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阿鸞,廿八隨朕出宮一趟...〕(1 / 2)

加入書籤

「……」張俊一時沉默, 楚稷眉心一跳,手裡的書就拍在他頭上:「這麼點事,你豬腦子啊?」

「下奴愚笨……」張俊甕聲甕氣, 心裡卻在不服地揶揄――怎麼怪我豬腦子呢?皇上您和顧鸞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 還不知道她喜歡什麼,您才……

――作為一個忠仆, 張俊憋住了沒再往下腹誹。

正了正色, 張俊扌莫索著給他出主意:「顧鸞姑娘平日都在紫宸殿當值,也沒什麼別的事可做, 所以誰也說不出什麼,就連與她最親近的方鸞歌也隻能說些衣食上的小偏好,不好備做生辰禮。但下奴覺得,正式因她在宮中的日子一天天的都差不多, 您不妨借著生辰帶她出去走走?您看, 去年秋a您賞了她一匹馬, 她那陣子不就挺高興的?常要去找那馬兒玩。前幾日去上元燈會, 雖是當中出了孔肆一案惹得不快,可回宮的時候,下奴瞧她也是笑著的。」

這話倒給了楚稷思路。楚稷一想,好像是那麼回事, 也是這麼個道理。

宮裡的日子, 莫說顧鸞, 就是他這個當皇帝的也時常覺得單調乏味。聽曲聽戲一類的事情做多了也膩,遠不及出宮轉一轉來得暢快。

隻是若要出宮,他還需像上元節一般尋個由頭。否則若隻說是為著她的生辰, 恐怕不僅六宮要矚目,她心中也要緊張。

他不想讓她緊張。他隻想看她在他身邊高高興興的, 他不想成為她的煩心事。

萬幸,顧鸞的生辰是一月廿八。廿八之後再過四天便是一個大日子――二月二,龍抬頭。

龍抬頭又稱農事節,民間的農戶都要像龍神祈福,求得一年的風調雨順。天子也要行春耕禮,還要去廟中拜一拜,以祈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這便是離宮的現成由頭。

楚稷於是挑了個顧鸞不當值的日子,召來了欽天監的人,開口便先道:「宮中祈福多是去太廟祈福,亦或是去京中的萬昌寺拜佛。但這二月二龍抬頭是為農事,朕聽聞京郊有個龍王廟香火極旺,頗為靈驗,你們欽天監可曾聽說過?」

欽天監監正一聽就道:「臣略有耳聞。」

百姓以農戶居多,龍王廟並不少見。京郊的那一處建在南麵的山上,山下以北數裡皆是農田,自然香火既旺。

楚稷點點頭:「今年朕有意去這龍王廟拜上一拜,再順路看一看沿途百姓過得怎樣,你看如何?」

監正聽著心想,這自是好事啊。

便一揖:「皇上聖明,臣這便與禮部的諸位同仁一同安排。」

卻聽皇帝又說:「可太廟與萬昌寺也還是要去的,又還有春耕禮,都放在二月二當日怕是來不及。朕也不想鬧得陣仗太大,攪得百姓不安。這樣吧,這龍王廟朕早幾日先去――就正月廿八吧。你們不必安排人隨駕,隻替朕備好祈福用的經文符咒便可。」

監正直聽得心下深贊聖上體諒百姓,深深長揖:「 諾,臣必定為皇上辦妥。」

「好。」皇帝銜笑,「還有樁私事,也交由你去辦。」

監正聽得一怔,繼而喜不自勝。

為人臣子,能在公事上為君主分憂,乃是分內之職。能有私事托付過來,才是殊榮。

又見皇帝壓音:「你近前來。」

欽天監監正便躬著身上前幾步,至禦案邊,在皇帝的示意下附耳過去。

聽得幾句耳語,他微微露出訝色,禁不住地與皇帝相視一望。

隻見麵前年輕的帝王滿眼期待地望著他:「能辦好嗎?」

「……」監正悶了一瞬,沉聲,「能。」

「那就好,去吧。」

紫宸殿後的院子裡,顧鸞掐指一算,再有幾日便是生辰了。上一世裡,她有大半輩子都不太在意生辰,後來到了禦前與楚稷熟絡起來,他倒願意為她備一份禮,連帶著後宮嬪妃、皇子公主們也都願為她備上一份。

但現下,他好像還不知道她的生辰。

自除夕那日同賞煙花,她知曉他對她有幾分意,多少有些盼著這個生辰能有些不同。可思來想去,她又不好意思跟他說她的生辰快到了。

那聽來就像她跟他討東西一樣,她開不了口。

顧鸞為此猶疑不決了幾日,最後覺得,罷了,他既不知道,她不如告個假自己過去。這一世她是為著他而來,可歸根結底也是想讓自己暢快一把,便該對自己好些。不論他知不知曉她的生辰,她都得高高興興地過,不能把喜怒哀樂全係在他身上。

她想好了,等到正月廿五。隻消他在正月廿五之前沒說什麼,大抵就是並不知曉她的生辰了,她就在這日的晚上開口告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寫的劇情成真了 她每天都在撩女主(快穿) 靈氣復蘇:極寒冰帝 棄仙 偏執大佬靠愛我續命[穿書] 別人科舉我科學 恐怖角色模擬器聊齋 被上神穿過後我修為暴漲了 三國亂世傳奇 掌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