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 80 章(1 / 2)

加入書籤

兜兜轉轉間,烏雅芳怡還是一眼看中了出身大族的一等侍衛鈕祜祿尹德的嫡長子,也是孝昭仁皇後及鈕祜祿貴妃的侄子輩,雖然現在官職不是很高,可是這前途不可限量。

孝昭仁皇後這一脈是鈕祜祿氏一族的大枝,家族人才盡出,於朝廷之上各有建樹,自身底蘊極強,先後已經有好些個崛起的家族同其聯姻了。

先有孝昭仁皇後同母弟法喀娶的繼妻是康熙原配的妹妹,雖然赫舍裡氏後來的事情被揭發出來了,但是人家那是在赫舍裡氏被處置之前就已經娶了繼妻,可見其家族的能耐。

後有與皇上母族聯姻的經歷--如今皇貴妃的其中一個妹妹是孝昭仁皇後四弟的嫡妻。

當然孝昭仁皇後在逝世前還親自結成了一門婚事,是讓其幼弟阿靈阿與當時地位還不顯的淑嬪胞妹定親,而且許的還是嫡妻之位。

也就是她的同母妹烏雅氏。

烏雅芳怡不知道孝昭仁皇後是否在當初就預見了她今天的地位,將她的母族與鈕祜祿氏一族捆綁的更緊,還是隻是單純的為了讓她在大公主身上投注更大的精力,畢竟皇後的恩情她很難回報

可是不得不說,孝昭仁皇後當初做的這個決定,也是驚著不少人了,畢竟一個滿洲大族出身的嫡子竟然要娶一個包衣家族出身的女子,即便女方算是包衣中的大族,也沒有可比性。

唯一一個算是優點的地方是女方在宮裡有一個當寵妃的姐姐,而且膝下已有兩個阿哥,但總體而言,這門婚事對鈕祜祿氏一族來說,還是劃算不來。

誰知道這位當寵妃的姐姐,什麼時候會被皇上厭棄,或者是膝下的兒女都保不住,許多人不乏惡意的想到,到時候孝昭仁皇後恐怕要竹籃打水一場空,平白賠上幼弟的好婚事了。

出於皇後的請求,皇上最終同意這門婚事了。最後還是她和妹妹一起被抬旗,畢竟同母妹是要嫁到人家大族裡當嫡妻的,雖然出身低微,但也不能太上不得台麵,不然那就不是得了一門好親事,反而結成了一對怨偶。

現在她的妹妹嫁給孝昭仁皇後的七弟阿靈阿當嫡妻,隨著她在宮裡的地位漸升,膝下養育三親子一養子,三子皆已成人。而且還有撫養大公主長大的情份在,妹妹這個嫡妻之位也當的穩固。

這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都讓不少包衣家族裡的女子羨艷,畢竟那是嫡妻之位,還是原配的位置,最最重要的是這件婚事可以讓自己逃離為包衣奴才的命運。

身為妹妹的烏雅氏自然是感激不已,她知道如果沒有姐姐在宮裡與皇後交好,她是不可能活得像現在一般自在,過上貴婦人的生活。

話題扯得有些遠了,但這樣恰恰好說明了鈕祜祿氏一族子弟的能耐,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大族與其聯姻了。

所以今日她給十一公主選夫婿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鈕祜祿家族了,畢竟孝昭仁皇後這一大家子家風算正,家族中人有能耐,也不會乾出寵妾滅妻這檔子事來。

當然,嫁過去的是十一公主,就算有賊心,也沒人有賊膽,那可是天家公主。

選好人選後,烏雅芳怡直接將自己的打算告訴皇上和十一公主,皇上也就沉吟思考片刻,打算去召見一下當事人,如果表現不錯,那婚事就可以定下來了。

而十一公主則是滿臉羞澀點頭同意了,當然在點頭之前,也是好好查了一等侍衛尹德的嫡長子是如何性子,雖然任烏雅芳怡挑選的八旗子弟都是沒有婚配在身的。

但也不妨礙她少女心思,想刻意看看未來極有可能是自己夫君的人會是怎樣的人,結果發覺那人正趁自己心意,心裡也是一陣陣歡喜的。

皇上和十一公主都同意了,烏雅芳怡更是沒有任何意見了,皇上接著下旨冊封十一公主為和碩敦恪公主,於康熙四十四年下嫁給一等侍衛鈕祜祿尹德的嫡長子。

給女兒選夫君這件事暫且告一段落,烏雅芳怡也放鬆了。

不過她這才剛歇沒多久,又忙起另一件事了。

每年五月初五是為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眨眼就到來了,雖然有內務府在先前一兩個月就已經著手準備工作了,但作為宮裡執掌宮權的妃子之一,烏雅芳怡也要時不時盯著工作的進行程度。

端午節來到前夕,烏雅芳怡命人將五毒吊屏發放到各宮裡,之後就讓宮殿裡的小太監將五毒吊屏懸掛在鍾粹宮裡,方方麵麵都備好,也是想求個平安。

五毒吊屏是為避五毒,即避蠍、蛇、蜈蚣、蜘蛛及蟾蜍這五毒。

烏雅芳怡當然也沒忘了再宮外設府的兒子們,也給了一些五毒吊屏給兒媳,讓其在府內正院前院等地皆掛著。

富察氏接過來額娘給的五毒吊屏,吩咐下人去把它掛在屋裡,又或者是掛在門窗處,下人們聽說這是宮裡娘娘給的東西,動作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有個損壞,壞了求平安的好兆頭。

其他兩個兒媳烏拉那拉氏和董鄂氏也是如此。

端午節當天,烏雅芳怡親自給胤禮穿上了帶著老虎樣式的衣服,這下子更顯得胤禮虎頭虎腦了,白軟的小手臂還試圖將額娘給自己帶上的小虎帽給摘下來。

烏雅芳怡輕聲說了他幾句,他才委屈巴巴的把小手放在自己腿上,這副小模樣簡直萌壞了烏雅芳怡,也舍不得再說他一兩句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星際第一驚嚇城[基建] 重生七零養福娃 快穿之尋道之旅 煉金王座[基建] 當然是選男二啊 這個文豪來自地球 烏鴉少女 誰都不能阻止我擼毛茸茸 一品醫妃:王爺大人求休妻 古風瀟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