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將門之子(1 / 2)

加入書籤

陳秋頗為好奇的說道:「據我所知,李家可是又百頃良田的,你好歹也是李家次子,怎會如此?」

聽到陳秋的疑問,李青不由地露出苦笑,「家中良田不少,糧食不缺,隻是錢財甚少,陛下修長城幾十年,便是朝廷也是囊中羞澀,老丈怎會不知?」

陳秋這才想起來還有此事。

若說大夏做了什麼造福千古的事情,那莫過於長城的修建了。

隻是這長城的修建史卻伴隨著多少民夫的血淚,孟薑女哭倒長城之事他也有所耳聞,甚至還在課本上拜讀過那篇文章。

但也隻是在史書上看到了寥寥的幾句,使蒙田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水南,築長城,因地險製塞,沿袤萬裡。

要知道大夏一朝的人口才不過數百萬,甚至不到千萬,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裡,不停的修築長城,要用多少民夫?多少罪犯?

那數目隻是想一想,都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而且為了修築長城,大夏皇令稅官克以重稅,才讓長城修建之事始終沒有停下來。

陳秋也忍不住嘆了一口氣,以現在的人的眼光看來,長城確實是非修建不可,不禁可以禦敵以國門之外,更能夠以此作為屏障,護國不失。

後世多少王朝基於長城才得以苟延殘喘,長城的修建造福了何止百世?

不過陳秋對此卻有著自己的看法,關於戎狄,他還有著更好的方法。

隻是如今的朝政都是王煥在處理,他一時之間也插不上手。

最起碼在穩住王煥之前,他絕對不能暴露出自己對權利有著欲望。

陳秋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對李青說道:「是隻有李家如此,還是諸侯皆是如此?」

李青點頭道:「自然是諸侯皆是如此。」

陳秋總算是知道,為何李矮子和夏令那麼折騰大夏朝,大夏朝還能苟延殘喘一二十年之久。

其根本原因還是這些以老夏人為基礎的老兵和將門了,這些人才是大夏朝的根本。

至於其他諸侯國,不過是初附而已,根本不能夠作為依仗。

經過這番交談,陳秋也明白了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先是掌控以老夏人為基礎的朝堂勢力,接著再著手改良稅製。

此時的稅製在陳秋看來大有問題,農稅已經達到了十分之三的程度,而商稅卻是三十稅一。

也就是說,商賈獲利三十文錢,需要交一文的稅錢。

而農戶收獲了價值十文錢的糧食,就要交出去三文錢。

大夏朝固然是農業社會,但這樣的稅製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等於說是大夏朝所有的稅收,全部都壓在農戶的頭上。

修建長城的錢糧何止百萬貫?

難道要農戶全部都出了?

這是何其不公!

更何況,修建長城的人,有一部分確實是罪犯,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乃是民夫。

這些民夫都是農戶,朝廷征發徭役,他們就不得不離開故土道邊疆修築長城。

陳秋不由地長嘆一聲,接著便問道:「你覺得,陛下修築長城,是對還是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萬界生物模擬戰 十二事之拓荒 洪荒之開局盤古殿 晶元魔尊 間諜的世界 無言之的新書 亂世,何人稱雄 香火之道 綜影視之快穿的樂趣無限大 武魂寫輪眼!直接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