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論述求學(1 / 2)

加入書籤

合信酒樓,後院獨棟住所。

「會長,溪大師到了!」屋外,一管事打扮的中年人,朝著趙華屋內壓低聲音報了一聲。

管事身後,一位槁發斑白,麵容慈靄的老人靜靜站於此。

屋內似有一絲響動,而後就聽到趙華的聲音傳來:「快,快請進!」

管事得令,打開房門,與溪大師一同走了進去。方一打開屋門,就看到趙華步伐倉促,走到了跟前。

趙華先是對那位溪大師點了點頭,隨即向著一旁的管事吩咐道:「好了,你下去吧。另外,帶人守在屋外,不能有任何人進來!」

「是!」管事領命,退了下去,順便捎帶關上了門。

「溪大師請坐!」趙華伸手一引,很是客氣,為其奉上茶水,這才收手端坐,說道:「此次貿然請大師前來,實乃有一件大事,需要大師相助!明日……」

交談之聲,逐漸隱沒於夜幕。

…………

平原府,會客堂之上。

沒了孔穿那張令人生厭的大臉,這宴會自然也是愉快而有序地進行了下去。

雖說方才孔穿失言,但是這堂前論辯之事,卻沒有停止,隻是換成了其他人,相互請教學術問題。加上這等美食美酒,一時好不熱鬧。

堂前辯論不休,論學不止,熱鬧非凡。堂上幾個大人物,也是相談得津津有味,各間關係也不像方才那般僵硬了。

這時,恰逢堂前的兩位士人談論完了學術,一時之間堂前無人相替,氣氛也稍稍一頓。

趙詩雨見此,兩眼微微發亮,隨即喝了口杯中的茶水(小孩子不能飲酒),側身朝著嬴政小聲念叨了句:「注意聽著!」

然後不理會懵逼的小嬴政,便自顧自起了身。

作為場上最靚的「仔」!趙詩雨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密切關注。一看到這位有了動作,一時間所有人都停下了嘴,凝神望去。

場中這突然的一靜,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趙勝趙嶽一看到小詩雨起身,也凝目望去,臉上有些好奇。

趙詩雨朝著對麵的鄒衍拱手一禮,道:「詩雨見過鄒子先生!久聞先生之學迂大而閎辯。詩雨不才,對陰陽之說也有所涉獵,但對於先生之論仍有一些不明之處。如今有機會能請教先生些許,詩雨心中念及,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聽聽,這才是求學者的姿態~~~

對麵的鄒衍和魯仲連,在方才就看到了起身的趙詩雨,隻是不知道這位才女的目標是誰,便靜坐觀看。

如今趙詩雨點名了想請教鄒衍,且話裡行間都捧了鄒衍一番,鄒衍對此自然是連連點頭,笑著出聲應允:「詩雨小姐言重!我等論學,本就是相互學習。況且以小姐之才,又何來得賜教之說呢!」

「先生過謙了!」對此,趙詩雨表現得很是坦誠,沒有再閒扯,而是直接進入了主題:「詩雨先前有看到過先生的五德之說,先生之言論是指,國之興亡遵從五德興衰之理!隻是,又如何得知各國之德屬呢?」

「五德終始之論,是衍縱觀陰陽五行變化、相生相滅之道,從而得出的理論。凡帝王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金木水火土五德之循環變化,亦遵循此中之理!」

「五德之初,即為黃帝!『黃』為土德之瑞!故黃帝為土德之身!直至啟。啟代自身,辟夏朝,五德之相克為『木克土』,故夏為木德!如此,金克於木,而商滅夏,故商為金德!火克金,武王伐紂滅商,周德即為火!」對於趙詩雨的提問,鄒衍將自己的學說理論一一道來,以作解答。

五德終始之說,是鄒衍看列國君王驕奢淫惡,不思國政,不體恤民苦,這才根據自身感悟,提出了國有五德,相生相克的衰亡之理!

鄒衍的本意是為了警醒當權者,要修德舉賢、治國愛民。不過這一理論一出,卻為後世王權更迭,提供了理論依據!

