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稱王(一)(1 / 2)

加入書籤

泗水河畔,新城

因呂嶽要稱定海王的緣故,此時的新城已經改名為定海城,定海城中此時世家商賈,武者文人,包括江湖上有頭有臉的綠林大盜,此時都一同齊聚在此。

青色氣運蛟龍給呂嶽爭取的十天時間,今天是最後一天。

稱王建製的消息傳播出去,揚州徐州近一半地盤上的強盜山賊,流民百姓皆朝定海城而來,盡是前來投靠定海王的。

還是那句話,人類畢竟是世界之主,若非實在走投無路,又有幾個真想當流民強盜!

亂世之中,流民想的是吃飽穿暖,世家想的是安穩,保住自家現有的勢力,文人武者想的是從龍建功。

因為眾望所歸,所以呂嶽一旦打出稱王的旗號,立馬引得眾人歸附,這甚至還隻是一個開頭,待到登上王位之後,怕是徐揚兩州數百萬百姓都會臣服,那些頑固不化的神靈與強盜,要麼迫於威脅前來投降,要麼乾脆就被地方勢力剿滅,作為加入定海王陣營的投名狀!

這就是大勢,是呂嶽在地球時遍讀文史的積累,是降臨這個時候後,揚州世子,翰林院編修,定海大將軍三重身份的真正好處!

按照李念慈的理論,這所謂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循環往復,無有休止的原因。

其實就是階層固化,分配不均,民眾上進渠道被堵死的緣故,非要推翻棋盤,再來一局,才能重新安定。

皇朝在時,龍柱代表天意鎮壓天下,除了呂嶽這種異世界來客,本土之人包括世家都沒有造反的心思,非要皇朝覆滅,龍柱傾塌,天意分散魚蛇之氣化生,爭欲成龍,方有自立之心。

皇朝末年時,梟雄希望天下大亂,但百姓想的始終是思安,皇朝覆滅之後,梟雄都在積蓄力量,這時若有人稱王建製,立刻就會引得人心歸附。

隻是出頭的椽子先爛,首先稱王者,雖然能得到民心,卻容易受這整個世界梟雄的反噬,最終兵敗身死,成了為真龍開道的偽龍。

畢竟人心虛浮,不經各路爭霸,大大的死傷一批老人,那有新人露頭的機會,而新人露不了頭,這天下便依然有老人掌握,階層依舊固化,導致天下大亂的根本沒有解決。

不講這怨氣釋放出去,不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縱然真的開辟新朝,也維持不了多久!

其實皇朝傾覆後,最有條件稱王的便是世家,但世家皆老謀深算,知道首先稱王的好處,也知首先稱王的害處,都在等魚龍互搏,元氣消耗大半時才會出手,以期席卷天下,開辟皇朝。

呂嶽算是開了世家稱王的先河、、、

新城王府之中,已經搭建高台,呂嶽身披黃蟒王袍,高居於台上,林夕凡在旁焚燒祭文表天,而在高台之下,吳子清拜下,薑文拜下,又有從揚州趕來的何安拜下,高台周圍的虛空中,城隍張生和泗水河河神神朝呂嶽拜下。

三人兩神代表著人道和神道對呂嶽的認可,在跪拜下的瞬間,新城中十萬百姓的氣運便匯聚過來,而在遠處淄川縣,也有近二十萬百姓的氣運匯聚過來,兩股白氣在高空上空匯聚,隨著人心依附,凝聚成一口白鼎的模樣,朝呂嶽頭頂落去。

稱王的儀式很簡單,隻要得到認可,百姓氣運歸附,「王」隻是一個名義,凝聚氣運成型的引子。

聊齋世界定鼎九州之說深入人心,因此百姓氣運匯聚,成型的就是鼎器!

九州便是九鼎,一鼎代表收復一州,就算是匯聚八口鼎,依舊是王位,唯有九鼎才代表掌控九州,可以稱皇,匯聚國運開辟新朝立起龍柱!

呂嶽雖然得到徐揚兩州認可,但兩州中畢竟還有些敵對勢力未曾拔出和收復,因此實際的氣運體量合在一起,也就一鼎之數,但即便隻有一鼎,隻要徹底落在呂嶽頭上,呂嶽所能調動的力量,也遠超一切陽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大明第一太子 仁愛天使 至暗時分 奮鬥在長生之前 英雄聯盟之都市人生 再戰蘭若寺 無上狂決 我的盜神係統 儒道諸天 我從來都不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