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賞公主(1 / 2)

加入書籤

狄青第一次掛帥,就擊破吐蕃十五萬大軍,不可謂功高震主,最重要的是狄青才24歲。因此引得朝臣極為忌憚,紛紛上書彈劾狄青,有的說狄青出身不好,有的說狄青對不肯臣服的吐蕃俘虜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殺戮,還有人說狄青貪權不妨,欲行不軌。

趙禎是相信狄青為人的,若不然不會讓狄青掛帥,而且還沒有派參謀,朝廷大臣們之所以如此彈劾狄青,為的就是封賞一事,狄青本身已經是子爵,若是論軍功,就算是封個國公,似乎也並不為過,但大宋朝除了皇親國戚之外,哪有這麼年輕的國公,因此大臣們才沒事找事,各種彈劾,為的就是拉低狄青的功勞。

崇政殿內,兵部尚書李迪奏道:「陛下!朝廷眾臣對兵部擬定狄青的賞賜多有看法,還望官家決斷!」

趙禎看了一眼剛回來的夏竦,而後說道:「夏卿,你親自去過前線,狄青有何功勞,是否如朝中大臣劄子所說的那樣是一個濫殺無辜、草菅人命的將領?」

夏竦抱拳道:「回陛下!狄青忠勇有嘉,足智多謀,有霍去病、孫武之才,我大宋能有狄青這樣能征善戰的武將實乃上天之庇佑,臣認為陛下當厚賞狄青!」

宰相王曾出言道:「陛下!狄青雖立數功,但年不過二十四,若照兵部所擬定的賞賜,按軍功狄青當封一等侯爺,如此年輕的侯爺隻怕木秀於林,風必吹之,還望陛下三思!」

趙禎見此說道:「夫將材有九。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飢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

事無苟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此之謂義將。

貴而不驕,勝而不恃,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

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製勝,此之謂智將。

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

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此之謂步將。

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則先行,退則後殿,此之謂騎將。

氣淩三軍,誌輕強虜,怯於小戰,勇於大敵,此之謂猛將。

見賢若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此之謂大將。」

「狄青雖年輕,但一不專權,凡事都同眾將商議而定,二不貪功,若不然他大可直接率軍進攻邏些。狄青既不驕傲自大,又不剛愎自用,不僅有勇武,而且足智多謀,我大宋自齊郡王曹瑋去世之後,終又有一武曲星下凡,實乃我朝之福也,朕之福也,大宋江山社稷之福也。」

「有功之將,若不按軍功賞賜,甚至因為一些道聽途說的事情就將功勞大打折扣,那自問日後戰場上,還有誰肯奮勇殺敵,為我大宋開疆辟土?」

呂夷簡見此拜道:「陛下自登基以來,重用武將,各地總督及總兵不但有練兵之權,甚至還有調兵之權,臣認為如此以來,恐藩鎮之禍再起,還望陛下取消眾總督及總兵的調兵之權,且每逢大戰派文官監軍!」

趙禎見此說道:「所謂兵權,是軍隊的生機要,是掌握全軍最高權力的統帥發號施令時表現出的不可侵犯的威嚴和權勢。將帥隻有掌握兵權,才能更好的指揮部下,就會如虎添翼,翱翔於天下,能隨心所欲地應付各種機遇。我朝自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後,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遇戰時,文官掌兵,每每措失戰機,以致於一敗塗地,眾卿莫不是還想回到過去不成?」

王曾又道:「陛下,唐末藩鎮之亂尤如昨日之事,歷歷在目,陛下重用武將不是不可,但也應注意防範武將專權!」

趙禎其實倒不怕倒不怕武將造反,因為新編的大宋軍團都有著嚴格的軍紀軍規,自從趙禎整編軍隊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再給他們灌輸著崇高的軍人思想,那就是忠於大宋,忠於百姓。當然到了眼下,實際上軍隊已經演變成了個人崇拜,而士兵們崇拜的人無疑是趙禎。

當然這隻是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才造成的結果。

兵部擬定狄青晉升一等青海候、正二品征西將軍,賞銀萬兩。其中正二品征西將軍是虛職,賞銀萬兩也不算為過,最主要的是這個一等青海候讓朝廷的文官們不能接受,要知道當朝宰相王曾也不過隻是一等伯爵而已,所以這也是文官集團不惜構陷狄青的最主要原因。

人言可畏,舌箭難防,尤其是遇到這樣一群偏執成性的神經質大臣,趙禎也很是無奈,文和武似乎是注定不能夠和平共處的。

狄青其實一點過錯都沒有,如果有,那就是錯在人格上過於完美了,須知道大唐軍神李靖在滅了突厥之後,都不得不自黑以免引起唐太宗李世民的猜忌。

想到此,趙禎便問道:「若是眾卿以為兵部的賞賜不合適,那麼又當如何賞賜?」

王曾見此出言道:「回稟陛下,狄青此前不過是秦州總兵,上個月,海南路總督去世,一直空缺,不若掉狄青去海南路擔任總督。」

好家夥,竟然想把狄青調到海島上去,趙禎也是真服了這幫文臣了,忙說道:「那爵位呢?」

王曾又道:「爵加一等,封三等瓊州伯即可,若官家以為不妥,賞賜可以封盛一點,不如賞銀十萬兩!」

趙禎頓時氣得火冒三丈,剛想發火,但突然想起什麼,而後說道:「狄青先前守衛秦州有功,當晉升爵位一等,其後指揮大軍擊破吐蕃十五萬大軍,並且平定了吐蕃,朕就是封其為國公都不為過!」

說到此,趙禎看了幾人一眼,又道:「但念其年輕,資歷不深,恐重賞之後升驕奢之心,因此晉升狄青為二等熙州伯,正三品鎮西將軍,賞銀十萬兩,眾卿可有意義?」

幾人見此相視一眼,心想陛下最終還是妥協了,因此忙拜道:「陛下英明!臣無異議!」

見眾人都同意了,趙禎方才說道:「朕記得狄青尚未婚配?不知幾位相公家中,是否有合適的女兒可嫁給狄青?」

幾人家中卻有待字閨中的兒女,但沒人願意將其嫁給出身卑微的狄青,王曾出言道:「陛下,臣的孫女知書達理,仰慕的是向陛下這樣英明神武的君王,又豈肯嫁給武將這等粗痞之人。」

見此趙禎方才笑道:「朕的妹妹衛國長公主趙敏兒雙十年華,在朕麵前不止一次提起狄青,言語之間多仰慕之情,狄青立此大功,光靠這點這點賞賜不足以慰三軍,因此朕決議衛國長公主下嫁熙州伯狄青,一應禮節就交由夏卿去操持吧!」

王曾忙拜道:「陛下!狄青臉上有刺青,麵相有損,恐有失皇家威嚴,再者狄青出自寒門,祖上三代既不是書香門第,又不是官宦之家,臣認為賞公主有點過了!」

「朕的妹妹嫁給誰是皇家的私事,眾卿就不必過問了。」

趙禎淡淡的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在生存遊戲裡當菜鳥 我的悠閒種田生活 江湖新語 拯救女配手冊[快穿] 來自神明的偏執愛意[快穿] 魔尊三觀養成記 叫我一聲媽[綜漫] [咒回]我和蠱王拚演技 [綜]死局 論查克拉祓除咒靈的一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