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赴京(1 / 2)

加入書籤

曹嵐震驚而害怕地看著趙太後, 她從來沒見過趙太後近乎癲狂的模樣。曹嵐渾身發抖,忍不住跪著往後挪,試圖遠離趙太後一些。

「太後, 太後!大皇子落水身亡——」蔡嬤嬤匆忙的腳步和驚愕的聲音打碎了曹嵐的恐懼, 曹嵐茫然地看向門口。她以為她率先聽到的,會是曹皇後的死訊。

大皇子……死了?

趙太後如五雷轟頂,緊緊地攥著曹皇後的信。信皺成了一團, 她的臉也皺成了一團:「造孽……造孽啊……」

趙太後喃喃地重復著這兩個字, 仿佛被抽乾了全身的力氣,再也無法起身。

*

趙太後病了, 病得很重。

潿洲王不等皇帝三令五申,聽到消息之後即刻動身,拖著病體親赴應天城。

然而,潿洲王行程過半, 陳諒一方卻明文對潿洲王發出了警告。

陳諒稱,蘇顯允既然已經查出曹為刀是真正的通敵叛國的凶手,可皇帝明知真相,卻遲遲不替攝政王正名, 其中內情,潿洲王理當三思。

潿洲王妃失蹤之時,曹為刀早就命喪黃泉,他在支葉郡的舊部都被控製了起來,究竟還有誰能厲害到殺了潿洲王妃一行人?

而且,如果先前攝政王舊部所為之事,都是曹為刀所做。可曹家和大長公主、魏家,分明從未交惡,甚至交集都算不上多。那曹家所求為何?僅僅隻是一個支葉郡的郡尉?

再者, 曹為刀身在支葉城,哪兒來的此等手段,還能在天子腳下攪動風雲?

曹為刀,說到底,恐怕不過隻是一把刀而已。

那,握刀的人,又是誰?

陳諒的問題無人回答,也沒有人敢回答。

就連程丞相看著手下傳來的一疊又一疊的有關陳諒之言的密報,也覺得寒氣從脊背攀了上來。

左長史壓低了聲音:「丞相,如果曹為刀隻是一把刀,那他通敵叛國,難道也是握刀人的授意……?」

左長史光是說出這句話,都已經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甚至都不敢去想,握刀人究竟是誰。

程丞相沒有說話。他目光晦暗不明地看著疊得像山一樣的密報。當初,陳諒起兵隻是為了殺陶實澤,清君側。究竟從什麼時候起,他們還撬動了攝政王案的一角?

「連你都會做此想,可見陳諒的話有多蠱惑人心。」程丞相拿出空白的奏章,緩緩地道:「如今之計,是趁著重審攝政王案的機會,審查陶實澤在永昌三年倭寇之戰中的失職。以失職之罪殺陶實澤,既平民憤,且無損天顏……」

然而,程丞相話音未落,右長史就匆匆趕來:「丞相,陶大將軍趁夜突圍,暫時不知所蹤。」

「他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失蹤!?」程丞相的手一頓,墨水從筆尖滑落,在空白的紙上落下一滴碩大的墨滴。

左長史瞪大了眼睛,立刻問道:「難道是陛下指示救下陶大將軍?」

右長史搖了搖頭:「不知道,這是援軍傳來的消息,看奏章的態度,援軍好似也很驚訝。」右長史將奏章交給了程丞相。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陳諒軍和陶實澤交手過幾次,皇帝亦派過援軍。但陳諒軍極熟悉水戰,對潿洲郡等各郡了如指掌,皇帝的援軍出自中原地帶,無法剿滅陳諒軍,形成了僵持的局麵。

但在此前數次交鋒中,陶實澤都一直在列。想也是,皇帝必然不會想保一個懦夫,陶實澤得出戰,才能證明他問心無愧,也才能證明皇帝沒有錯。所以,陶實澤是不想戰也得戰。

程丞相翻看著奏章,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無論是陛下暗中下的指示,還是陶實澤自己逃出生天……」程丞相在被墨滴汙染的奏章上,重重地畫了一個叉:「在陶實澤死之前,民憤再難平了。」

「那如此一來,陳諒的那些胡言亂語,豈不是甚囂塵上?」左長史緊皺著眉頭,目露憂色:「丞相,恐再次龍顏大怒啊。」

「潿洲王如果信了陳諒的話,駐足不入應天城,則必漲陳諒氣焰。如果潿洲王不信,仍入京侍疾,則或有轉圜之機。」程丞相目光沉沉地看著奏章上的那個墨黑色的「叉」:「端看潿洲王了。」

*

潿洲王選擇了一往無前地奔赴應天城。

蘇令德知道玄時舒的決定時,他們正停靠在臨都縣裡。玄時舒打著身體不適的幌子,在臨都縣多留幾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一色 非線性戀愛 穿成反派後被男主看上了 取悅她 您想摸摸小尾巴嗎[人魚] 影衛他揣了朕的崽 名門婚寵 三國之無敵召喚 欺唇[救贖甜] 六零鹹魚小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