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你真機靈(1 / 2)

加入書籤

這都叫什麼事兒?我止不住一陣嘆氣,感嘆道:「我要是你曾外祖父,那肯定得慪死!」

他直笑,「慪死也沒辦法,我爺爺是他親自決定收養的,也是他一手帶大的,因為我爺爺懂事聽話成績又好,他還讓我爺爺多照顧我奶奶,是他給了我爺爺機會,讓他跟我奶奶朝夕相處的,我奶奶五歲半就喜歡我爺爺了,後來那麼多年悉心照顧,我爺爺生得好看,脾性又好,對我奶奶極有耐心,又溫柔,我奶奶不動心才怪呢。」

想想都替那位宋老爺子覺得憋屈,我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又聽見陸時安說:「其實我奶奶想多了,我曾外祖母跟我說,我曾祖父其實很早就打算讓我奶奶嫁給他了,隻是我曾外祖父舍不得女兒外嫁出去,想讓我爺爺入贅到宋家,但被我爺爺拒絕了,他心裡就一直憋著一口氣,知道我奶奶倒貼也要嫁給我爺爺,所以才看我爺爺不爽,親自養大的孩子,他其實一直很喜歡我爺爺,尤其我爺爺不肯為了豐厚條件入贅,他心裡挺驕傲的。」

「好吧。」自己跟自己置氣,我還能說什麼呢?不過聽陸時安講他爺爺奶奶的故事,感覺倒是挺像在看民國戰亂時期大家小姐和落魄公子浪漫愛情劇的。

我很是感慨了會兒,又想到什麼,轉頭對陸時安說:「對了,rick,你不是說要找以前舊上海的記憶嗎,改天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一位老人?我姑老爺養父家的大女兒,淞滬會戰打響的時候她已經十幾歲了,有那時候的記憶,她家有很多老照片和收藏的各種舊報紙,我可以帶你去看看,你如果感興趣的話,還可以跟她學做生煎,等你以後回了巴黎,就可以親手給你奶奶做上海特色生煎了。」

「既然如此,那就抽點時間去看看吧,」他點點頭,表示感興趣,「聽起來似乎很不錯。」

「好,我先給程叔叔打個電話,問問程奶奶什麼時候方便。」

已經六點多了,姑老爺繼姐的大兒子早已經起來了,很快就接了我的電話,很和藹地問我有什麼事,怎麼這麼早給他打電話,我說明緣由,程叔叔笑了笑,倒是沒多說什麼,讓我過幾天再帶人去找程奶奶,「你程奶奶這幾天忙,她閒得無聊,這些天又攛掇著附近幾個小區的老爺子老太太,一起搞什麼社區老年人才藝大比拚,正緊鑼密鼓地排練呢,估計也沒空招待你們兩個。」

「好吧,我知道了,那我過幾天再聯係吧。」

看我掛了電話,陸時安看了我一眼,我收起手機說:「要過幾天去,程奶奶要比賽,這幾天都沒空。」

「比賽?」他很驚訝,「我記得你剛說過,這位程奶奶已經八十幾了吧?」

「是八十幾了,但誰規定八十幾的老人就不能參加比賽了?程奶奶心態好,思想也通透開明,這些年每天都堅持鍛煉身體,太極八段錦這些,她每天都會耍一耍,雖然已經是個八十幾的老太太了,但她這身子骨健壯著呢,腿腳也利索得很,走路不說健步如飛,起碼穩穩當當,很多六七十的老人家,身子骨還沒她硬朗呢,等過幾天看到她,你就知道什麼情況了。」

陸時安忽然沉默了下來,大概想到了自己爺爺奶奶,他爺爺84歲,奶奶剛80出頭,但兩位老人家的身子骨,這幾年已經越發不好了,一個必須坐在輪椅上,隨時可能病危,另一個早年就開始杵拐,而這位快九十的程奶奶,身子骨竟然還很硬朗!

