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賑濟〔十二〕(2 / 2)

加入書籤

張延齡點點頭,繼續問道:「徐大人,除了材質限製了裝藥量之外,你覺得火銃的製式是否可以改進呢?比如說如今咱們大明的火銃需要用明火點燃,發射時間長。再有便是火銃擊發一次需要重新裝填,耗費時間。如果能改明火為燧發,改單發為多發,豈非這威力更強?徐大人可否考慮過這些問題呢?」

徐杲訝異的看著張延齡道:「侯爺對火銃看來興趣不小。難怪侯爺隨身都帶著火銃。這種事別人是根本不會去想的,侯爺居然能想到這些?真是教下官甚為驚奇。」

張延齡笑道:「隻是瞎想瞎聊罷了,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完全無法實現?若是如此,徐大人便當我是在說笑便是。」

徐杲沉吟道:「倒也不是異想天開。侯爺想的這些,下官也曾想過。從道理上而言,其實難度不大。不過,需要再細細的研造,不斷的試驗才成。下官時間倒是有,可惜朝廷連普通火銃都不肯多花銀子,更別說耗費更多的錢銀在這件事上了。」

「哦?」張延齡心中更是驚喜不已。他隻是抱著問一問的態度來提及此事,根本沒期待有個滿意的回答。然而徐杲的話卻似乎是輕描淡寫一般,並不覺得自己的問題有什麼不妥之處,而且表明是可以實現的。也就是說,他是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製約他的隻是銀子罷了。

張延齡感覺自己撿到了個寶貝。誰能想到這位工部員外郎徐杲居然是個寶藏。如果他不是吹牛胡說的話,那麼火器的改進的計劃倒是可以和他好好的探討一番,沒準會有進展。

張延齡想繼續跟徐杲深聊下去,進一步的驗證對方是不是真的有這方麵的才能。很簡單,自己隻需要將後世槍械的一些原理說給他聽,徐杲隻要能理解且不覺得自己是在胡說八道,能夠提出一些見解的話,那便說明他是真的明白自己說的事情。那樣的話,徐杲便是自己要尋找的人了。

張延齡其實不知道,徐杲雖然不顯山露水,但他卻是實打實的身懷絕技的匠人。他不僅精通木工建築冶煉鍛造,還精通各種機簧製造的技藝。

徐家先祖是徐蔚乃是宋朝著名發明家蘇頌的隨從。蘇頌製造『水運儀象台』時,徐蔚全程參與,出力甚多。徐蔚因此也成為了一代大匠。後來徐家後代參與了宋朝皇帝陵寢的機關製作,為皇陵建造了極為精密的防盜機關術。但也正因為參與了此事,使得徐氏一門最終不得不選擇了隱姓埋名銷聲匿跡。因為這種事是極為機密之事。被人知道機關的設計者是誰,那將引來無數的麻煩。

徐家到了南宋末年便早已名聲不顯,消失於芸芸眾生之中。但其實其家族技藝一直暗中傳承,隻在明麵上,徐家後人隻是那種架橋鋪路,造船打鐵的普通匠人罷了。

數代而下,到了大明朝的徐杲這一代,家族的技藝流失了不少,徐家也隻是民間尋常的匠人,但是徐杲所學的本事還是不少。隻是沒有用武之地罷了。

建造永定門外城城樓的時候,城門的萬斤石機樞便是徐杲所設計的,還有許多工程技術上的難題也是徐杲給解決的。也正因如此,朝廷意識到了這個徐杲的本事,所以才召入朝廷,進了工部成為一名技術官員。否則,一名工匠,如何能成為工部的從五品員外郎?

「徐大人,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張延齡剛剛說出這句話,便聽到外邊黃四等人叫了起來。

「侯爺,不得了,又來了好多災民。」

張延齡驚愕站起身來,徐杲也皺眉起身道:「定是其他城門處的災民得到消息趕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在武道圖書館苟到無敵 1918遠東戰雲 因為做夢我成了情感騙子 天庭破產:我幫神仙找工作 總裁的隱婚罪妻 少年糖的夢實錄2 虛偽世界 毒妃輕輕撩:王爺請上座 超級掌門人 從黑光病毒打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