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民生艱難(1 / 2)

加入書籤

朱標接著對朱元璋勸慰道:「漢高祖得天下後也是國朝艱難,甚至還有白登之圍,唐太宗貞觀之治前還有渭水之恥!而我大明在您的帶領下威壓外族,掃平外患!」

「於歷代前朝相比我大明不過是家業艱難了些,父皇也已經下令輕徭薄賦與民修養,在您的治理下,想來不出二十年天下就又會恢復繁榮!」

朱元璋聽著兒子的勸慰也舒緩了不少,這些天不僅親眼看見民生艱難,地方的官員也是奏報不斷。

「徐州白骨蔽地,草莽彌望,殘瓦荒草中常常有狐鼠出沒!」

黃河以北州縣「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幾無生機之色。

湖廣洞庭湖流域本是富庶膏腴之地,而今「土曠人稀,耕種者少,荒蕪者多。」

川蜀本有天府之稱,但幾十年戰亂下來也是滿目蒿萊,數萬畝良田一片荒蕪,歷史繁盛舊景難覓。

朱元璋念了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然後就又打起精神開始批閱奏章,朱標也拿起奏章細細的思考起來。

十二月初,終於到了揚州城,朱標也終於親眼看見了這座原本繁華的大城如今的模樣。城牆垮塌了大半,裡麵幾乎看不清哪裡是街道那裡是房子了,所有的房屋都仿佛受到了地震一般,除了幾根黑色柱子外遍地都是石塊。

站在車架上一眼掃去揚州大半都落入了眼底,沒有一處高聳的房屋了,路旁跪著幾十個人,衣衫襤褸瘦弱不堪,領頭的一個穿著破舊的官袍看見朱元璋就跪著爬了過去:「臣愧對陛下啊!臣有罪啊!臣有罪啊!臣到此一年餘沒能治理好揚州啊!」

朱元璋拉起他一看都險些認不出來了:「魯明義?你怎麼成了這副模樣!你一個知府怎麼…

揚州知府流著眼淚看著朱元璋說道:「臣…臣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這人也是追最朱元璋多年的人了,他的為人朱元璋是清楚的,所以他才會親自來揚州,但他也確實沒有想到堂堂知府居然都落到這副模樣。

朱元璋看了眼那幾十人向揚州知府問道:「整個揚州城就這點人了?」

然後朱元璋親自走到人群前方,那群人一看皇帝來了直接把頭按在地上,嘴裡念著:「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親自扶起一個老漢,讓他們起身,拉著老漢坐在旁邊一塊石頭上問道:「老哥,這揚州城怎麼就那麼這些人了!」

老漢瞪著渾濁的眼睛愁苦的說道:「皇…皇帝陛下,人都跑光了,這裡就剩下我們跑不動的了。」

一旁老漢的小孫女看了朱元璋一眼小聲的向爺爺問道:「這就是朱皇帝嗎?」

那老漢嚇差點昏倒,朱元璋則是拍了拍他的手,對著瘦弱不堪的女童說道:「對!咱就是你們的朱皇帝!以後朱皇帝讓你們吃飽飯!」

朱元璋回頭對楊憲吩咐道:「你去讓侍衛就地安置,準備些飯食!」

楊憲領命而去,朱元璋又問了老漢一些問題,可惜有一些他都回答不上來,隻知道戰亂賦稅逼得他們走投無路。

一旁的揚州知府平靜下來對著朱元璋說道:「戰亂不止,百姓大量逃亡,即使有地也沒法耕種。」

朱元璋感覺到很詫異,有地不種是何道理?

旁邊曾在元朝出仕的呂昶回答說:「兵禍連年致使田地荒蕪;元軍屢次經過揚州,雞犬不寧;揚州百姓四處流亡;苛政令百姓不願耕種。」

「苛政到了什麼程度?一畝地能打兩擔糧食,各種賦稅加到一起竟然收到了三擔。百姓越勤勞就越貧窮,時間久了就不願耕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仁愛天使 至暗時分 奮鬥在長生之前 英雄聯盟之都市人生 再戰蘭若寺 無上狂決 我的盜神係統 儒道諸天 我從來都不主動 我穿成了修仙界稀有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