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窮我驕傲!(2 / 2)

加入書籤

「那當然!!」趙詩雨晃了晃腦袋,大眼無辜,裝模作樣。

這個回答,聽得嬴洪等人心尖兒一顫,還不待眾人張口詢問,趙詩雨就兩手一拍,身後的合信商會下屬立馬分出兩人,各自手裡都端著東西,亦步亦趨地走了過來。

「……」現場靜默,宗室君侯就像是窗簾背後藏著的老王一樣,又害怕,又刺激,同時心裡還有一點小興奮……

一人手裡捧著托盤,托盤裡陳放著一坨白生生的物事,看上去軟乎乎的,好像有些透光,沒到跟前還看不清楚。

另一人手裡抱著一個圓溜溜的疙瘩,看樣子像是剛從地裡刨出來的一樣,上麵還沾著些灰土。

待兩人走到跟前,趙詩雨先是走到托盤前,一把抓起那一坨白生生的東西,揉捏搓成了小小一團,小手一攤現在嬴洪等人的麵前,說道:「看看這個!」

嬴洪老臉沉住氣,從趙詩雨手上拿過那一團不明之物,放在手上仔仔細細察看著。

在場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隨之挪動,眼巴巴地看過來。

嬴洪身後,趙華兩眼直勾勾地瞅著,不自覺地踮起腳尖,伸長脖子望著嬴洪手中之物。

「這是……麻線製成的絲嗎?還是上等的兔毛??」嬴洪不確定地道了句。

眼前這一團白花花的「絲絨」,輕若鴻毛,且綿軟柔韌,看上去跟麻線的絲有些相像,但卻遠比麻線要軟乎得多,而且握著沒一會兒掌心就有暖和舒適的感覺,堪比最上等的動物皮毛。

「這叫棉花,與小麥水稻一樣,是一種作物!產於九州之外極西之地另一個國度。」趙詩雨看著嬴洪手中的棉花,目色深沉,緩緩說道:「我麾下有一支商隊,由塞外月氏族民率領,專門負責遠赴極西,收集異國珍奇、瓜果農產,這棉花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經過悉心培育出來的良種,完全適用於大範圍種植!」

「哦?!」嬴洪目光閃動,看著手中的白色棉絮,極力想象此物生長於地裡的模樣,但因從未見識過,隻得無果而終。

趙華聽到趙詩雨的講說,神情倏地一震,目光從棉花上移走,放在了趙詩雨的臉上。

有棉種存在,意味著一樣新的農作物誕生!而最讓趙華所驚奇的,是合信商會麾下那一支塞外商隊,居然有門路搞到這麼多的稀奇之物。

中原商會出走塞外,基本上都是到各部族以物易物,中原的布帛、糧草,換取塞外的牛羊馬匹,動物毛皮,除此之外,塞外對於中原而言,就是不毛之地,完全沒有行商的價值。

任誰能夠想到,合信商會有此等魄力,不惜耗費大量錢財組建商隊,遠赴塞外極西之地,這完全是看不見回報而且風險巨大的投資。

想到此,趙華不由地感嘆一聲:「遠赴塞外,走商西隅。恐怕也隻有合信商會,才有這個底蘊撐起這段商路的開拓吧!真是了不起啊!」

「僥幸罷了!」趙詩雨淡然回復,付之一笑。

這倒不是趙詩雨裝b,極西之外的地方勢力混亂,除了西亞的羅馬和中亞的孔雀王朝還算

有穩定的政權,中間這一路的國度動盪混亂,易主也就是短瞬之間,合信商會來時打通的商路,交好的關係,指不定回去的時候當家的換人了,結果以往的臉麵不管用了,人還會被扣下來。

還得虧趙詩雨下得去心,不光給坷吉(商隊領頭)撥了筆重款,一路金錢打點,還抽調了合信府一隊暗衛隨行護衛,更不提商隊雇傭的江湖遊勇,要不然這商隊撒出去回不來,白白虧損十多萬金。

不過,風險與收益對等,商隊歷經萬難,最終也帶回了趙詩雨心心念念的許多東西,這其中就包括棉花這一戰略物種!

戰國時期,還沒有棉花這一作物,此時的布匹多為絲綢精編,有的則是動物毛發和苧麻絲線混編製成,價值不菲。

對達官權貴、士族階層來說,布帛的原料選項較為豐富,毛裘皮草,絲綢錦緞,衣物款式更是數不勝數,就連蓋在身上的被褥,都有鵝絨鴨絨填充,冬天炭火供給,暖爐陳設,基本上不會感受到寒冷。

而像最底層的窮苦人家,境況待遇就遠遠不及。一年耕作買不起丈餘布錦,一家人也就隻能用粗糙、硬韌的麻線編織衣物,穿在身上廝磨不適,冬天根本不足以抵抗嚴寒,內襯連蘆花都用不上,更別提鵝絨毛裘了。

是以對窮苦貧民來說,寒冬是跟飢荒一樣殘酷的存亡大考。每年嚴寒臘冬,慶賀歲祭的人不少,殞命於寒風當中的人也不少。

單靠絲麻禦寒裹身,根本就不足以讓人脫離寒冬之苦,而棉花,或許就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最佳媒介!

