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清州(2 / 2)

加入書籤

身為武士,飯量遠比普通人要大,一隻烤鴨也完全吃得下,更何況旁邊還有個飯量更大的阿秀在呢,所以絕對不用擔心會浪費。

手代聽得連連點頭:「好的,大人,不知道您還需要些酒嗎?本店新到了一些產自四國的清酒。」

這次淺井長政卻搖頭拒絕了:「算了,我們自己帶了。」

什麼清酒濁酒,都是那麼的寡淡無味,畢竟現在好多人連吃飯都吃不飽,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拿去釀酒,沒有足夠多的次數去練習,他們釀酒的技術自然也高不起來,整個尼朋都沒有什麼出名的美酒。

不過正好剛剛從小商人那裡新得到了兩瓶紅酒,用來配烤鴨應該也還不錯。

趁著這個空閒時間,淺井長政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和阿秀閒聊著,一邊暗自規劃未來幾天的行程。

來到了尾張,第一件事情當然是要見見未來的戰國風雲兒織田信長了,接著是去鄉下找藤吉郎的弟弟,然後幫他雇傭幾個浪人,或者是讓他跟隨某個商隊,一起前往宮部城待命,這個內政型的人才不能讓他跑了。

剩下的時間,如果有可能的話,就趁機見識一下那些在歷史上留下過姓名的文臣武將。

可惜,除了藤吉郎兄弟二人以外,整個尾張幾乎沒有誰會選擇投靠他。

不單單是因為他現在隻是個淺井家的少主,而且還是主動選擇出奔的那種,更重要的是這事關尼朋人的某種濃重的鄉土情結。

這種情結在出仕時還算好,在戰爭中,尤其是那種以一方徹底慘敗而告終的戰爭裡最為顯眼。

對於他們來說,哪怕本地的領主很無能又或者很殘暴,但他也是本地人,是自己人。

哪怕外來的領主表現得很和善,又或者很有能力,能夠帶領本地人過得更好,可是本地人通常也不會領情。

就算本地的領主被征服,放逐,亦或者是被殺害了,但隻要他還有任何與之相關聯的血脈存在,不管是兒子孫子還是叔叔大爺,本地的農民、足輕亦或者是武士們,都會念念不忘的想要復興。

因為在他們心中,他們隻願意服從本地領主的指揮與驅使。

這種莫名其妙的忠誠並非偶然,而是整個尼朋的普遍現象,所以哪怕尼朋進入戰國時代已經近百年了,在各地大名們互相征戰之時,還是極少有勝利者會將失敗者徹底的趕盡殺絕,他們通常都是將失敗者的土地和財富沒收大半。

殘忍點的會讓家主切腹,隻殺首惡,然後讓其兒子繼續承擔著一定的職務,以此來安撫被征服地區當地的人心,這也算是一種默認的遊戲規則了。

那些戰敗的領主們不管心中有多少怨恨和野心,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通常也會幫忙維持本地的秩序,這也是他們表現自身價值的方式。

如果勝利者不這麼做的話,當地的武士和農民們就會時不時鬧上一場,甚至是掀起名為「一揆」的武裝反抗,給征服者帶來麻煩。

如果這個時候再有其他大名插手的話,就會變成更大的麻煩,到了嚴重的時候,土地易主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盡管在淺井長政看來,這種行為很不可思議,你自己都快沒飯吃了,你竟然還替原本的領主打抱不平?怕人家過得不好?腦子有病吧?

但它的確是實際存在的。

同樣,在出仕的時候也是類似,除非他們在本地實在混不下去了,或者是外地的領主許諾的報酬過於豐厚,讓他們無法拒絕,否則武士們通常不會大費周章的投靠外地的領主。

想到這裡,淺井長政不由得聯想到了織田信長後來被稱之為「第六天魔王」的原因。

除了一把火燒光了與其敵對的比叡山及山上眾僧以外,最大的原因就在於織田信長並不遵守那個默認的規則,凡是反抗他的敵對領主,他會將他們通通殺光,然後封賞給自己的部下。

這種行為固然讓他以最快的速度澆滅了反抗的火種,也讓受到封賞的部下對其額外忠誠,但同時也埋下了隱患,許多本地的武士和農民並沒有因為原本領主的死亡而放棄反抗,反而加倍仇恨織田信長這個征服者和劊子手。

這就導致了織田信長領地內的「一揆」也是最頻繁,規模最大的。

再加上他得罪了以一向宗為首的部分佛門宗教勢力,以及周圍那些早看他不爽的其他大名的參與,織田家領地內的「一揆」的性質就變得越發復雜了,後來也屢次出現由一向宗信徒組織的反抗,史稱「一向一揆」。

比起普通的「一揆」來說,「一向一揆」的持續時間更長,造成的破壞也更大,因為一向宗這種宗教勢力堪稱富得流油。

歷史上織田家在鎮壓「一向一揆」的行動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與部隊,甚至有名有姓的武將也死了不止一遝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勿入無人村 風林火山傳 辣妻重返1980 雲上青梅 隻許對我撒嬌 參見女帝 妖精之城 星總和他家小可愛的三兩事 論,炮灰的自我修養 嫡女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