情,不能再重蹈覆轍,一味沉浸在□□上國的榮光裡,甚至,還有人呼籲兩國合並的,不過,大夏早就實現了民主共和,海唐還保留著君主立憲,真要是合並了,海唐一係的王族就是個燙手山芋,所以,合並的事情天天有人在喊,但是高層對此卻都很曖昧。

下課鈴響了,薛膺收起了教案,笑眯眯地說道:「同學們要是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海唐那邊幾個國家博物館參觀一下,另外,前段時間乾陵有部分墓葬已經被發掘出來了,長安博物館據說近期打算開辦一次專題展覽,你們也可以過去了解一下,好了,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下次再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八尺之門 乾坤遊 啞巴新娘:權少的心尖寵 霍總,我們離婚吧 大唐:種田五年,我被當做祥瑞 重生90年代,致富小辣妻 沈太太今天虐渣了嗎 大城小愛:我的大明星老公 錦繡田園:將門福妻有點甜 70後的青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