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衛青右遷,博士庭辯(1 / 2)

加入書籤

自從長公主與衛夫人商議過公子與公主的婚事後,便頻繁出入未央宮,本來長公主與皇帝便是一奶同胞,長公主與衛夫人親厚,皇帝也便更善待夫人。

衛夫人在內宮多得賞賜,衛長君與衛青也屢受嘉獎,全家一時之間也變得為外人知。然而因其出身寒微,不喜張揚,皇帝愈加愛重。

此時太皇太後身體已經大不如前,雖然仍未放權,但尋常政務也逐漸交付給了皇帝。皇帝處理政務之時,也喜歡聽取青年之士言辭,對於老朽陳腐之語卻是敬而遠之。

到了建元五年秋,皇帝設置五經博士十人,均為當世大儒,此職雖未管轄諸事,卻因其時時能參與朝廷事務的意見和建議,令這些宿儒頗有成就。

每每與皇帝對談或者五經博士之間論戰,都顯得精彩紛呈。此時衛青已升遷至太中大夫,皇帝常令其隨侍左右,因而對於這種論戰衛青聽來頗有心得,有時皇帝也會問起衛青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衛青對奏均應答得體,頗能抓住問題重點,並且因為其雖然因事而論,卻不似博士們言語鋒芒,皇帝有時因政事繁忙不及參加庭辯時,便令衛青記錄博士所言,並給出自己的看法。

一日,五經博士庭辯有關匈奴進犯之事,有博士言長久以來和親並未改變漢與匈奴之間實際紛爭,漢與匈奴實則分庭抗禮,並未得到匈奴臣服,軍臣單於雖為漢公主之夫,卻並無臣子之心。時時襲擾邊境,上郡等地居民惶惶不可終日,天子雖經常調集內地之人前往邊境,但長期如此,無人願意久居。

再者和親之於宗室女而言,也必是骨肉分離,宗室女所生之子隻可自認匈奴人,匈奴與漢交兵,死傷皆為血族,必是苦不堪言。

天子見此事之庭辯,心中隱隱不安,孝景皇帝在世之時屢次送嫁宗室女至匈奴,自己也曾親自將兄長獻王之女和親於軍臣單於,想起公主以豆蔻年華遠嫁匈奴再無歸返之時,便覺得如若今後迫於形勢不得不以自己之子和親,想必也是極苦。當下覺得和親並不是良方,然而自漢開國,已經歷七十載,每每與匈奴纏鬥均自損無數,且屢戰皆敗。

抬頭看見衛青,便指著記錄問:「卿有何言?」

衛青見此沉吟須臾,答曰:「陛下須知,漢與匈奴戰從無勝績,和親本就是緩兵之計,如今匈奴益發悍猛,若不製,終有一日匈奴南侵,恐傷根本。為今之計,與匈奴戰損,不戰亦損,戰損國帑,不戰損民心。如今我大漢休養生息若許年,兵強馬壯,此時再若和親以媚匈奴,不知何時方可收回民心。」

天子見衛青說的激憤,知其所慮不假,然而打仗不似廳堂辯論,唇槍舌劍固然酣暢,然而於兵刃相交之時,何人領兵卻是難於擇選。如今老將年邁,無人領兵,若是不能一戰功成,定然亦會折損士氣。

天子略頓,言道:「愛卿所言極是,然而若想安定民心,我軍需有必勝把握。若無勝仗一雪前恥,則於民心亦無裨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楊辰和秦惜 我理解不了的三十七歲男人心 最強火焰魔法師 乘風少年吳崢 賀先生別亂來 帝妃太妖孽 龍顏笑 以身許祖國[快穿] 反派女配,以武服人 穿成三本文女配的我苟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