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恃寵而驕——李錡(1 / 1)

加入書籤

李錡,唐朝叛臣,淄川王李孝同的五世孫,即李淵祖父李虎的八世孫。憑父親李國貞的權勢,成為鳳翔府參軍,當上了宗正少卿,後來藉賄賂勾結等手段,成為了潤州刺史、浙西觀察、鹽鐵轉運使。增加私路小堰之稅,他收藏了不少奇寶,奉獻給德宗,使德宗信任他,李錡恃寵而驕,天下攉酒漕運都被他控製,升為鎮海節度使,但解除鹽鐵轉運使一職,實是明升暗降,削減他從中賺錢的機會。李錡變本加厲,殺了不少屬吏,逼汙良家,寮佐力諫無效,辭了職,李錡最後被處死。

李錡,自認為大權在握,頗有異誌,暗中招兵買馬,揀選精於箭術的勇士單立一營,稱為「挽硬隨身」,又以少數民族勇士單為一營口,稱為「蕃落健兒」,這些亡命之徒都被李錡收為養子。李錡升為鎮海節度使,但解除了鹽鐵轉運使一職,實是明升暗降,削減他賺錢的機會,但李錡變本加厲,擅殺屬吏,逼汙良家婦女,很多清正的屬官力諫無效,都辭了職。

杜兼上書說李錡意圖謀反,宰相李吉甫也認為李錡一定會造反,勸憲宗召回他,但派了三次使者前去,李錡都推說病了,要求延遲會麵的時間。唐憲宗問計於宰相鄭絪,鄭絪請大臣武元衡發表意見,武元衡指出了李錡的陰謀,另一方麵,唐憲宗考慮到自己即位不久,天下人都在注視,如果任由奸臣胡為,威名便會掃地,於是決心解決李錡。

唐朝平定了西川節度使劉辟、夏綏兵馬使楊稱金的叛亂,李錡深為恐懼,於是自請入朝,唐憲宗批準,遣中使至京口慰撫,李錡雖任命判官王澹為留後,其實並無行意,屢次請求推遲入朝時間,王澹與中使屢次催請,李錡大怒,加上王澹既掌留務,於軍府中頗有製置,因此更加憤怒,於是密諭親兵在發放軍服時殺死了王澹和大將趙琦,隻是饒了中使未殺。

此後,朝廷正式下令調李錡為左仆射,以禦史大夫李元素代替他為鎮海節度使,李錡終於露出本來麵目,上表說軍變,殺留後、大將,奉自己為主。之前,李錡已經密派腹心大將五人分處各州,姚誌安處蘇州,李深處常州,趙惟忠處湖州,丘自昌處杭州,高肅處睦州,各有精兵數千,伺察刺史動靜。至此,李錡命令他們各殺本州刺史,又派大將庚伯良率兵三千整修石頭城。朝廷見李錡造反,於是削奪其所有官爵,命淮南節度使王鍔統諸道兵為招討處置使,征宣武、義寧、武昌兵討伐淮南、宣歙兵出宣州,江西兵出信州,浙東兵出杭州,共同會合討伐,宰相李吉甫認為李錡不過是庸才,手下又多亡命群盜,鬥誌不強,取勝不在話下。

李錡因宣州富饒,欲先取之,於是派遣兵馬使張子良、李奉仙、田少卿三人率兵三千襲之,但三人知李錡必敗,反與牙將裴行立密謀歸朝,三將營於城外,號令士卒說:「仆射反逆,官軍四集,常、湖二將繼死,其勢已蹙。今乃欲使吾輩遠取宣城,吾輩何為隨之族滅!豈若去逆效順,轉禍為福乎!」大家同意,於是舉火鼓噪,直趨牙門,李錡聞眾將反,知事不可為,匿樓下,他的死黨李鈞引挽強三百人趨山亭,欲拒戰,被裴行立伏兵擊斬,李錡被活捉後,縋於城下,械送京師,挽強、蕃落爭自殺,屍相枕藉。

李錡被押到京師後,唐憲宗親自審問他,他將責任推卸給張子良等人,說是張子良教他謀反的,唐憲宗揭穿他的謊言,問他身為宗室,為什麼不能殺了張氏等人,然後歸朝,李錡無言以對,與其子李師回一起月要斬,終年六十七歲,死後其祖墓差點為仇人破壞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龍婿 穿成攻略遊戲的綠茶NPC 當龍傲天拿了釣係劇本 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異世界侵入計劃 偏執受想開了[重生] 至尊龍帝陸鳴 王子來敲門 我為大佬推輪椅上位[重生] 觀音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