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意外收獲 下(1 / 2)

加入書籤

「等等,這世上有一尺之門,二尺之門,一直到八尺之門,雖然說八尺之門是上位門,很難得,那四尺之門,五尺之門,是不是並不難找?如果三尺之門能收入一棟大樓,到了五尺六尺的門,收個直徑二十五公裡的小行星有問題沒?那是不是有高手,真能收了那個隕石?」李昊鑒心裡思量著:「這個地方空間這麼大,直徑估計超過二十五公裡,那麼就算接不住小行星,是不是能多救些人?就算真的滅世了,這裡是不是能成為避難的天堂?這個門倒是夠大,開著車進都行。這裡空氣宜人,宜人,等等,地球上呼吸的是空氣,正一洞天裡麵的也是空氣?這裡也是空氣?還是另外一種能夠讓人類呼吸不死,但是不是地球上空氣組成的東西,如果是空氣,呼氣起來的感覺完全不同,如果不是,人類的肺能適應?就算我這個身體不是人了,黃漫雲在正一洞天也沒問題,克察夫有這個空間,那麼一定也經常進來,呼吸沒有問題,這還真應該有霧冰那種科學精神,拿個看上去很普通的石頭也得測一測。」

李昊鑒想了半天,想不出所以然,又在貨堆裡轉了轉,看到有幾本十分老舊,樣式古樸,十分厚重,跟克察夫拿的那聖經很像,李昊鑒哼了一聲:「這些邪魔外道,給基督教抹黑,還留著這些典籍乾什麼,不如一把火燒了!」

李昊鑒走到古書前,蹲下身,準備搬出去燒了,但看書的封麵上被血畫了大大叉,有些奇怪,仔細看了封皮,上麵是古漢字,看著像小篆,李昊鑒基本不認識,拿出手機,用字典查了查,發現這是大篆,是《大光明盛典》五個字。

「《大光明盛典》?什麼東西?怎麼被畫了個叉叉。」李昊鑒好奇的翻開古書堅硬的封皮,看到裡麵用血字寫了一段英文,大致意思是《大光明盛典》是胡說八道,真正東正教的教義才是對的,就要吃掉祭品的內髒和器官,這樣才能長生不老,才能起死回生,才能有神通,基督教的聖經完全就是誤人子弟,這本集合基督教光明法術的《大光明盛典》應該扔進歷史的垃圾堆中,不過念在《大光明盛典》中的法術很好用,所以保留下來,但是真正東正教隻會把其中部分實用內容摘錄出來,絕對不會讓教眾閱讀《大光明盛典》。

這段血字顏色深黑,看樣子已經寫了很久,看著有數百年時間,甚至更久。

「《大光明盛典》,有意思,這是基督教的典籍?怎麼用的大篆?」李昊鑒隨手翻了翻,裡麵的內容確實是篆字,李昊鑒仔細看了看,基本是一個字都不識的,還有英文的批注,看上去十分古舊,很多單詞李昊鑒還不認識。

「我靠,我還成了文盲了。」李昊鑒撓撓頭:「算了,現在沒時間研究這個,既然是那個邪教鄙夷的書,那一定是好書!如果能過了眼前這一關,以後研究一下。哎,到底有沒有神仙,能禦劍飛行,用劍氣把那個隕石給斬了?」

李昊鑒看了看時間啊,悄然間過去了近兩個小時,已是早上八點了。

李昊鑒離開這個空間,將戒指收入勞宮穴中,和一尺之門放在一起。

勞宮穴如一片波光粼粼的平湖,放一道門和一麵戒指綽綽有餘。

「下位門可多門同開,多門連開,有機會多收集些門,沒事自己串自己的門也是好的。」李昊鑒想著想著,心情不錯。

回到臥室中,正好聽到激烈的敲門聲,趕緊穿上破衣服去開門,看陳霧冰,黃漫雲,趙海龍,冷英都在門口,神色焦急。

李昊鑒心中一沉:「怎麼了?都這麼緊張?」

所有人看到李昊鑒,全都鬆了口氣,陳霧冰掐著月要質問:「李昊鑒!你乾什麼啦!為什麼不開門,睡這麼沉嗎!我們敲門快半小時了,你再不開門,趙隊長都要爆破這裡了。」

李昊鑒有些不好意思:「你們敲門這麼久了?真對不起,我睡的太沉了。」

黃漫雲大概猜到了李昊鑒一定在那奇異的空間中,所以聽不到外麵聲音,看到李昊鑒就放下心來:「你怎麼不換身衣服?」

李昊鑒聳聳肩:「你們敲門這麼急,我哪顧得上,而且我沒帶換洗衣服過來。」

趙海龍輕鬆一笑:「冷英,去給昊鑒兄弟找一身合適的衣服。」

冷英答應一聲,飛快跑了。

趙海龍上下打量著李昊鑒,看的李昊鑒直想捂住自己的月匈口:「趙班長,你看什麼?」

趙海龍拱手抱拳:「昊鑒兄弟,真人不露相,佩服,佩服。」

李昊鑒知道一定是冷英他們和趙海龍說了部分事情經過,趙海龍看過兩位犧牲戰士的遺體,看的出那不是普通手段。

而李昊鑒明顯是經過了一番血戰,那麼一定是李昊鑒戰敗了那妖人。

李昊鑒打算一問三不知,沒想到趙海龍什麼都沒多說。

冷英很快返回,帶來一身軍裝,李昊鑒回屋換上,非常合身,顯得倍加精神。

李昊鑒開門出屋,問大夥:「你們早上找我有事?」

陳霧冰哼了一聲:「本來沒什麼事,就是想找你吃早飯,然後跟你講一講最新進展,誰想到你一直不開門,我剛敲兩聲,漫雲就來了,然後趙隊長他們也來了。」

李昊鑒給大夥道了歉,笑道:「這裡還有早餐供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乾坤遊 啞巴新娘:權少的心尖寵 霍總,我們離婚吧 大唐:種田五年,我被當做祥瑞 重生90年代,致富小辣妻 沈太太今天虐渣了嗎 大城小愛:我的大明星老公 錦繡田園:將門福妻有點甜 70後的青蔥歲月 佐助的因陀羅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