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救災(求收藏推薦)(1 / 2)

加入書籤

「治不了、等死吧、告辭」

扁鵲三連,當動圖的時候,很有意思。

但出現在現實中,卻讓人感覺到絕望。

瘧疾如何治,他是知道的,畢竟前世所處的環境,讓他接觸過很多感染此病的人。

辦法很簡單:打針吃藥。

但放在這個時代,卻是做不到的。

「非是我之所願,無可奈何。所謂醫者父母心,老夫行醫一世,自是不會見死不救,隻是」

扁鵲嘆了口氣,沒有繼續往下說。

旁邊的太原知州趙洪卻道:「楊公子可知昨日有多少流民進城,今日又有多少流民進城麼?」

言語中頗有一副馬上就開始說教的姿態。

「昨日共計一千三百八十人入城,男五百二十一,女八百五十九。老一百七十六、幼二百六十五。重病者三百五十六,輕症者四百七十二,截止今日開城門,共有三人去世。」

楊默的語氣很平緩,沒有了剛剛的激動:「今日還沒有統計。」

但正是這平緩無奇的話語,讓所有人都微微驚訝,知州趙洪更是顫著嘴唇說不出話來。

「公子怎麼知道的如此詳細?」

李秀寧也倍感詫異,昨天進來了多少人,她也隻是知道一個大概,全然沒有楊默那麼清楚。

心中暗思,隻怕城中專管流民安置的官員也不如楊默了解的那麼詳細。

「你,楊公子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趙洪瞠目結舌。

「廢話,每一個進來的流民,我們都要親手給他們丈量足長,編製草鞋,自然知道!」

旁邊的李白見他身為太原父母官,主管流民安置,連每天進來多少流民,心裡都沒數,自然對他沒有好感,直接開懟道:「你們隻管從流民嘴裡扣食,腳上的死繭不能吃,豈會留意?」

李秀寧忽而明白,難怪這些天來楊默帶著馬三寶和李白整日不見蹤影。

前幾日裡在府中倆人遇到,他似乎沒有看到自己,招呼也不打,便急匆匆而去。

心裡還以為又去師雲容那,為此悶悶不樂了一天,此時方才知道他在乾什麼。

一雙美目放在楊默身上,原本還在猶豫,此時卻暗暗的堅定了決心。

楊默抬起手來,製止了李白蓄勢待發的譏諷。

「剛剛趙知州問我知不知道昨日進來多少人,想必是說楊默一介草民不懂政務。」

「城內第一批流民便是楊默最先接觸,見到之後,心中不忍,賴得李娘子深義,開倉放糧,四周流民聞訊之後,太原最高時每天接納流民約有五千三百二十八人。」

「如今城內有三萬多流民,好在這些流民中並沒有人感染瘧疾,但從昨日起,這一千多流民中大半染病,如今已進城內,隻是簡單的隔離,有多少人接觸,有多少人被傳染,誰也不知道。」

「如果今日來一批流民患病,不救。明日來一批不理,隻怕最後,流民全都病死,城內百姓卻也都跟著染病。」

見楊默頗有些咄咄逼人的架勢,趙洪臉色有些不喜,但當著李秀寧的麵不好發作:「正是如此,我等方才在此與李娘子商議,這一千餘多流民,若是按照楊公子所說,分出輕症重症,分別隔離救治,敢問公子,這些事誰來做?若是病種因為救治的這些人流傳到城內,又該如何呢?」

「如果府衙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這一千多流民身上,那城內的流民怎麼辦,城外的流民又該如何?」

趙知州越說臉上的正氣越多:「這些流民雖然不是本州治下,但來到太原,如同本州百姓一般,趙某身為太原父母官,若是能救,豈有不救之理?」

「本州癡活四十有二,雖無寸功,卻也經歷過幾次災荒。救災,救災,自古以來便是能救則救,哪裡有全都能救的道理?」

「不分輕重,不分緩急,糧食有限,則災民無窮,城內因為安置這三萬多災民,糧食、人力全都到了支撐不下去的地步。」

「若都像楊公子這般,這個也救,那個也救,到最後隻怕全城百姓都救不得。」

說到最後,趙知州的臉色愈發的平靜,但每一句話都得到周圍人的點頭贊同。

顯然,所有人都贊同,不理會那批染病的災民,讓他們自生自滅。

在他們看來,雖然殘酷,但卻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麵對災荒,不放棄每一個人,這種理念已經刻入了楊默的骨子裡。

因此當他看到周圍這些人點頭——甚至連李白和馬三寶也跟著陷入沉思時,楊默忽而才意識到一件事。

他想要做的事,不光要說服李秀寧,得到她的同意。

更是要用現代人的思維,對抗封建王朝統治者們的認知。

坐在這裡的人,即便是李白,也見慣了各種人間悲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寡婦三嫁成王妃 重生之娛樂頂流女王 八歲陪玩:從帶飛皮克桃開始! 我的爺爺叫鬆陽 全員寵我[末世] [足球]米蘭傳奇 清穿之幸運人生 星際第一驚嚇城[基建] 重生七零養福娃 快穿之尋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