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背誦論文(1 / 2)

加入書籤

陳文心中想測試一下江小北到底有多厲害,便問道,既然你誇下海口,那我問你,你能背出你導師的文章嗎?

江小北笑了笑:這有何難,挺好了,這就給你背一篇,題目是小城鎮的發展特征分析。

小城鎮是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之一,探索小城鎮特色化發展對突破小城鎮當前發展困境,促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對江蘇省的全國特色小城鎮的空間布局和類型特征進行梳理分析的基礎上,對特色小城鎮的發展特征進行提煉總結,並提出發展建議,以期為小城鎮特色發展提供一定的啟示。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病」加劇、城鄉發展不平衡和農村空心化等問題也日益凸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成為解決以上係列問題的重要策略,其中特色小城鎮建設成為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抓手之一,有利於促進小城鎮實現高質量發展。自2016年以來,隨著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委陸續發布關於特色小城鎮培育和推薦工作的相關政策文件,並分2批認定403個國家級特色小城鎮,全國特色小城鎮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江小北以江蘇省的22個全國特色小城鎮為研究對象,從空間分布、特色類型等方麵係統梳理分析其發展特征。

從傳統空間區位的視角來看,蘇南、蘇中、蘇北既是地理區位上的區域劃分方式,也在經濟發展水平上呈現一定梯度化的特征。江蘇省22個國家級特色小城鎮主要分布於蘇南地區,蘇中地區和蘇北地區總量相當。具體來看,有4個國家級特色小城鎮位於蘇北地區,5個國家級特色小城鎮位於蘇中地區,13個國家級特色小城鎮位於蘇南地區,蘇南地區國家級特色小城鎮的數量占全省數量的6成。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是國家級特色小城鎮培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根據國家級特色小城鎮更多分布於經濟相對發達的蘇南地區。可見,國家級特色小城鎮與所處區域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發展階段呈現一定的正相關特點。

從特色風貌分區的視角來看,國家級特色小城鎮主要分布於長江兩岸及長江以南地區,其次分布於丘陵、裡下河及沿海地帶,平原特色風貌區則沒有國家級特色小城鎮分布[2]。具體來看,在江蘇省8個特色風貌區中,沿江平原都市特色風貌區分布有最多的國家級特色小城鎮,共計9個,占全省國家級特色小城鎮總量的4成。江南水鄉田園特色風貌區分布有4個國家級特色小鎮,在數量上居於第二位。沿長江兩岸及長江以南的特色風貌區中共分布有16個國家級特色小城鎮,超過全省數量的7成。從各風貌區分布的國家級特色小城鎮數量來看,在空間上呈現南多北少、內陸多沿海少的特征,同時在地形地貌分區上呈現水網密布地區和丘陵地區數量較多、平原地區數量較少的特征,因此水文條件和地形地貌特征是塑造特色小城鎮的重要影響因素和本底條件之一。

從主要類型上看,通過對江蘇省22個國家級特色小城鎮的核心特色進行分析梳理,江蘇省的國家級特色小城鎮在類型上主要為旅遊發展、歷史文化和特色產業三種類型。在產業類型上,研究對象的產業類型涵蓋了一產、二產和三產,具有一定的多樣性。相對於全國範圍內的國家級特色小城鎮類型而言,江蘇省的國家級特色小城鎮沒有民族聚居、農業服務和商貿流通三種類型[3]。

從主要類型的數量上看,江蘇省的國家級特色小城鎮主要為特色產業型,共17個,占比為773%。旅遊發展型和歷史文化型數量較少,分別為3個和2個,占比分別為136%和91%。相對於全國範圍內的國家特色小城鎮各類型的占比而言,江蘇省國家級特色小城鎮明顯偏重於特色產業的發展。

從主導產業的類型上看,研究對象中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特色小城鎮居多,其次為以旅遊業為主導產業的特色小城鎮,第三為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特色小城鎮,從而可以將江蘇省特色小城鎮的發展概括為以下三種主要發展路徑。

優越的山水自然環境或深厚人文歷史對於小城鎮而言是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資源,是小城鎮特色化發展可以依托的天然內生動力。以南京市高淳區椏溪鎮和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為例,二者分別依托優越的自然山水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確定了以生態慢生活和古鎮文化為主題的特色發展定位,並圍繞發展定位形成特色鮮明的旅遊產業。

在研究對象中,大多數小城鎮並不具有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對這些小城鎮而言,需要另辟蹊徑構建產業發展動力。多數江蘇省特色小城鎮探索出了一條深耕細分領域製造業的發展路徑,實現小而精、差異化和特色化的發展。以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和泰州市泰興市黃橋鎮為例,二者分別立足紡織產業和樂器產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產業,並形成細分領域的標杆性品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高齡超能力者重生到十八線小城 對不起你會遇見更好的 重生之開局就逃荒 書粉穿進小說磕cp,磕瘋了 上大學時學的菜和飲食文化 不想做弱勢角色了,我要逆襲!! 西遊:開局遇到猴子 綠水青衣 hp自創刀子 飯食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