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此人必不能留(1 / 2)

加入書籤

樊於期最早是呂不韋門客,因呂不韋得勢。

成蟜攻趙,他作為副將協助成蟜。

卻不想樊於期暗地裡看不起呂不韋,認定呂不韋增妾盜國一事,更是堅定認為嬴政乃是呂不韋和趙姬的私生子,所以,他鼓動成蟜造反。

這才有了屯留兵變。

屯留兵變之後,成蟜被羅網追殺,最後在逃往趙國的途中被乾殺所殺,乾殺之後又死在了玄翦的手中。

這些事情,都是餘啟見證過的事情。

但作為屯留兵變的另一元凶,樊於期的結局,可要比成蟜好太多了。

在被押解回鹹陽之後。

嬴政原本是打算處死樊於期的。

但因為昌平君出麵幫助樊於期求情,最終,樊於期的性命保住了。當然,並不是嬴政網開一麵,真正讓樊於期得以活命的,還是呂不韋。

樊於期乃是呂不韋門客出身。

呂不韋是一個念舊情的人,若非如此,在其死後,也不可能有那麼多人為其鳴不平。

昌平君都事先給了個台階,言稱樊於期是有能力的人,留著樊於期可以將功贖罪。

呂不韋當然不介意順勢而為,留樊於期一命。

自那之後,樊於期隨秦國大軍屢屢出戰,立下了不少戰功,曾經他身上的汙點,也基本上是洗刷乾淨了。

若非如此,此番昌平君也不可能舉薦樊於期為攻趙之主將了。

「昌平君言稱,樊於期屢屢攻趙,對趙國很是了解,攻趙一事,為求穩妥,必須得選定一個合適的人選,而樊於期,就是最合適的主將。」

嬴政開口,道出了昌平君給出的理由。

「昌平君考慮得還真是周到呢。」餘啟嘴角露出了一抹古怪之意,旋即,他又道出了另一句話,「既然為了求穩的話,為什麼不讓王翦將軍出戰呢?」

「此前滅韓一事,就是王賁將軍作為主將。」

「王翦將軍論起領兵打仗的本事,更在其子王賁將軍之上,還是說,王上擔心王氏一族功高蓋主?所以不敢啟用王氏一族?」

餘啟向著嬴政反問了一些問題。

隨即,道出了最關鍵的一點。

「如今之戰,並非是單純的征伐趙國,想要掠奪一番趙國的城池,乃是滅國之戰,樊於期,還當不起滅國之戰主將的重任。」

這番話過後,嬴政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或許樊於期有些能力,但想要擔任滅國之戰的主將,他的能力又有所不足。

攻趙之戰,主將最終選定。

王翦。

或許別人擔心王氏一族功高蓋主,但嬴政卻不在意這些。

他月匈襟廣闊。

在他看來,秦國浩大,是容得下這些有功之臣的,若是擔心臣下立功,那隻能夠是君王無能,駕馭不了臣下。

昌平君府邸之中。

昌平君熊啟,也是知道了嬴政的決定。

「看來,你已經有自已的主張了。」

「也就是說,趙國凶多吉少了嗎?」

昌平君心底生出了一些感嘆。

他心底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秦國和楚國,一直交好下去。

他是楚國人,雖然從來就沒有去過楚國,但在很小的時候,父王就一直教導他這個道理。

但他又是在秦國長大的,秦國對他有著養育之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功法很難?別人這麼認為罷了 快穿:萬人迷一心隻想搞學習 靈異契約之戰 所以胡說八道 烏月繞沙華 古詩集大全 未日之窮途之旅 被讀心後,天道寵兒她殺瘋了 劇本在手,男主我有 謀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