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此間二人(1 / 2)

加入書籤

話說古今天下大事,無非是帝王將相,風水輪流之道。

陳朝立國百年,也歷經了從戰亂到安寧,從安寧到盛世,再從盛世到衰落的過程,但衰到極致了吧,滿朝身為皇親國戚,文武將相的男的都沒能守住一把皇椅,叫一個女人給奪了去。

此女就是先皇的七妹,順伶公主——梁玉寧。

古之能成大事者,一定是足智多謀,而且不是大仁大義就是大奸大惡。

此女顯然是後者——自古以來紅顏禍政的例子數不勝數,陳朝冷不叮冒出來一個女帝,此事必然引起朝野震動,然而很快,不論是文人的口誅筆伐,還是兵將的逼宮造反,亦或是遠在京城千裡開外的「討義」之軍,都被這個「女的」雷厲風行的斬根除淨了,其詭計之陰毒,其手段之殘忍,簡直是泯為人之人性,駭古今之聽聞。

從她親手殺死自己母家親人,逼得翊親王自戕開始,就再沒人說什麼「禍水亂世」「國將不國」這種要命的話了,更別提她在之前還親手造就了「國柱之災」「予明軒之禍」,數不清的連坐滅不完的門……京城外運屍體的車一度還排出了長隊……

這其實也算正常……便是男子,必要時要坐皇位的也都是捏著人命踩著屍體一步步上去的,古往今來比這還要殘暴的例子數不勝數,說白了風水轉不轉到自己這,看的都是各自本事,誰有這能耐殺盡天下「不忠之人」,還能按住這筆誅武伐、堵住悠悠眾口的,那這皇帝自然就由誰做。什麼天地人和忠義仁德,那畢竟都是禮士賢者們的做派。隻不過此間諸多傷天害理,男的來做大多可稱做殺伐果斷、手段了得之類,換了女帝來做,好像就格外罪大惡極。

但也由此呢,梁幼文也算坐穩了皇位,這玩意兒一旦真的定下來,那幾乎就是固死了的,過了最好造反的時候,以後乾啥基本都是徒勞無用之功,你服不服忠不忠以後都還得在人家眼皮子底下、忍著憤慨忍著厭惡忍著一堆亂七八糟的心緒來「討生活」。故而滿朝文武,士農工商,折騰一通了都還是隻能各自按部就班該乾嘛乾嘛。

不過也就過了三年吧,陳朝迎來了轉機。

前太傅忍辱負重為其相為其親信,獲取了女帝的信任,終於時機到了,他聯合一眾文臣武將裡應外合,在除夕宴上成功迫得女帝下詔退位,由眾臣擇賢而立。

這豈非大快人心到要敲鑼打鼓普天同慶的程度?一時間,舉國再次震動,當所有人都咄咄的以為這陳朝要改名換姓時,萬眾矚目眾望所歸的丞相大人卻把皇家親子——淩親王遺孤給推上了皇位。

這這這這這這這這可真真是大仁大義,忠君愛國的典範啊!前太傅現丞相大人注定是要百世留名,萬古流芳啊!!

沉寂了多年的陳朝上下終於再次鮮活起來,這滿目瘡痍的朝堂終於回歸正軌了,大家終於可以放心的生活放心的工作放心的學習不用擔心被這女人砍頭了……真是快哉妙哉酣暢淋漓哉!

從這以後呢,陳朝就又開始走上坡路了。可謂是百廢待興,欣欣向榮啊!

但其實吧,史海浮沉,功過是非,又哪能是一代兩代、一朝兩朝就能論清的?說到底多數人也就幾十年的悲歡離合,哪能事事都看盡說盡。

正如那女帝,都說是新帝繼位不久她就「突發急症」「吐血而亡」了,可實際上當女帝棺槨送入陵寢之時,她本人正在距離京城百十裡路的一條河邊飲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希望沒有超能力! 係統來襲,女明星要吃瓜了 病嬌文女主的自救手則 綜漫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 他的小難哄 快穿之顛婆玩轉各大癲公 失去你,得了天下又如何 造夢師同人文 假扮攝政王白月光?其實我是真的 賽爾計劃番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