感受到他的沉默,我也安靜下來,有點為他難過,短短幾日相處下來,我已經從他的言辭中察覺到,他跟他爺爺奶奶感情似乎特別好,但他奶奶如今病重,爺爺身體也不好,這實在是件遺憾又令人悲傷的事。

車子開到朱家角古鎮附近,已經快7點了,氣溫已經略微上升,路上的行人和各種車子也漸漸多了起來,不復剛才在路上的寧靜。我們轉了幾圈在附近找了個地方停車,坐在車裡解決了表嬸特地準備的午餐,再帶著二胡和旅行包等物品,步行進入古鎮的青石板路。

朱家角古鎮是全上海保存最好的古鎮,迄今為止近千年歷史,是典型的水鄉古鎮,河流水道在小鎮中穿梭蔓延,一排排古式建築臨河而建,單孔或多孔石橋淩空飛架於或寬闊或狹窄的河麵之上,河麵上時常有各種載客觀賞的帶蓬小船流連,河岸邊也常常有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往來,到夜幕降臨時,沿河兩岸的商鋪紛紛亮起燈……

兩人踏入古鎮,才七點多,四周幾乎沒什麼人,除了附近的原住民,一般遊客很少會這麼早趕過來,是以周圍的環境寂靜安寧。

古鎮的景致還算不錯,但這裡跟西潯古鎮的風格差不多,我自幼早已經看習慣了,甚至已經視覺疲勞了,但眼前所見的一切對看慣了現代高樓大廈和西方建築的陸時安來說卻是別樣的驚喜,臨河而建的中式建築和街道巷陌,其美學和意境無與倫比。

陸時安驚嘆:「晚晚,這裡的景致太美了,很特別,也很震撼,我隻在我曾祖父家的老照片裡看到過,但那些老照片都是黑白的,完全體現不出中式古鎮和街道河流的美。」

是啊,區區幾張黑白老照片,怎麼能體現出中國人幾千年文明發展和積澱之美?其實別說黑白老照片,即便是像素清晰的高清彩照,也不一定能完全體現出中式古鎮的建築、橋梁以及古街道布局別樣的意境和美麗,隻有真正身在其中,親眼目睹,近距離觀看,在在這樣一座保存完好的古鎮穿梭遊走,才有更好的體驗。

一路走走停停,「哢嚓哢嚓」的快門聲不斷,陸時安端著他的相機,對準了四周的各種中式建築和淩空架在河麵之上的橋梁,還有河中漫遊的小船。

走到某處,我們看見了一個阿姨,肩上挑著扁擔,兩頭分別是兩隻紅色塑料桶。挑擔子的阿姨頭發已經花白,她在河岸邊走著走著,走到一處延伸到河裡的台階旁,終於停止了繼續前進的腳步,她把擔子放下來,扁擔靠在台階旁的方形石柱上,再拎著塑料桶往下走。

「這個阿姨應該是趁著早上天涼出來洗衣服。」我轉頭對陸時安解釋。

「洗衣服?在這裡?」陸時安很驚訝,他似乎無法理解,怎麼會有人在河邊洗衣服,因為他隻見過家裡的傭人用洗衣機,或者再在家裡的水池邊用手搓洗。

「對啊,就是這裡洗衣服。」我笑了笑繼續解釋,「靠河吃河,靠山吃山,中國千百年來都如此,水鄉的房子大多是臨河而建,以前經濟沒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很多老百姓家裡沒有自來水也沒有水井,就隻能在家門口的小河邊洗洗漱漱,洗衣服洗菜都很常見,有些人家裡沒別的營生,就在家門口的小河尋找機會賺錢,比如在河上擺船渡人,或者在河裡撈蝦捕魚拿去賣,有些出門買菜的人打河邊過,常常會找船老大買魚買蝦,一個站在河岸上,一個在船上,船老大用竹竿把竹筐裡的魚蝦遞給買家,買家把錢放在竹筐裡給船家,還有河岸邊住的人懶得下樓,直接在窗邊喊一聲船老大,說自己要買魚蝦,等那船家劃了船過來,樓上的人就在竹筐裡放一些錢,用掛鈎把竹筐放下去給船老大,船老大再把自己捕撈的魚蝦放在那竹筐裡,樓上的人把自己家的竹筐拉上去就行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直播原始社會求生記 大佬,你的小嬌嬌甜翻了 女總裁的超級兵王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 超神授記 農女福妻有點甜 穿成惡毒婆婆後她隻想洗白 大佬她穿成了假千金的窮苦媽 秘寶尋蹤 透視小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