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 / 2)

加入書籤

林賢妃出身大將軍府,她父親林大將軍原是世家子弟,祖上也煊赫過,到他這一輩早就沒落了,不過林大將軍少年勤勉,精通兵法武藝高超,很得許太師賞識。許太師領兵打仗原是天才,曾九戰九捷大勝北狄,奈何他的兒孫本事平平,唯一一個可擔大任的次子又英年早逝,因此便格外提攜林大將軍。林大將軍不負許太師所望,領兵出征少有敗績,奈何他這人有個毛病——貪花好色貪到沒譜,後院的姬妾數量之多,來路之豐富簡直世所罕見。

林賢妃她親娘出身不顯,與林大將軍相識於微時,也曾恩愛過,家中美人越來越多,林夫人病也越來越重,終於撒下嬌兒稚女歸天去了。後來林大將軍再娶,新夫人是許太師夫人的娘家外甥女。這位新夫人性子暴躁又少智謀,大將軍府後院亂得全京城都在看笑話,林賢妃彼時不過七歲,兩個哥哥有父親師傅帶著習武識字,她卻沒什麼人管,長成後來這樣是誰也想不到的。

「阿娘比她小了六歲,跟她也不大熟,你姨媽是跟她很好的,你外祖母跟她娘算是表親,所以她常上我們家來玩。」阿娘說起賢妃娘娘時總是很感慨,「跟你姨媽一樣,說話喜歡說一半留一半,她們自己明白了,我聽不懂她不管。她厲害得很吶,不到十三歲吧,將軍府上下就由她當家了。」

「誰也別想著糊弄她——她見得多了!林家上下,她繼母弟妹,還有別房的什麼伯母嬸子哪個不聽她的。全家上下都要按著她的章程來,好便相安無事,但凡敢作妖鬧事,她爹的姬妾她說罰就罰!我記得有一回她家宴客,大將軍新納的歌姬跟人吵了兩句差點鬧到前麵來,她當著人娘子長娘子短地哄兩句叫人扶下去,回頭宴剛散就把人賣了。」

林賢妃小小年紀就管著一大家子,也隻有來找姚文秋她姨母時才能鬆快一些。

「我記得她下棋下得很好的,你姨母整天在家看這個棋譜擺那個殘局,次次跟我說,這回肯定能贏。等她來了隨便落兩子你姨母就輸了。」

「她一到我家來就愛卸了釵環歪著跟你姨母聊天,還要哄我餵她吃糕點,我笑她懶,她說,她一到我們家骨頭就軟了……後來有風聲說她們家跟許家要結親,她一說起這個事就發愁。」

那會許太師的病顯見是不能好了,林許兩家聯姻勢在必行,怎麼聯卻大有說頭。許太師想的是將長房嫡長女許嬋芳嫁給林賢妃她哥哥,許皇後卻覺著不如讓許家三公子把林賢妃娶進門,到底誰娶誰嫁,大家各懷心思,而林賢妃滿腹心事,卻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我爹自然是想著讓我哥哥娶許家姑娘進門的,前天我在書房聽見他說,太師年紀大了,我估扌莫著,他更想把我塞給太子做妾。」

姚文秋她娘彼時不過六七歲,林賢妃喜歡把她團在懷裡當揉麵一樣揉著解壓,姚文秋她姨母脾氣溫和,聽了這話忍不住嘆氣:「那你怎麼想的?太子兒女都好幾個了,要我說,還是許家好一些,好歹是做正頭娘子。」

林賢妃給姚文秋她娘編了辮子又解開,編了又解開,小姑娘給她煩得不得了要跳下來,又被她一把撈回來:「也就當個正頭娘子強一些了,許三那一屋子妾室通房不少還是我爹送他的呢。但凡他們家有個上進的子弟,可憐老太師也用不著這麼瞻前顧後的。」

後麵她開始嘟嘟囔囔地論證起來,姚文秋她娘年紀太小,聽得不大明白,隻記得她後來說:「……我的事由不得我,我爹說了也未必作數。我隻擔心我哥哥,我們家這樣,沒個有手段的少奶奶撐不起來,許家姐姐我是挑不出她一點不好,你看滿京城哪個不誇她?可就是太好了,我見她總有些怕。」

既是太好了,她又怕什麼呢?她也說不出為什麼,後麵的事卻出人意料,林賢妃的準嫂子轉眼成了新太子的良娣,她自己的親事卻沒半分著落。林大將軍送了個庶女到許家去,說起嫡長女的婚事卻隻是打著哈哈:

「我家阿寧年紀還小呢,她娘去得早,我一向心疼她,實在還想多留她兩年。哎,生女兒就這點不好,捧在手心上疼個十幾年就到別人家去了。哎,我一想起來就舍不得。」

大將軍說到此處還要抹抹眼淚,姚文秋她姨母聽說了很感動:「阿寧,你爹對你還真不錯啊。」

林賢妃歪在榻上都快睡著了,聞言感嘆道:「你聽我一句,你也在議親了,選個門第簡單自己上進的嫁了就是了,你這個腦子,要是換到我家,都活不過三個……半個月。」

姚文秋她姨母聞言要去撓她,兩個女孩子倒在一起笑,笑累了林賢妃才說:「我爹是眼見局勢不明,才擱下我的親事,連我兩個哥哥他都說再看看。但凡他確定趙王明日要登基,今夜亥時都能把我塞進趙王的後院裡……」

她自嘲地搖頭:「我原是最煩妾室通房的,我爹後院那些,我幾時拿正眼瞧過她們?隻願我娘在天有靈,別叫我也落個與人做妾的下場。」

「我記得第二年春天你姨母就出閣了,當時議親的除了你姨父,還有宣平侯趙家的庶長子。你姨父家跟我家是世交,卻已無人在朝中為官,離京城也遠。宣平侯府世代簪纓,宣平侯世子又是沈丞相的得意門生,你外祖母自然覺著宣平侯家好。你姨母請娘娘拿個主意,娘娘說,離得近有什麼用,無辜送命時家裡人連哭都不敢哭。離得遠怕什麼,平平安安的比什麼都強。」

「得虧聽了她的。後來趙家可不就險些出事了嗎?你姨母如今在淮陰好好地當她的太守夫人,雖不能見麵,總歸是安安穩穩的。你姨母出閣後,她來我家就少了,進東宮前來過最後一回,我那時十歲,她比你姨母小一歲,是十七,坐在我房裡,問了很多你姨母的事。我問她,妙姐姐,我怎麼覺得你不高興?她說,有什麼高興不高興,皇家的妾再尊貴也是妾。沒奈何,不能做個賢妻,就隻能做個不生事的好妾。」

她私下這麼想,但又有傳言說,她進東宮前強壓著把她爹幾個最不安分的姬妾送到莊子上,其中有一個剛生下兒子,林大將軍有些不忍心,她卻隻管把那孩子交到她繼母手上。她繼母隻生了兩個女兒,跟林大將軍又近乎反目,得了這個孩子眼淚汪汪的,宮裡來接人時哭腫了雙眼。

姚文秋在家聽賢妃娘娘的故事,就覺得這個娘娘真厲害真嚇人,最初進宮在她跟前連月要都要挺直一點,話也不敢亂說。不料當年殺伐決斷的一個人,如今再沒人比她周全守禮和善的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被自己附體了 我是sss級叛忍 都市之我要成為全知藝術家 五魂 一腳一個天驕,真的是好可怕呢 元基進化 異世大佬重生歸來在年代 紅袍法師 極品天師 穿成反派他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