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改造,從娃娃抓起(中秋節快樂!)(1 / 2)

加入書籤

問題並不難,甚至算不上考校楊儀,孫策的意思也不新鮮,黃承彥上次來就提過。隻不過說的人不同,份量就完全不同。楊介可以不理會黃彥直,卻不敢漠視孫策。孫策身後不僅有黃忠等一千餘人,十艘戰船,更有孫堅和兩萬大軍,幾萬黃巾也在趕來的路上。

這個計算結果是對是錯並不重要,重要是的楊介看到了孫策的決心。他不是黃承彥,也不是劉表,他不僅有殺人的實力,而且有充足的理由。這個理由冠冕堂皇,讓你想反駁都無從反駁起,特別是對那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來說,這個理由極具蠱惑性。

遇到這樣人,如果沒有實力對抗又不想死,唯一的選擇就是認慫。楊介自認沒有舉家赴死的慷慨,所以很乾脆地認慫了。否則就算孫策不殺他,幾萬黃巾軍也會要他的命。

見楊介服軟,黃承彥適時出麵說情,孫策也借坡下驢,放緩了口氣。他對楊儀說道:「其實還有一個辦法,你想過沒有?」

楊儀雖然聰明而驕傲,畢竟是個孩子,被孫策嚇得不輕。雖然孫策說得很客氣,他還是唯唯喏喏的連連點頭。「請將軍指教。」

「最直接的辦法是未雨綢繆,讓一部分人離開家園,去外麵的世界打拚。天下很大,我們不能把目光局限於眼前這幾畝田,而應該著眼於天下,將我大漢文明傳播到四海八荒。」

楊介點點頭。「將軍好氣魄。」他說得很客套,但楊慮、楊儀兄弟卻眼前一亮。就算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有幾個不仰慕那些遠征萬裡、揚威天下的壯舉,更何況他們兄弟正當年輕氣盛,一心想建功立業。楊家在襄陽算一方豪強,放眼整個南郡就不行了,更別說荊州甚至大漢,積極進取幾乎是本能,孫策一下子拋出天下這麼誘人的目標,他們豈能不動心。

這就是眼界啊。如果能跟著孫策征服天下,立功封侯,現在拿出土地支持他屯田也是值的。

看到兩個兒子眼中的神采,楊介暗自嘆了一口氣。孫堅運氣好,生了這麼一個好兒子,能文能武,能哄會嚇,論得了大道,耍得了流氓,簡直和建立漢家四百年天下的高皇帝一樣天縱其才。

也許這是楊家的機會?連黃承彥都主動依附,應該錯不了。

楊介心裡有了打算,立刻改變了態度,熱情地邀請孫策與黃承彥去莊裡做客。孫策讓黃承彥和楊介商量細節,他卻和楊慮、楊儀兩兄弟說起話來。被他連哄帶嚇,這兩兄弟乖巧了很多。

「將軍,我能向你請教一個問題嗎?」楊慮看起來很苦惱。

「請教談不上,互相探討吧。」孫策笑道:「不過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

「豈敢,豈敢。」楊慮羞澀地笑笑。「將軍讓舍弟算那個題,莫非是說大漢如今的困局是讀書人虛耗糧食所致?難道天下人不該讀書,都去種地?可是我覺得,沒有讀書人,隻有農夫,戶口也一樣會增加,最後還是人多地少啊。」

孫策看著楊儀。「你也是這麼想?」

楊儀忙不迭地點頭,此刻的他像楊慮的小跟班。

「你說得沒錯,沒有讀書人,戶口也一樣會增加,最後還是人多地少。我那個問題是一個經過簡化的問題,為求語出驚人,難免矯枉過正,有些誇張。實際情況要比這復雜得多,天下讀書人可沒有這麼多。」

楊慮悄悄地鬆了一口氣。

「不過,如果把讀書人當成寄食者的代表,這個道理依然是成立的。天下土地總量自有定數,就算是不斷墾荒,也不會無限製的增加,能養活的人基本上有個極限。多一個寄食者,就會少一個農夫。因此,寄食者的比例也有一個極限,對不對?」

「對,對。」楊儀掐著手指,又開始算起來。「一夫挾五口,耕百畝,以畝產二石計,可產兩百石。五口之家,設有一丁一女一大男一大女一未使女,一丁年食二十石八升,婦與大男年各食十三石七鬥三升,大女與未使女年各食九石,五口共計六十六升三鬥八升,又去雜用,約餘百石,可以養活另一個五口之家。粗略估計,寄食者不能超過一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逍遙神醫 小公爺的寵妻很凶猛 那年喜燕落眉梢 水控者 攤牌了!我有七個女神姐姐 千億萌寶:總裁買一送一 福妻嫁到 女總裁的神級助理 神醫娘子:戰神王爺心尖寵 豪婿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