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事項(1 / 2)

加入書籤

閱讀事項共有七點,分別是朝代、地名、人名、史實、度量衡、物價、稱呼。

一、朝代:公元741年後,輝煌的大唐經歷高祖、太宗、高宗、武周、玄宗五代後便走向衰亡,開元盛世便是最後的絕唱。

其後的華夏大地經歷了五代十國,更是亂象紛呈,軍閥混戰,民不聊生,這一切的終結者便是一個少年時渾渾噩噩,成婚後尚不能自理的軍漢---趙匡胤。

趙匡胤深受周世宗柴榮器重,於征伐南唐時屢建戰功,為軍中第一人。柴榮病重時,趙匡胤被任命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柴榮病逝後,公元960年2月4日,趙匡胤借口攻打契丹,出兵北上,在開封府陳橋處黃袍加身,發動兵變,進入東京城接受後周周恭帝柴宗訓的禪讓,坐上了龍椅。

因他所率大軍曾駐紮宋州(河南商丘),於是定國號為宋,改元建隆,一代大宋盛世,緩緩拉開帷幕。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死因成謎,享年五十歲。

趙匡胤之弟趙光義繼位後改年號為「太平興國」,率軍親征北漢,宋軍擊退遼國援兵,滅亡北漢,終於結束了自唐末黃巢之亂以來近九十年藩鎮割據混戰的局麵,再次形式上一統全國。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趙光義崩於東京宮中之萬歲殿,年五十九歲,皇太子趙恆登基為帝。

趙恆初期勵精圖治,造就了「鹹平之治」,後來契丹蕭太後入侵中原,北宋五鬼之一的王欽若嚇得力勸皇帝遷都揚州。

一代名相寇準卻鼎力支持趙恆禦駕親征,與蕭太後在檀州大戰。

隨後大宋在軍事占優的情況下與契丹簽訂了著名的「澶淵之盟」,以給予契丹歲幣的方式換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趙恆為了挽回澶淵之盟的不利名聲,在北宋五鬼:王欽若、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五人的慫恿下,轟轟烈烈開展了一場歷史上傳為笑柄的群眾迷信運動——「天書封禪」,並將年號也改為「大中祥符」。

本書的故事就從宋朝大中祥符三年四月的一個夜裡開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龍零 帶著青山穿越 界尊 男主任 我當風水師的那些年 我的金手指是卡皇 我竟然是富二代 我的光影年代 超勇的我隨身帶著英雄世界 掙寵II