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淵源(1 / 2)

加入書籤

「總舵主想說什麼,直言便是。平安若能回答的,自然不會隱瞞。」

眼見著自從楊逍、韋一笑二人離去後,陳近南時不時就看向自己,雖然什麼也沒說,卻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李平安乾脆直接問了出來。

陳近南愣了一下,卻是苦笑搖頭道「平安這樣說,倒叫我想好的些話都不知如何說出來了。」

李平安笑道「在我麵前,總舵主何必顧慮那麼多,這不顯得生分了?說不定將來,我還得叫您一聲泰山大人……」

雖然小冬瓜一直沒有與陳近南正麵交流過,但在李平安的努力下,在兩人私底下提到陳近南的時候,還是能夠看得出她的態度有不小的改變。

這種改變陳近南沒接觸過當然感受不出來,不過李平安會告訴他,讓他知道「進展」,也讓他更加認同自己。

陳近南聽到這頓時哈哈一笑,便也乾脆道「其實倒也沒什麼,隻不過平安難道真就對我沒有絲毫疑問?」

「該問什麼?」李平安反問了一句,然後又道「若是說明教之事,我倒的確是有些疑問,隻不過不知道總舵主會不會告知於我?」

陳近南不由失笑,點點頭道「平安既然已經認識了楊左使和韋蝠王,還知道紫衫龍王,那對明教也算是了解了,而且那些事情不過是些許過往,也不算什麼秘密,說與你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說是這麼說,但若沒有小冬瓜的關係在,陳近南也不可能對他表現的這般坦誠。

「那平安就,洗耳恭聽了。」李平安拱了拱手,言道。

李平安雖然前世看過相關的影視小說,可在這裡就算不考慮他所帶來的蝴蝶效應——畢竟那個時候他應該還沒重生過來,大概也影響不到,這個世界的融合也必然會導致「劇情」走向與他所熟知的不太一樣。

所謂重生者先知先覺的優勢,也是要在審時度勢、弄清楚詳細情況之後才能用得上,貿然亂用的話是要吃大虧的。

而後隨著陳近南的講述,李平安知道這個世界的明教同樣最早起源於外域,來到中原後,融匯了道教、佛教思想? 幾經周折成為了頗具本土特色的一個新教派? 教義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實際上後來的明教與最開始流傳過來的「摩尼教」,已經可以說是兩種東西了? 這除了人員的不同、思想上的改頭換麵? 還有中間出現過的斷層。

既然斷層出現過,那就很難說後來出現的新明教是否是冒領了「舊明教」的名義? 但就跟打著中山勝王後代旗號的劉備一樣,大家認了那就是真的了——這裡沒有對皇叔質疑的意思。

彼時的明教其實與佛教、道教沒什麼本質不同? 可惜在後來的發展中卻走上了另一條路。

都說亂世佛教閉門、道教下山? 而這明教也同樣是熱衷於「入世」,而且比道教隻做輔助更徹底,或許到底是從域外傳來,流著「」的血脈? 這明教不僅造反? 還想自己坐天下。

遠的不說,就在前宋時,以方臘為首的明教就在江南經營,最後更是直接爆發起義,引來朝廷大軍圍剿? 繁榮的江南經濟甚至一度遭到重擊。

方臘之事對於的宋朝廷給予了沉重的打擊,雖然最終起事失敗? 卻也動搖了宋廷的統治,並將反抗的種子播撒下來。

直至後來明教殘餘在天山復燃? 當時西夏已經滅亡,吐蕃自顧不暇? 而不管是宋、遼還是新興的金都處在微妙平衡中? 竟然讓他們漸漸又發展起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在網遊做女俠 最強籃下霸王 諸天之無上仙參 墮落嶺 彼岸之罪 大國棟梁 黑袍劍仙 三十出道從綜藝開始 女帝無上崛起 艦載特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