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進退(1 / 2)

加入書籤

因為蘇尚兵敗投降的原因,蘇穹在朝中也成為了口誅筆伐的對象,加上推行戶籍土改侵害了士族利益,大小世家對蘇穹本就懷恨在心,此番更是趁機落井下石。

朝堂上每個人都恨不得多踩他幾腳,最好將他踩進泥裡永遠翻不了身。於是盛元帝每天處理的奏折大部分都是抨擊戶籍土地改革的,甚至說土改是蘇穹濫用職權剝削世家壓榨百姓謀一已私利的手段。周遭罵聲從賣國賊變成假公濟私,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重壓之下,土改製度被迫停止。蘇穹和杜邑的半年心血付之東流。

蘇穹沒辦法隻能居家休息,暫避風頭。杜邑被氣得七竅生煙,最終一病不起。

解決完關乎切身利益的大事後,眾朝臣似乎才終於聽見了大街小巷關於元政的傳言。

元政帶著大軍在薊州停留了半個月,既不返回峳州,也不進京受封。盛元帝多次派人前往催促皆是無功而返。甚至最後兩個使者被扣在了薊州。誰也不知道元政想做什麼,但似乎又能窺見一二。

有人說元政隻是在薊州休養生息,不日便會進京。有人說元政駐軍薊州是在威脅鄞都,逼迫盛元帝禪位。也有人說元政想直接出兵攻下鄞都謀朝篡位。

流言四起,盛元帝慌了,世家也慌了。

朝會上鬧哄哄一片,就是拿不出個主意。

何薄命見盛元帝愁眉不展的樣子,寬慰道:「陛下切莫憂心,禁衛軍八萬人,鄞都城固若金湯,就算元政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貿然出兵。」

盛元帝將眼前堆得小山高的奏折猛地一推,折子「劈裡啪啦」散落一地,道:「那就讓他帶著六萬大軍對鄞都虎視眈眈?再這樣下去,不用攻城,鄞都百姓自已就打開城門放他進來了。」

殿裡霎時鴉雀無聲。

盛元帝看著一片漆黑頭頂,更怒了:「前幾日你們彈劾蘇穹時不是個個伶牙俐齒嗎?現在怎麼不吱聲?」

誰敢吱聲?誰也不想去薊州見元政,萬一有去無回,得不償失。

可他們也不願元政改朝換代,畢竟元政是個硬骨頭,而盛元帝在他們眼裡隻是披著虎皮的貓。

現在最重要的是誰能出來拿個主意!

如今尚書令之位空缺,蘇穹算是尚書台的話事人,一隻腳踏入了丞相之位。平時所有事情都經蘇穹杜邑之手,不論大事小事皆有回應,對上對下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他們終於想起來往常打破這種僵局的人是誰了。

半晌,盛元帝的聲音再次響起:「蘇愛卿,你認為該如何解決這件事?」

眾人這時才想起朝中還有一位姓蘇的大人,於是幾十雙眼睛齊刷刷看向蘇鶴。

蘇鶴走到大殿中央,緩緩道:「陛下,事關重大,臣不敢妄言。若大家商議不出結果,臣建議將蘇大人請回來主持大局。」

有人立刻附議,有人麵露囧色。

盛元帝見沒人反對,便下令讓蘇穹立即回朝。

早朝散後,蘇鶴直接去了蘇府。

管家引他至書房,門沒關,蘇鶴在繡花屏風後見到了蘇穹。

蘇穹正在握筆揮墨,見蘇鶴來,揚起嘴角:「寒盡,你來得正好,看看這字寫得怎麼樣?」

蘇鶴走過去,隻見宣紙上龍飛鳳舞四個大字,字體瘦削,轉折圓潤,行雲流水,極具個人特色。他贊道:「三哥的字果真名不虛傳。」

蘇穹仔細端詳著那黑色墨痕,挑了挑眉道:「別的不敢說,你三哥這一手字在整個大齊也是數一數二的,最多隻有問之能與我平分秋色。」

蘇鶴看著他眉目飛揚,眼含得意之色。柔和謙讓與狂傲不羈同時出現在他身上卻不顯違和,加之桌上的四個字,他笑道:「三哥之氣魄,無人可比。」

蘇穹擱下筆,再次用眼神描摹了一遍紙上的字,打開手中折扇往外走,語氣輕快:「走吧,我們進宮。」

翌日早朝,盛元帝下令讓蘇鶴前去薊州時,眾人又是吃了一大驚。這就是蘇穹出的主意?

蘇鶴本就是元政的人,這不是放虎歸山嗎?他們想過可能是任何人,包括蘇穹自已,卻唯獨不曾想到是蘇鶴。

轉念一想,蘇鶴深得盛元帝信任,說不定早就臨陣倒戈了。若他真能勸退元政,那就皆大歡喜。若是被元政扣下,蘇鶴出身低微,與世家大族沒有牽扯,於他們而言,無甚影響。

大家議論著出了宮,越發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心裡的大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

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薊州卻一片歌舞升平。

廖綻閉著眼睛隨著琵琶聲晃著腦袋,手指在酒盞上一下一下地敲打著。過了高昂的調子,琵琶聲漸漸弱下來,廖綻舉杯道:「如今江東五州的百姓都在傳誦元公的豐功偉績,各種言論也都傳出去了,下一步該怎麼走?」

坐在主位的元政看著手中已空的酒盞,言簡意賅道:「還需一個契機。」

元政確實覬覦那個位置,可他心中有所顧慮,一是他名不正言不順,不想擔那亂臣賊子的千古罵名。二是盡管顧舟山和建安王都已失勢,蘇陸二家遭受重創,但南齊依舊世家盤踞,他敢舉兵造反,就有人敢揭竿起義。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讓人散播傳言就是想讓朝廷知道他才是民心所向。

廖綻眼珠狡黠一轉,露出個勢在必得的笑來:「事在人為嘛,元公可曾聽過讖言一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不裝了,我是富二代 紅塵芳華 假如哥哥姐姐靈魂互換 仙凡之差 學霸少爺隻愛我 重生唐三之青冰雙蓮 仙凡誌 玄靈玉佩 重生民國:財閥立國傳 童小姐的新男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