棉花的產量較之苧麻更高,成絲率保暖性包括穿在身上的舒適程度,都是苧麻所不能比擬的!

棉花抽絲製線,包括結布的步驟,比麻布還要簡便一些。用棉花來填充衣物被褥內襯,耗費也要比動物毛絨低得多,保暖性更是不遑多讓!

可以說,棉花在當前,是完全是不輸於稻麥的主要農作物,潛力無限!所以用棉花製成的布匹,其成本低廉、產量大,隻要鋪開種植,日後絕對是替代錦羅綢緞的不二之選!

屆時,第一個吃螃蟹的秦國,就相當於攥著布匹營銷的主導,不管是內用還是對外經商,都占盡優勢。

嬴洪等人雖然對棉花這東西的生產不甚清楚,但是根據趙詩雨的答復,不難察覺出這其中隱含的機遇!於國於民,都是大利!

思定,嬴洪當即出聲詢問道:「既然公主懂得培育棉花,那此物耕種習性如何?成熟期多久?以及產量多少?煩請公主能一並告知。」

嬴洪此言一出,趙詩雨就知道……宗室動心了!

這完全正常,而且合情合理!雖然棉花不像馬具、鍛鋼之法那樣,對國力的提升明顯可見,但這東西是年復一年耕作的農作物,一年兩年可能難見成果,但是十年八年甚至百年呢?

有人識貨,趙詩雨也便無須再費口舌絮叨,隨即講說道:「棉花雖是農作物,但是與稻麥不同,喜光喜溫,而且份屬花種,所以種植最好以沙壤土為主,秦國上郡太原郡周邊,北地以南的土地,都適合棉花耕種。」

「此外,棉花的生長期大概在四個月以內,夏種秋收,剛好契合冬小麥輪種的空檔。雖說這樣一來少種一輪菽粟,但是論起價值而言,三畝菽粟都比不上一畝的棉花。而且棉花產量奇高,在邯鄲的試驗田裡,畝產最多能夠達到六石!」

「六石!!」嬴洪心頭一跳,趙華等君侯更是小腿微抖,連呼氣都帶著顫音。

「秦國沃野數千裡,就算隻在河西、關中兩地輪種棉花,每年的產量都足夠千萬秦人自給自足,甚至還有不少的富餘。這棉花……當真如此神奇?!」嬴洪嘴唇輕顫,大致盤算了一下種植棉花的所得,越算心裡越激動,感覺就像是做夢一樣。

先前就說過,秦國重耕戰、輕工商。自從合信府廣傳農耕要術,也就是稻麥輪種之後,天下各國都在急於囤積糧草,發展人丁國力,對於苧麻、養桑等一眾布匹相關的從事並未增多,秦國也如此。

而且,秦國工商業萎靡,布坊商坊比之其他各國也遜色不少,以至於合信商會在秦國如魚得水,短短幾年就擴張到了本宗商道都不可及的地步。當然,這其中少不了秦國的默許。

種糧的多了,人口繁盛了,布匹的生產力卻並未提上來,相對而言,布匹等商品的價格必會上漲。秦國的布匹多數都要靠與列國經商獲得,本國的生產唯有蜀地苦苦支撐,根本無法做到供給自足,也就不可避免會被列國賺取高額的利潤,換取這一必需品。

可若是棉花在秦國試種成功,種植生產步入正軌,依照棉花的高產,秦國很輕易就能做到自產自足,甚至以大批量的棉布沖擊列國的布匹市場,搶占、擠兌甚至將棉質布匹推向主導地位,就如同趙詩雨方才所說的「壟斷」一樣!

民以食為天,但是衣服同樣是生存的必需品!衣食住行,每一樣都是民生大計,同樣也是國稅的重要支撐,富強的根本!

一旦秦國以棉布取得這一行的壟斷地位,那麼就能跟數百年前的齊國一樣,以壟斷為本振興工商業,國力大增!

窮歸窮,富歸富,小道不小道的暫且先不談!秦國雖然窮得有骨氣,但若是麵前擺著一條讓你「富得有骨氣」的道路,站著也能把錢掙,那是個人都知道該怎麼選,畢竟掙錢嘛~~不寒磣!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老祖宗顯靈了 林簾湛廉時 天降六寶沈瀟瀟顧庭霄 鄉村極品小醫仙 人形自走許願機 靜候嘉音 蜘蛛子的異界求生 神醫狂妃甜且嬌秦偃月 偏執神明的團寵小甜包 劍神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