「依先生之言,五德之更替當中,僅剩『水』德未現,是否水德會相克於火德?」這話,趙詩雨有些僭越了。雖說沒有言明亡周之意,但是卻有那麼些味道。

不過戰國時代,言論自由,且各大諸侯國相互征伐,周天子也無力管轄。況且這是在論辯學術,即便趙詩雨此話有些擦邊,也沒人站出來挑明。

而趙詩雨此言一出,一旁的嬴政眼中一亮,似乎有些所得。

「五行之相克相生,不光在於天生的桎梏,也在於後天之運作。火德不消,水德不出,那樣即便是火德衰弱,也照樣不會被取締!」趙詩雨的話裡之意,鄒衍是知道的,隨即也未言明,隻是說出了可能性,並未著實答復。

「先生之論高深之至,詩雨受教。」趙詩雨懂得見好就收,既然已經點明了嬴政,那也便不在此深究。況且,趙詩雨的本來目標就不在這五德之說上!

「先生,詩雨還有一問!」趙詩雨復又說道:「先生的另一學說『大九州說』,詩雨心中有疑。」

「小姐但講無妨!」見趙詩雨還有疑問,鄒衍便沒有回座,繼續等著回答趙詩雨的困惑。

「以先生之學所講,『禹貢』中所講的九州,僅僅隻是華夏之地的九州,而非周天之下的九州。那如何可得知華夏之外的九州,處於何地?」趙詩雨一臉「認真」的問道。

聽到趙詩雨的問題,鄒衍回道:「儒者所謂華夏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華夏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華夏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

鄒衍的大九州學說,是鄒衍依據陰陽五行說,從時空間來推演,以東南西北「四極」來對應春夏秋冬「四時」,用八卦九宮之數來排列成九州,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大九州說,是華夏歷史上首次提出「海外之地」的學說。

在鄒衍之前,人們隻知華夏九州之地,對於海外有什麼,卻是不可得知。而鄒衍則認為:華夏之地,僅僅隻是天下九州之一,而在海外,還有更為廣闊的世界,未被世人發現!鄒衍的「大九州學說」在戰國時代確實是驚世駭俗的。

但是,其對古代地理學的貢獻卻是無可估量的,他反映了戰國時期的人們對於世界地理的認知和推測,引起當時人們對於「海外之地」的遐想。

「這樣說來,華夏之外還有另外幾個大州!既然如此,詩雨敢問先生,這些大州當中,是否也會有像我華夏一樣的王朝文化,人倫道德?」趙詩雨又問道。

鄒衍一聽這話,頓時有些語塞,自己對於這方麵倒是沒有思慮過。於是乎,鄒衍坦然說道:「此間,衍倒是不知,不過九州之大,肯定有類似於華夏的存在,也未可知!小姐今日提到,可見是對此有所懷疑,可否盡然告知於衍?」

「先生見笑!詩雨也是通過合信商會麾下的商隊聽聞。這天下跑商之人,除了我中原商隊之外,還有許多的塞外胡商。而這些胡商的行商之路多在塞外極西之地,所以他們也遇到了許多不同於中原的國度。」

「據這些胡商之言,有些記錄的專史當中有載,曾有人行至西極之地十萬裡之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的神秘國度。其中遠的有羅馬、孔雀王朝,近的有樓蘭、西域、月氏等地,都有各自的文明傳承!而這些都屬於華夏九州之外的地方,很顯然非是我華夏之地,所以詩雨才有今日之問。」趙詩雨輕聲回道。至於說什麼商會的專史,那不過是扯淡。

趙詩雨現在是動用後世的記憶來忽悠這幫人,目的嘛……

趙詩雨向鄒衍提問「五德終始」,是為了讓嬴政知道這五德之說,畢竟後世當中秦始皇就是聽用了鄒衍的五德終始說,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係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

趙詩雨不知道自己的到來會不會改變這一歷史,所以便人為幫小嬴政加上,以免漏失。

另外,這大九州之說,便是趙詩雨為後事所埋的種子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老祖宗顯靈了 林簾湛廉時 天降六寶沈瀟瀟顧庭霄 鄉村極品小醫仙 人形自走許願機 靜候嘉音 蜘蛛子的異界求生 神醫狂妃甜且嬌秦偃月 偏執神明的團寵小甜包 劍神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