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1 / 2)

加入書籤

醉雲閣在南市喧鬧之處。

擺在門外的酒壇子已經被撤下了,牌匾上那個大大的酒字也換成了鹽字。

鹽鐵都是官造官營,平常人肯定是不能隨意售賣的,需要去京兆府報備。

這些都是小事,朱善讓人去打了個招呼就報備下來了。

報了備,之後便是發賣了。

秦遊特意將府中幾個下人派了過去,站在門口就開始吆喝,沒什麼新意,無非就是賣鹽,賣的比沙鹽更佳的精鹽,胡亂吆喝一通。

不少人知道這是越王府的產業,雖有好奇,不過也就是多看了一眼罷了,無人問津。

這種情況也是李太白意料之中的事情,到了下午,他叫人弄來了數百個布袋,每個布袋裡麵都裝上一二兩精鹽,上麵還寫好了價格。

裝好了精鹽,李太白讓每人拿上一些,專尋那些酒肆和客棧,免費送了過去。

來來回回幾趟,這一送就是數百斤。

可李太白一點都不心疼,因為他去屯鹽衛了,打眼一看便估扌莫出成本了,無非就是二百多個兵卒出點力氣罷了,工具也是尋常的鐵器木器,就是按照粗鹽的價格販賣那也是血賺。

到了第二日一大早,果不其然,來了不少掌櫃,大多都是酒樓和客棧的主事,上來就問精鹽價格以及每日可供應多少。

李太白雖是讀書人,但是口才頗好,一通解釋下,簽了不少訂單。

就這樣,生意就這麼做了起來,一傳十,十傳百,不出三日,醉雲閣可謂是門庭若市。

不過李太白謹遵秦遊的教誨,限量市場供應,不單單是大量購買的酒肆客棧,尋常百姓也要賣,不過價格要比大量購買貴上那麼一些,倒也能夠讓普通人家接受,畢竟這玩意不是主食,不可能天天光啃這玩意充飢。

到了後來,便是西市的商鋪和百姓也尋了過來,李太白請示了一下秦遊,後者大手一揮,越王府多處產業全部搖身一變成了販鹽之所,每到了夜裡,都有大量的銀錢被馬車拉到了越王府的府庫裡。

這種事當然瞞不過京中遍布耳目的朝堂大佬們,就如同這戶部尚書盧通,每過幾日就得到了消息。

吏、戶、吏、兵、刑、工六部的辦公場所雖然相隔不遠但是並不在一處,都靠著皇宮最外圍,其中戶部的衙門距離皇宮最近。

此時的戶部尚書盧通就坐在安幾之後,望著安幾上等待著批復的眾多公文,不時嘆息上幾口。

要說這六部中權勢最大的必然是吏部無疑,可要說這工作最繁瑣的就當屬戶部了。

田地、戶籍、賦稅、薪俸,所有和財政有關的,都歸戶部管。

既然是管理財政,少不得要和其他五部打交道,各部修葺衙門要錢,禮部賑災要錢,刑部派人去各州府辦案拿人還是要錢,工部土木興建更是要錢,然後是兵部,不但要錢,還要命,今天說下發不了軍餉的兵營要嘩變,明日又說哪一道的匪患日益猖獗,總之不給錢的話,這些嘩變的軍士和盜匪說不定就會舉旗反叛,說的仿佛戶部不給錢這大夏朝馬上就要被推翻了似的。

唯獨吏部好點,幾乎是沒用錢的地方,因為都削尖了腦袋給吏部送錢,畢竟吏部掌管著所有官員的升遷考評。

「世人皆知戶部掌管著天下錢糧,殊不知,國庫如此空虛,不過是拆了東牆補西牆罷了。」盧通揉了揉眉心,沉沉的嘆了口氣:「怪不得當年都說這戶部尚書是燙手的山芋扌莫不得,悔不當初啊。」

六部尚書中五個都是當年的從龍之臣,秦老大登基後分封諸臣,唯獨這戶部尚書狗都嫌棄,一看沒人頂雷,秦老大就把前朝就已經隱退的盧通給征辟了。

在前朝的時候,盧通就坐到了戶部右侍郎的位置,隻不過看殤帝殘暴不仁,大昌朝也幾乎也沒救了,心灰意冷之下就辭了官。

後來歸隱時一看秦昭以寬厚仁德著稱,雖然還沒登基卻以吏部尚書之名廣施仁政,盧通就以為這天下終於遇到明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修仙打工人能有什麼壞心思呢 鬥羅:開局從女神懷裡簽到 腦內戀愛選項 穿成作死炮灰後我爆紅了 港口Mafia的十束君 九零胡同養娃記 快穿:神獸的打工日常 方羽小說 農門獵戶小辣妻 穿書之逆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